1895年Carles Dickens:Child’s History of England & A Tale of Two Cities 狄更斯《儿童英国史/ 双城记》3/4真皮全插图古董书
¥
1180
¥
1180
九品
仅1件
作者 Carles Dickens (查尔斯•狄更斯)
出版社 Chapman and Hall
出版时间 1895
印刷时间 1895
装帧 精装
定价 1180元
上书时间 2014-01-1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书脊摩洛哥羊皮与边角有磨痕和脱皮、日照变色。上金口。内页完美如新,完全没有人读过。
商品描述
1895年Carles Dickens:Child’s History of England & A Tale of Two Cities_ 狄更斯《儿童版英国史/ 双城记》 3/4摩洛哥羊皮全插图古董书 2部合订 24张绝美钢版画插图 开本大小(长*宽*厚度):19 * 14* 5.8 厘米 装桢:3/4墨绿色摩洛哥羊皮精装加彩画纸精装;5层竹节背,上金口。扉页彩画纸。24张本书由著名画家马库斯•斯通(Marcus Stone)及PHIZ (H.K. Browne)所绘绝美钢版画插图。 品相:9品。 主要缺陷:书脊摩洛哥羊皮与边角有磨痕和脱皮、日照变色。上金口。内页完美如新,完全没有人读过。 更多图片请见 (请将下面地址复制并粘贴在浏览器地址栏中,然后再回车即可) http://xiangce.baidu.com/picture/album/list/cee87df88f3d979ccdc98e7fe8d929ab6600f178 著作简介 《儿童版英国史》是查尔斯•狄更斯的兴余之作。它最早从1851年1月25日运行至1853年12月10日陆续连载在狄更斯发起并主编的《家常话》(Household Words)杂志中。正式出版后分为三卷: 第1卷:从远古时代到约翰王之死的英国历史 第2卷: 从亨利三世到理查三世 第3卷:亨利七世到1688年“光荣革命”。 狄更斯写这本书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历史兴趣,以便在将来去阅读更多更深奥的史学著作,所以写来非常风趣幽默。虽然这本书公认并非狄更斯的主要作品,但是仍然被作为英国学校中孩子们的课本,进入20世纪以来,还为此书陆续出版了续本,一直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本书由著名画家马库斯•斯通(Marcus Stone)绘制钢版画8枚。 Marcus Stone 马库斯•斯通 英国画家 1840 - 1921 马库斯•斯通(Marcus Stone),一位英国的伟大的画家,生于1840年7月2日,卒于1921年3月24日,马库斯•斯通的父亲弗兰克•斯通也是当时的一位著名的画家。并且马库斯•斯通的开始走上艺术道路也正是因为有父亲的指导。 马库斯•斯通出生在英国的一个小镇,他的父亲是弗兰克•斯通(Frank Stone),在当时的画坛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指导,加上从父亲那里继承到的优秀的绘画基因,以及自己的不懈的努力,这些都使得马库斯•斯通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很高的艺术上的成就,在马库斯•斯通还不到18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作品在皇家艺术博物馆中展出。这点也震惊了整个的当时的画坛,人们纷纷对这位画坛天才投来了关注的目光和。更多的是赏识。马库斯•斯通的很多画作被之后的艺术家们都雕刻成了作品。可见他的画坛的影响力之大。 在马库斯•斯通早期的作品中,大都表现的是历史的一些事件,通过场景的刻画将当时发生的事情很好的再现出来。但是,逐渐的成熟之后,作品风格也发生了改变,之后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他的细腻的刻画,和详细的表现人物情感的功力和技巧的高超。1887年,受到皇家艺术学院的邀请,Marcus Stone成为了其中的一名教授。培养了很多的知名画家。对艺术领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马库斯•斯通 是除了Phiz (H.K. Browne)和克鲁克香克之外常给狄更斯插图的画家,他的作品与Phiz (H.K. Browne)和克鲁克香克的滑稽、风趣的漫画风格迥然不同,非常严肃、经典,充满了悲剧之美。