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与北方民族历史文化论集 史党社 9787030593962 科学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秦与北方民族历史文化论集 史党社 9787030593962 科学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

130.7 6.6折 19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史党社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93962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元

货号9348616

上书时间2024-08-12

湘云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目录
上部 秦与北方
甘、宁地区秦长城考察记 (3)
考古资料所见先秦时期秦人交通陕甘的几条路线 (9)
刘坪墓地若干问题初论 (17)
秦马车的文化史意义——从秦陵出土铜车马谈起 (23)
多彩的“边疆”——考古材料所见公元前7~前3世纪秦之西北边地文化 (39)
同样的人群、不同的道路——秦对“西戎”的两种控制方式及历史意义 (54)
起于“戎狄”——秦与比邻少数族群的关系新探 (72)
海昏侯墓出土文物与秦汉“胡风” (98)
中部 先秦—秦汉时期的北方
猃狁、乌氏的地域及文化散论 (117)
从考古新发现谈前丝绸之路的一些问题 (126)
重读嘉峪关的历史地理地位——从考古学文化与族群的角度 (136)
中原视野下的固原——从商周至秦 (145)
公元前4~前3世纪的鄂尔多斯游牧社会 (154)
“邯郸命吏”侧证 (170)
鲜卑的源流及相关问题 (177)
下部 书评
天山并不遥远——读松田寿男《古代天山历史地理研究》 (191)
王明珂的“民族史边缘研究”理论——读王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195)
《秦都雍城豆腐村战国制陶作坊遗址》的学术意义 (200)
后记 (203)

内容摘要
    上部 秦与北方

    甘、宁地区秦长城考察记*

    1999年8~9月,笔者与秦俑考古队的任建库先生对甘、宁地区与秦相关的文物进行了考察,秦长城乃是其中之一。我们这次考察了临洮县新添乡三十里墩村城墙岭和尧甸(窑店)乡长城坡、陇西县福星乡沙漠湾雷神堡子、固原明庄梁四个地点的战国秦长城。现将这四个地点的秦长城现状及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临洮城墙岭

    长城位于今临洮县城北三十里墩村东丘陵顶部,西邻临洮河谷地,北为洮河支流大碧河,河岸十分陡峭。从三十里墩村向东往岭上而行,首先为杀王坡,这就是今甘肃等地学者常说的现存战国秦长城的起首处,由于不熟悉情况,我们并没有到达杀王坡。长城由此往岭上无遗迹,东行到达南坪村北城墙巷复见,现立有省级保护碑。一条小路已凿开长城中部,路两边夯层清晰可见,在小路中如入巷中,故名城墙巷。城墙巷一段长城现存约200米,高5~8米,夯层厚6.5~20厘米,土质为纯净黄土,由城墙巷上行即城墙岭。

    城墙岭上地势较平坦,起伏不大,视野开阔,西为洮河,北为大碧河峭壁,东南群山一望无际。此段长城长约1千米以上,已偏向东南而行,中间被水冲成一条大沟。现长城内侧即南侧比外侧稍高,长城现高1~2米,宽3~4米,圆夯,夯层6.5~8厘米;沟对面的一段存20~30米,现高2.5米,夯层同。城墙岭内侧有一处瓦片分布区,有成堆的麻点纹、绳纹板瓦、筒瓦片、器身残片。此处并发现了礌石,为天然鹅卵石,或由之加工而成。经实测,轻的重1.5~2市斤,重的在7~8市斤,也有10余市斤者。由于岭上皆为深厚纯净的黄土,这些石头显系从河道中带来;在长城其他地方那个亦有形制、大小相似之物。因此,这些石头为防御用礌石应是没有疑问的。

    二、临洮长城坡

    本段长城早在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先生、20世纪70年代史念海先生已有考察,对照甘肃省博物馆的同志20世纪50年代所拍照片、史念海先生20世纪70年代所拍照片,本段长城变化不大。

    尧甸乡位于今临洮县城东南的25千米处、洮河支流尧甸河谷地中,向东南约30千米即渭源县渭河谷地。临洮—尧甸—渭源—陇西—天水的道路,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的干道之一。

