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白沙县黎族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白沙县黎族卷

15 6.8折 22 九五品

库存15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满都尔图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ISBN9787105051441

出版时间2002-09

版次 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定价22元

上书时间2013-05-07

槐市轩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白沙县黎族卷
原价: 22.00元
作者:满都尔图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年9月1日
ISBN:9787105051441
字数:
页码:
版次: 第1版 
装帧:
开本: 32开
商品标识:
编辑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由于发展起点生产力水平落后,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发展的愿望与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矛盾,使得对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的研究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内容提要
暂无
目录
  总序前言  综合篇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地理环境 第二节  自然资源 第三节  建置沿革行政区划 第四节  人口民族语言第二章  政治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白沙县地方组织 第二节  县人代会县人大常委会 第三节  人民政府 第四节  人民政协群众团体 第五节  法院检察院 第六节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七节  干部队伍第三章  农业 第一节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 第二节  畜禽业渔业 第三节  农田水利第四章  林业 第一节  林业资源及其变化 第二节  人工造林与森林资源的保护第五章  工业乡镇企业 第一节  工业 第二节  乡镇企业第六章  交通邮电 第一节  交通 第二节  邮政电信第七章  商业 第一节  国营商业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 第三节  个体商业 第四节  集市贸易 第五节  服务行业  ……后记 
作者介绍
暂无
文摘
  书摘 二、民族干部的成长 1954年白沙县387名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为76名(黎族75名、苗族1名),占干部总数的19.6%;1971年少数民族干部增加到326名,占干部总数1762名的18.5%;1981年少数民族干部740名(其中黎族730名、苗族6名、其他少数民族4名),占干部总数2158名的34.3%,比1971年增长15.8个百分点;1987年少数民族干部1281名(其中黎族1254名、苗族19名、其他少数民族8名),占干部总数2793名的45.9%,比1981年增长11.6个百分点;1991年少数民族干部1383名,占干部总数3060名的45.2%,比1981年略低;2000年少数民族干部增加到1772名,占干部总数3322名的53.3%,比1991年增长8.1个百分点。 2000年1772名少数民族干部中,县处级干部(含副职)14名,占同级干部总数的61%;科级干部(含副职)261名,占同级干部总数的73.9%。 为了培养选拔大批少数民族干部,白沙县党政领导招聘干部时,采取同等条件下少数民族优先,新录用或选拔的少数民族干部在年龄和学历上适当放宽的政策。对于在职的少数民族干部采取在职培训,挂职锻炼,离职学习等途径,提高其政治业务素质。2000年全县1772名少数民族干部中,大专文化程度者387名,占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21.8%;中专文化程度者851名,占48%。 三、妇女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壮大 在白沙县管辖的各乡镇(不含行政系列不归属白沙县的国营农场),黎族人口占80%以上,因而白沙县妇女干部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民族干部培养的一个侧面。 1971年白沙县妇女干部共计270名,占全县干部总数1762名的15.3%;1981年全县妇女干部330名,占当年干部总数2158名的15.3%;1987年妇女干部373名,占干部总数2793名的13.6%;1995年妇女干部753名,占干部总数3132名的24%;2000年妇女干部773名,占干部总数3322名的23.3%。 2000年,在773名妇女干部中,县处级干部2名,占县处级干部的8.7%;科级干部9名,占同级干部的11%;副科级干部44名,占同级干部的15%。 