作为一个出色的油画家,斯通插图通常惜墨如金,很少为一部作品大规模绘制插图,他给狄更斯插图也是一样,通常都是一本书8桢,只是在狄更斯晚年最杰出的作品《我们共同的朋友》中,马库斯•斯通破例一举绘制了整整40枚插图。 =================================== 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描述法国大革命一部大时代长篇历史小说,“双城”分别指的是巴黎与伦敦。后来被改编拍摄了多个版本的电影。 本书由著名画家PHIZ (H.K. Browne)绘制钢版画16枚。 内容梗概 1757年12月的一个月夜,寓居巴黎的年轻医生梅尼特(Dr.Manette)散步时,突然被厄弗里蒙得侯爵(Marquis St. Evremonde)兄弟强迫出诊。在侯爵府第中,他目睹一个发狂的绝色农妇和一个身受剑伤的少年饮恨而死的惨状,并获悉侯爵兄弟为了片刻淫乐杀害他们全家的内情。他拒绝侯爵兄弟的重金贿赂,写信向朝廷告发。不料控告信落到被告人手中,医生被关进巴士底狱,从此与世隔绝,杳无音讯。两年后,妻子心碎而死。幼小的孤女露茜(Lucie Manette)被好友罗瑞(Jarvis Lorry)接到伦敦,在善良的女仆普洛丝(Miss Pross)抚养下长大。 18年后,梅尼特医生获释。这位精神失常的白发老人被巴黎圣安东尼区的一名酒贩、他旧日的仆人德法奇(Defarge)收留。这时,女儿露茜已经成长,专程接他去英国居住。旅途上,他们邂逅法国青年查尔斯·达雷(Charles Darnay),受到他的细心照料。 原来达雷就是侯爵的侄子。他憎恨自己家族的罪恶,毅然放弃财产的继承权和贵族的姓氏,移居伦敦,当了一名法语教师。在与梅尼特父女的交往中,他对露茜产生了真诚的爱情。梅尼特为了女儿的幸福,决定埋葬过去,欣然同意他们的婚事。 在法国,达雷父母相继去世,叔父厄弗里蒙得侯爵继续为所欲为。当他狂载马车若无其事地轧死一个农民的孩子后,终于被孩子父亲用刀杀死。一场革命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德法奇的酒店就是革命活动的联络点,他的妻子不停地把贵族的暴行编织成不同的花纹,记录在围巾上,渴望复仇。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风暴终于袭来了。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把贵族一个个送上断头台。远在伦敦的达雷为了营救管家盖白勒(Gabelle),冒险回国,一到巴黎就被捕入狱。梅尼特父女闻讯后星夜赶到。医生的出庭作证使达雷回到妻子的身边。可是,几小时后,达雷又被逮捕。在法庭上,德法奇宣读了当年医生在狱中写下的血书:向苍天和大地控告厄弗里蒙得家族的最后一个人。法庭判处达雷死刑。 就在这时,一直暗暗爱慕露茜的律师助手卡登(Sydney Carton)来到巴黎,买通狱卒,混进监狱,顶替了达雷,梅尼特父女早已准备就绪,达雷一到,马上出发。一行人顺利地离开法国。 德法奇太太(Madame Defarge)在达雷被判决后,又到梅尼特住所搜捕无辜的露茜及其幼女,在与女仆普洛丝的争斗中,因自己枪支走火而毙命。而断头台上,卡登为了爱情,成全别人,从容献身。 《双城记》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由狄更斯在47岁时发表的作品,是他迟暮之年的巅峰之作。早在创作《双城记》之前很久,狄更斯就对法国大革命极为关注,反复研读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的《法国革命史》和其他学者的有关著作。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浓厚兴趣发端于对当时英国潜伏着的严重的社会危机的担忧。1854年底,他说:“我相信,不满情绪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这特别像法国在第一次革命爆发前的公众心理,这就有危险,由于千百种原因——如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把已经紧张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等等——变成那次从未见过的一场可怕的大火。”