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局旧踪
  • 书局旧踪
  • 书局旧踪
  • 书局旧踪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书局旧踪

10 7.8折 12.8 九五品

仅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汾阳、丁东 著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K52

上书时间2024-06-09

南昌小头旧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郭汾阳、丁东 著
  •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9-01
  • 版次 1
  • ISBN 9787539231273
  • 定价 12.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24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9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的出版家,往往与作家、学者、教授一身数任。一个人,可以在创作、研究、教学和编辑出版经营领域里全面出击,纵横驰骋,这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个传统。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下的出版业,既是一个文化产业,也是知识分子履行自己社会角色的基本方式。这些故事,在本世纪上半叶是有声有色地上演过的,辉煌过的。只是到了50年代,在计划经济格局里,这个传统中断了,教师就是教师,作家就是作家,编辑就是编辑,出版工作者就是出版工作者,每个知识分子都隶属于一个具体的工作单位而别无选择,那种一身数任的文化背景不复存在,出版大家也不复产生了。当你回首那一代大家的时候,有时竟会惊讶,他们的生命哪来这么大的能量?其实,人是有那么大的能量的,知识分子是能起那么多作用的,关键是要有一个让人尽其才、大家辈出的环境。不久前,商务印务馆在纪念百年华诞的时候,印了两本书目,前五十年是厚厚的一本,后五十年是薄薄的一本。两相比较,不能不令人深长思之。
【目录】
前言
第一人王韬
不要太丢中国的脸
《新潮》的涌起
新潮社的辉煌
创办北新书局的李小峰
施存统的怪圈
老舍之死
蔡元培来者不拒
热烈的高梦旦
一颗巨星的升起
掮木梢精神
两大书局的竞争
严复的“八大名译”
“自繇”与自由
张元济的圣人气象
张元济的刍荛之言
胡适举贤荐师
王云五害怕工潮
,胡愈之的梦
永在的复社
胡愈之的长处和烦恼
老“商务”一个最特别的人
胡适与“商务”
茅盾与“商务”
东方图书馆祭
“商务”开架售书
世界书局与沈知方的经营术
老书局的几个绝招
不开明中出“开明”
“开明”的三大扛鼎之作
开明人
开明风
顾颉刚下海
想起张静庐
《译文》风波
《新生》事件
“作家书屋”坑作家
张申府与章乃器
假如鲁迅还活着
美的书店
“△”生产厂
旧上海的扫黄
望平街一幕
两篇檄文遗精神
不倒的“良友”
“良友”的《新文学大系》
亚东不出“烂污书”
巴金的老书局
自由价更高
三德里的小伙计们
邵洵美和金屋书店
从“北新”到“三闲”
鲁迅为什么办书屋?
郭沫若和他的“群益”
韬奋精神
孙寒冰与大时代书局
俞鸿模和海燕书店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