下列数据并不完全反映妇女干部队伍的情况,但仍可看出妇女地位的提高和妇女干部队伍成长的一个侧面。 截止2000年9月,全县共有中共党员5365名,其中女党员803名,占党员总数的15%;中共白沙县第九届代表大会200名代表中,女代表36名,占代表总数的18%;中共白沙县第九届委员会21名委员中,女委员2名。白沙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162名代表中,女代表40名,占代表总数的24.7%;白沙县出席海南省第二届人代会的9名代表中,女代表3名,占代表总数的33%。白沙县第六届政协116名委员中,女委员18名,占委员总数的15.5%。 为培养妇女干部,中共白沙县委组织部和县妇联制定《白沙县培养选拔妇女干部规划》,采取在职培训,挂职驻乡驻村锻炼,招聘优秀女青年安排基层锻炼等途径,扩大妇女干部队伍,提高妇女干部队伍素质。  第三章  农  业  第一节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 白沙县地处海南岛中部山区,总面积2117.73平方公里。境内层峦叠嶂,河溪纵横,其中山地面积占41.9%,其余大部分为丘陵地和盆地,台地面积仅占10%左右。目前,全县人口约17.3万,农业人口为93708人(不包括9个国营农场),其中少数民族(主要是黎族)有83194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少数民族农业县。县境属热带季风性气候,高温多雨,日照时间长,加之土地肥沃,宜于各种热带农作物的生长。但该县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农民耕作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落后,以及受高度集中的“一大二公”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中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的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农业生产结构单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打破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僵化体制,农业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下,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并大力改善生产条件,引导农民走“科学兴农”之路,从而打破了旧体制下粮食作物单一化的经营模式,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各种热带经济作物相应地得到迅速发展。 一、粮食作物 (一)改革开放前粮食生产发展概况 长期以来,白沙县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当地农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由于交通闭塞,农民的商品观念和市场观念都十分淡薄,所以种植经济作物甚少。粮食作物中以稻谷为主,兼种少量玉米、番薯等杂粮,属传统的“单一型的小农经济”。据有关资料记述,1949年全县农业人口3.09万人,农作物播种面积12.56万亩,其中早稻3.59万亩,晚稻6.35万亩,山栏稻(坡地上种植的旱稻)1.28万亩,玉米O.69万亩,小粟0.15万亩,番著0.44万亩,上述累计,粮食种植占农作物播种面积99.5%。迄至1978年,该县农业总产值为3749万元,其中粮食作物一项就占了81.9%。可见改革开放以前,粮食作物是当地农业生产中惟一的支柱产业。 白沙县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历史虽然十分悠久,但由于生产条件落后,耕作方式粗放,粮食产量一直很低,甚至无法糊口过活。民主改革前,当地农民的生产工具只有锄、犁、铲、斧、钩刀和镰刀等,这些铁质农具都是外地汉族商人输人的,十分简陋。过去由于地广人稀,对粮食作物一般都是粗种粗管,广种薄收。 粮食作物的种植主要分水田和坡地两种: 水田,民主改革前白沙县农村由于没有灌溉工具和水利设施,水田主要是在有水或临近水源的低洼地开辟而成。水田多以牛踩田翻土,即牵着群牛在田中践踏;使用犁、耙的普遍只是一犁一耙,二犁二耙仅属少数。至于没有耕牛的农民,只好用锄头翻地。水田经过翻土后,通常不施肥便插白水秧,对田间管理也不重视,中间只除一次草,便坐待收获。其间发生虫害,也听之任之。所以产量极低,1949年当地水稻的亩产仅为60公斤左右。 坡地,或称山栏地,民主改革前实行原始的“刀耕火种”,先用砍刀将浅丘或坡地上的林木砍伐,然后引火焚烧,趁下雨时用木棒点种山栏稻,或在山栏稻中混种玉米、番薯等杂粮,也有单独砍山种植玉米、番薯的。由于耕作粗放,加之鸟兽很多,作物受害严重,收成很低,且极不稳定。据有关资料记载,1949年山栏稻(坡稻)亩产仅为28.6公斤,玉米亩产只有26.5公斤,番薯约37.5公斤。故民主改革前当地缺粮户比较普遍,但由于当地野生食物甚多,得天独厚,人们可以到山上采挖野薯、野菜、野果等充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沙县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农业的生产条件得到逐步的改善,粮食产量也逐年提高。 …… 
媒体推荐
暂无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