    长城坡位于窑店乡政府东南约5千米的尧甸河北岸,西边为池沟河,是窑店河支流。长城从三十里墩村向东南而来,经过长城坡山脊,又向东南迤逦而去。本段长城坡的一段残长约400米,中间被道路凿一豁口,今地形为内(南)低外(北)高。基宽3~4米,残高2~8米,圆夯,层厚为6~6.5厘米,又有8.5厘米直至厚10.5厘米者。岭上优选处似为一墩台,残高8米以上,断层上可见下为生土层,上为夯土层,层厚3~8厘米。墩台内侧为一建筑基址,在40~50米见方的地域内,有大量瓦片堆积以及夯土遗迹。似为障城一类建筑。瓦片以板瓦为主,外饰绳纹,内饰麻点纹或菱形纹;或内外皆凸弦纹。在长城倾圮土层中,有礌石3个,2个为鹅卵石,与城墙岭相同;1个为红色砂岩片。这种红色的岩片,之长城坡一带山体下部随处可见,乃就地取材而成。重量分别为1、4.2、4.9市斤。

    从长城坡山上西北望去、池沟河对面山脊上长城现为人行道,为一条明显土垄,山顶部城垣外侧加筑有三道楞坎。这种筑城方法与陕北吴起县薛岔乡马蹄梁—五谷城乡石嘴村一段战国秦长城同。

    三、陇西沙漠湾

    沙漠湾村位于今陇西县城北约35千米处、福星乡北、定西—陇西公路旁。秦长城呈东西向,蜿蜒于村东南两侧山脊,目可及之长度在3千米以上。

    在沙漠湾村西山顶长城上,有一障城遗址,保存较好,当地人称雷神堡子,其中有今建雷神庙一座。

    障城平面呈方形,边长约100米,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城墙保存较好,厚3~4米,高7~8米,圆夯,层厚6.5~9.5厘米,很厚达14厘米。墙顶部外侧似有短墙,或是城垛(堞)之迹,今外高内低。城墙四角有方形墩,似为角楼。东西二墙正中有凸出的马面。西墙马面顶部有东西向三道短墙痕迹,并有大量瓦片堆积,应是建筑所留。东墙马面顶部似亦有此类短墙痕迹,但不明显。南墙上有一拱形门,用土墼封住。门外东侧有一短墙伸出,似瓮城。城外侧另有一圈夯筑短墙,残高0.5~1米。短墙外围壕沟,深7米以上,壕沟两侧可见明显夯层,略似墙体。障城内西北角有一烽燧遗迹,现高5米。内外夯层不一,内层厚12~18厘米,外层厚7~10厘米。

    障城附近发现礌石10余枚,用鹅卵石加工而成。按重量分有两种,一种为7~8市斤,另一种重10余市斤,形制与临洮所出同。

    此障城形制极似西汉武帝“外城”附近的内蒙古潮格旗汉代乌力吉高勒城障;西墙马面顶上的筒瓦、板瓦时代不早于宋、明时期,由此推断,此障城的始建年代上限应不早于西汉中期武帝时期,宋、明时期加以修葺继续利用。

    四、固原明庄梁

    明庄梁位于今固原西北部约3千米的清水河左岸,固原—银川公路从中南北穿过,西邻六盘山。这一带地形为舒缓的丘陵地带,长城即建于丘陵缓坡上,呈东北—西南走向。与陇西、临洮建于山区的长城不同,此处因地形较平坦,因而长城筑得十分高大,现地基宽近10米,外(北)侧有壕沟,深处可达10米。长城外侧高10余米,内侧高3~5米。约100米有一段现呈鱼脊状城墩。城墙垣圆夯,层厚6~19厘米。在内(南)侧优选处,距城墙约50米处,有障城址,平面方形约45米×45米,现高4~6米。障东南角有一烽燧遗址。障夯层厚6~9厘米,很厚处有12.5厘米。