可见,《双城记》这部历史小说的创作动机在于借古讽今,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给英国统治阶级敲响警钟;同时,通过对革命恐怖的极端描写,也对心怀愤懑、希图以暴力对抗暴政的人民群众提出警告,幻想为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的英国现状寻找一条出路。 从这个目的出发,小说深刻地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会矛盾,强烈地抨击贵族阶级的荒淫残暴,并深切地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尖锐地指出,人民群众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贵族阶级的残暴统治下,人民群众迫于生计,必然奋起反抗。这种反抗是正义的。小说还描绘了起义人民攻击巴士底狱等壮观场景,表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作者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既反对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也反对革命人民过于极端的暴力。但《双城记》备受争议,因为在狄更斯笔下,失控阶段的革命演变成了巨大灾难,狄更斯批判革命人民盲目屠杀,在憎恨贵族社会对他们残酷压迫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一种畸形的社会阶层,除了仇恨和报复,一无所有。 这部小说塑造了三类人物。一类是以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为代表的封建贵族,他们“唯一不可动摇的哲学就是压迫人”,是作者痛加鞭挞的对象。另一类是德法奇夫妇等革命群众。他们的形象是被失控的自己所扭曲的。例如得德法奇的妻子狄安娜,她出生于被侮辱、被迫害的农家,对封建贵族怀着深仇大恨,作者深切地同情她的悲惨遭遇,革命爆发前后很赞赏她坚强的性格、卓越的才智和非凡的组织领导能力;但当革命深入到失控时,笔锋一转,把她斥为一个冷酷、凶狠、狭隘的复仇者。尤其是当她到医生住所搜捕无辜的露西和小露西时,更被表现为嗜血成性的狂人。最后,作者让她死在自己的枪口之下,明确地表示了否定的态度。第三类是理想化人物,是作者心目中以人道主义解决社会矛盾、以博爱战胜仇恨的榜样,包括梅尼特父女、达雷、罗瑞和卡登等。梅尼特医生被侯爵兄弟害得家破人亡,对侯爵兄弟怀有深仇大恨,但是为了女儿的爱,可以摒弃宿仇旧恨;代尔纳是侯爵兄弟的子侄,他大彻大悟,谴责自己家族的罪恶,抛弃爵位和财产,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赎罪”。这对交相辉映的人物,一个是贵族暴政的受害者,宽容为怀;一个是贵族侯爵的继承人,主张仁爱。他们中间,更有作为女儿和妻子的露西。在爱的纽带的维系下,他们组成一个互相谅解、感情融洽的幸福家庭。这显然是作者从其理性思维和人道主义立场设想的一条与暴力革命截然相反的解决社会矛盾的出路。 《双城记》有其不同于一般历史小说的地方,它的人物和主要情节都是虚构的。在法国大革命广阔的真实背景下,作者以虚构人物梅尼特医生的经历为主线索,把冤狱、爱情与复仇三个互相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情节错综,头绪纷繁。作者采取倒叙、插叙、伏笔、铺垫等手法,使小说结构完整严密,情节曲折紧张而富有戏剧性,表现了卓越的艺术技巧。《双城记》风格肃穆、沉郁,充满忧愤,但缺少早期作品的幽默。 用一句话形容,有历史有故事,有人类永恒的两个主题,仇恨和爱情,有伟大的人物与发人深省的结局,美国大片的包罗万象,伊朗电影的细腻,和中国电影的玄妙。 《双城记》名言警句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绝望之冬;我们的前途拥有一切,我们的前途一无所有;我们正走向天堂,我们也正直下地狱; 总之,那时和现代是这样相像,以至那时声名最远的某些作家对于他所接收的这个时代,评说是好是坏,都固执地只用最高级的对比之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