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半导体的故事
  • 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半导体的故事
  • 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半导体的故事
  • 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半导体的故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半导体的故事

35 4.5折 78 九品

仅1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约翰·奥顿 著;姬扬 译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5-05

印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0

经典古旧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约翰·奥顿 著;姬扬 译
  •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1
  • 版次 1
  • ISBN 9787312036002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61页
  • 字数 59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The Story of Semiconductors
  • 丛书 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
【内容简介】
  《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半导体的故事》是关于半导体科学技术发展的高级科普图书,重点描述了许多重要的半导体器件的诞生和发展过程的历史,截至2000年左右。这《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半导体的故事》不像标准教科书那样仅仅关注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技术,而是把历史和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相关应用的具体背景下讲述器件的发展。正文重点描述了半导体科研的历史沿革以及个人和研究小组的具体贡献,同时用独立的专题介绍了相关的科学概念和技术细节。
  《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半导体的故事》共10章,47个专题,近300张图片(包括书末40余幅珍贵图片,既有著名的科学家,也有珍贵的原型器件和先进的仪器设备)。首先概述了半导体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早期历史,以猫须探测器为例介绍了半导体的早期应用,说明了材料、物理和器件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在半导体研究中的重要性。然后是第一个晶体管的诞生、少子法则的确立以及硅基半导体的迅猛发展和巨大成功。接下来是化合物半导体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微波器件、发光二极管和激光器、红外探测器以及它们在光通信领域掀起的革命浪潮。最后以太阳能电池和液晶显示器为例介绍了多晶半导体和非晶半导体。《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半导体的故事》还穿插介绍了半导体对基础物理学研究的贡献,包括量子霍尔效应、低维结构、介观物理学以及多孔硅等等。
  《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半导体的故事》面向对半导体科学技术感兴趣的读者,既可以作为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半导体物理和器件课程的辅助读物,也有助于半导体专业人士了解本学科历史发展的更多细节。
【作者简介】
作者:(英)约翰·奥顿 编者:叶铭汉 编者:陆埮 编者:张焕乔 编者:张肇西 编者:赵政国 译者:姬扬
【目录】
译者的话
中文版序——致中国读者
序言
第1章概述
“信息时代”
早期的材料技术
什么是半导体?
半导体掺杂
有多少种半导体?

第2章猫须探测器
早期情况
第一个应用
商用的半导体整流器
早期的半导体物理学
猫须探测器获得了新生
后记:事情的发生是这样的

第3章少子法则
晶体管
锗和硅的技术
锗和硅的物理学
结式晶体管

第4章硅、硅、更多的硅
革命的前奏
金属氧化物硅晶体管
半导体技术
东方的智者
功率和能量:尺寸有时候很重要
硅也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

第5章化合物半导体的挑战
干吗要操那个心?
砷化镓(GaAs)
晶体生长
材料表征
发光器件
微波器件
磷化铟(InP)

第6章低维结构
第7章要有光

第7章要有光
第9章红外波段的半导体
第10章多晶半导体和非晶半导体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