    在明庄长城及障城附近,有许多瓦片及瓷片遗存。瓦片以板瓦为主,有内外皆饰凸弦纹者;有内布纹、外散乱绳纹者;有内麻点纹、外绳纹者。此三种与我们在临洮、陇西一带所见标本相同。又有板瓦片内素面、外细绳纹;有的内布纹、外素面;有的内素面、外饰粗绳纹。所见瓷片为青花瓷,时代约当明代,因此我们初步认为,明庄长城为秦国始筑,汉等朝代续有利用。

    战国秦长城的考察与研究,从1949年以前顾颉刚先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念海、彭曦等先生,以及近年来甘肃、宁夏、陕西等地学者的实地勘查或研究,其走向、建筑方式等大的方面已基本搞清,但并非已穷尽所有问题。我们这次除了考察上述四个地点之外,还观摩了甘肃省博物馆、临洮县博物馆、陇西县博物馆、定西地区博物馆、平凉地区博物馆、庆阳地区博物馆及临洮师范学院孙益民先生所藏战国长城附近所出板瓦、筒瓦、簇、剑、斧等标本,又与初师宾、苟惠迪、孙益民、何钰、张克仁、杨万荣、罗丰、刘得桢、李红雄等先生交流,了解到了大量战国、秦汉时期本地区长城的相关情况。这些人大多亲自勘察过战国、秦汉长城,看法自是有力。孙益民、何钰先生又赠送战国秦长城实察资料。这些教益是我们作实地勘查外的另一重要收获。

    秦筑长城,或认为共有四次,靠前次是战国初年秦简公“堑洛”长城,早年史念海先生曾作过调查,后来呼林贵、彭曦又作了一定工作,也有一些争论。这段“堑洛”长城所筑时间在前408年,性质是否定为长城还可讨论。第二次是张仪相秦时筑“上郡塞”长城,时间在秦惠王后元元年(前324年)。第三次是秦昭王灭义渠后,在上郡、北地、陇西三郡之边所筑长城。秦昭王灭义渠在其三十六(前270年),筑长城即之此后的若干年。第四次即秦始皇时期派蒙恬所筑长城,已向北大大扩展。这条长城不仅某些地段沿用燕、赵长城,且又有所新筑。

    我们这次所考察的兰州以东的甘、宁部分地区,地属秦陇西、北地二郡,长城的情况涉及秦昭王与秦始皇长城,以下对比稍加辨之。

    关于秦昭王长城,即我们本次所考察之长城。《史记 匈奴列传》记载:

    秦昭王时,义渠戎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甘泉,遂起兵伐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经过多年考察,这条长城走向从今临洮县北三十里墩村杀王坡开始,经渭源、陇西、通渭、静宁、西吉、固原、镇原、环县、华池、吴镇、志丹、靖边、横山、榆林、神木、准格尔旗,很后到达内蒙古托克托县城附近黄河边。历经甘、宁、陕、内蒙古四省区,全长约1700千米。关于其东北端即进入鄂尔多斯的走向,辛德勇的研究与传统说法有异。

    秦并天下后,秦始皇又使蒙恬率众新筑另一条长城。《史记 蒙恬列传》记载: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迤而北。

    《史记 匈奴列传》记载大体相似:

    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堑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又渡河至阳山北假中。

    这条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关于这个“临洮”的所指,诸家说异。按,秦有临洮县,属陇西郡,即今岷县;陇西郡治狄道,即今临洮。说者多以为秦“临洮”即今岷县。此说大约从《括地志》起,至史念海先生,多有从之。另外,也有学者并不同意岷县说,以为临洮大致是一个泛称,指洮河旁地方,如何钰、孙益民、陈守忠等人。这些人经过实地勘察,发现从今渭源

精彩内容
本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秦及北方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内容分为三部分:秦与“戎狄”的关系,主要探讨的是秦与比邻“戎狄”历史、文化、族群的关系;探讨北方与中原的关系,是秦与“戎狄”关系视角的扩展;以书评的形式,探讨了族群、文化关系研究中的理论问题,主要涉及族群理论、畜牧和游牧等问题。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