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名将 李元谅墓志铭 拓片
  • 唐名将 李元谅墓志铭 拓片
  • 唐名将 李元谅墓志铭 拓片
  • 唐名将 李元谅墓志铭 拓片
  • 唐名将 李元谅墓志铭 拓片
  • 唐名将 李元谅墓志铭 拓片
  • 唐名将 李元谅墓志铭 拓片
  • 唐名将 李元谅墓志铭 拓片
  • 唐名将 李元谅墓志铭 拓片
  • 唐名将 李元谅墓志铭 拓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唐名将 李元谅墓志铭 拓片

500 九品

库存2件

河南洛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不详

传拓年代2010年代 (2010-2019)

纸张其他

装帧其他

尺寸90 × 89 cm

数量1册

上书时间2019-08-1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李元谅(公元732—793年):祖籍安息(今伊朗)。唐朝中期名将。李元谅本姓安,因幼时为宦官骆奉先所养,遂改姓骆,名元光。唐德宗时任华州刺史兼镇国军节度使。祖籍安息。在平定“朱泚之乱”时屡立战功。现有功德碑《李元谅碑》存世。
简介
  李元谅(732—793),唐代安息(今伊朗)人,唐德宗时著名将领。本姓安,幼年时被宦官骆奉先(陕西三原人)收养,改姓骆,名元光。长大成人后,被招募到内府乐宫充当卫士,因勇敢有谋,屡立军功,试太子詹事府丞。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置镇国军于华州(今陕西华县),节度使李怀让上书升骆元光为镇国军节度副使,带兵驻守十多年,治军严谨,为众所服。

生平
783年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底,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唐德宗调泾原节速兵将五千人东下征讨,途经长安,因得不到犒赏,激起兵变,攻入长安,拥前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德宗逃奔奉天(今陕西乾县)。朱泚派其部将何望之率轻骑偷袭华州,刺史董晋吓得弃城而逃。骆元光自潼关带兵讨伐,收复华州城,因功加封御史中丞。又同李晟、尚可孤联合抗御叛军,骆元光临危不惧,指挥有方,屡建奇功,升华州刺史,兼任御史大夫、潼关防御、镇国军节度史。不久,又加检校工部尚书。

784年
  德宗兴元元年(784年)五月,上渝副元帅李晟、镇国军节度使骆元光、商州节度使尚可孤率部歼灭朱泚叛军,收复京师。骆元光身先士卒,带领将士奋勇杀敌,在浐河以西击溃朱泚余部,收复了京师长安。入城后,军纪严明,秋毫无犯。骆元光功成不居,让功于李晟。六月,奉迎德宗回长安,赏赐丰厚。骆元光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封武康郡王,食实封五百户,并赐住宅、歌伎、一子六品正元官。

785年
  德宗贞元元年(785年),骆元光奉命同马燧、浑瑊围攻割据同州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平叛后,骆元光因劫斩侮辱已投降马燧的叛将徐庭光及其先祖,徐庭光请求马燧按军法处置。后在浑瑊等将领的请命和唐德宗的斡旋下,才得以幸免,骆元光自请输钱百万带军赎罪。

787年
  贞元三年(787年)五月,大唐和吐蕃商定在平凉会盟,骆元光奉命前往。赴盟途中,骆元光劝阻浑瑊要谨慎行事,防止吐蕃有诈。浑瑊以圣上有旨,不能违抗为由,拒绝了。骆元光便秘密移营设防。吐蕃果然劫盟,捕杀唐朝会盟官员,死伤数百人。副使崔汉衡等千余人被劫持,主帅浑瑊夺马仓皇逃遁,吐蕃兵将紧追不舍,飞矢如雨。危急关头,骆元光率兵将前来救援,浑瑊才得以幸免。回朝复命时,浑瑊夸赞骆元光有将帅风度。唐德宗大喜,赐好马十匹,金银器、锦彩等甚厚。不久,骆元光母亲去世,守孝未满,因边情有变,朝廷任他为右金吾卫上将军,骆元光以国事为重,即刻上任。唐德宗思念骆元光的功勋劳绩,又赐姓李氏,改名元谅。

788年
  贞元四年(788年)正月,加封李元谅为陇右节度使、临洮军使,移镇良原(今灵台梁原)。

789年
  贞元五年(789年),他拓展防区,收复失地,新筑崇信城(“崇信”一名,取“推崇诚信、保境为信”之意,这是崇信地名见于史书的最早记载),置崇信军防御,地址设在锦屏山(又名花山,花繁如屏之意)。从军事防御角度看,锦屏山三面环沟,又有汭河作为天然屏障,在此筑城易守难攻,是理想的城址。崇信作为边防要地,驻兵众多。为了保证部队的食用和繁荣边疆地区的社会经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李元谅采取了驻军屯田的办法,他带领军士们利用空闲时间兴修水利、开辟荒原,把崇信城周围几十里荒芜的土地全变成了肥沃的良田。一年下来,不仅解决了大量驻军的口粮,加强了边防,而且也恢复和发展了凋敝的边境地区的农业,边境从此得以安宁。吐蕃兵将畏惧李元谅的神威,长期不敢侵犯。泾原、陇右边境遂太平无事。   李元谅在镇守崇信、良原期间,抗击吐蕃,平息战祸,把人民从战乱兵燹中解救了出来。特别是他重视发展水利和农业,使当地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殷实富足的日子。崇信县城南半山坡处,有一俗称“圈马城”的地方,传说是他修筑马厩、繁殖马匹的所在。县城西北角还有一口“康王井”,传说当时城内井水苦涩,李元谅亲自到城外勘察,挖掘了这口水井。此井在2米多高的塄坎之下,建有井房,口径1.5米,深5米。井壁全用石头箍砌,城外居民一直饮用至今。

793年
  贞元九年(793年)十一月,李元谅因 积劳成疾,病逝于良原(即今崇信,唐代崇信未设县,属良原县辖境),葬在今 崇信县城北梁坡半山上,享年六十二岁。唐德宗闻讯后悲痛万分,停止朝政三日,赐赠司空,谥号庄威。崇信人民以“开拓疆域,修筑镇城,德被民生,感恩王功”,建祠塑象,春秋祭祀。明末兵毁。清乾隆年间,又立“三贤祠”奉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