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1年度报告 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 9787566322562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1年度报告 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 9787566322562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全新正版书,当天发货。如有套装书(或图片与书名不符),价格异常,可能是单本书的价格。

132 6.6折 200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

出版社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66322562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00元

货号11026728

上书时间2024-03-11

湘云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缩略语
写作团队成员
序言

上篇 亚洲经济前景
概述
第1章 亚洲经济前景与政策
1.1 经济增长
1.2 就业与收入
1.3 物价与货币政策
1.4 贸易和投资
1.5 金融市场
第2章 亚洲经济热点议题
2.1 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转型
2.2 债务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
2.3 推进落实亚洲区域经贸安排
2.4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下篇 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概述
第3章 亚洲经济体货物贸易一体化进程
3.1 亚洲经济体货物贸易一体化
3.2 亚洲工厂一体化
4章亚洲经济服务贸易一体化进程
4.1 亚洲经济体服务贸易情况
4.2 亚洲数字贸易发展
4.3 亚洲重点服务行业依存度分析
第5章 亚洲经济体直接投资融合度
5.1 亚洲直接投资融合度现状
5.2 亚洲跨境投资展望
第6章 亚洲经济体金融融合进程
6.1 亚洲金融市场开放
6.2 亚洲货币合作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6.3 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

参考文献
编写说明及致谢

内容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侵袭世界,亚洲也受到严重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7日,亚洲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2.566.8万人,占全球比重为22.1%,累计死亡病例超过40万人,占全球比重为15.8%。新冠肺炎疫情给2020年亚洲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并导致一些亚洲经济体长期存在的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货膨胀和高债务、高资产价格、高收入差距等问题进一步加剧。面对疫情,亚洲各经济体均采取了大规模的应对措施,但经济复苏仍很脆弱,并呈现明显的不平衡特征。

在经济增长上,亚洲各经济体都经历增速的大幅下降。2021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估计,2020年亚洲经济体经济增速为-1.7%,较2019年下降5.7个百分点。但是,相对于-3.5%的世界经济增速,亚洲经济表现明显好于其他地区,亚洲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因此进一步提升。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比2019年提高0.9个百分点至47.3%。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对亚洲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2020年,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为2.3%,但较2019年下降了3.7个百分点。作为亚洲最大的发达经济体,2020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5.1%,较2019年下降5.4个百分点。经济萎缩通常伴随着物价下跌和失业增加。2020年,中国通货膨胀率为2.5%,较2019年下降0.4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货膨胀率为0.8%,较2019年下降0.8个百分点。2020年10月,日本陷入通货紧缩状态,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下降0.4%,12月,降幅进一步扩大至1.2%,创2010年5月以来新低。尽管印度通货膨胀水平较高,但也呈现下降势头。2020年12月,印度通货膨胀率为4.6%,较10月7.6%的年内高点下降了3个百分点。在物价水平总体下跌的同时,亚洲各地区的失业率均不同程度上升。2020年11月,国际劳工组织预测数据显示,2020年亚太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失业率为5.2%,较2019年增加0.8个百分点。其中,东亚地区较2019年增加0.4个百分点至4.8%,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较2019年增加0.6个百分点至3.2%,南亚地区较2019年增加1.5个百分点至6.8%,阿拉伯国家较2019年增加1.7个百分点至9.9%,中亚和西亚地区较2019年增加0.5个百分点至9.8%。贸易与跨境投资的减少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异动,亦是经济萎缩的伴生结果。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亚洲货物贸易总额为9.16万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7.0%。其中,货物出口总额为4.77万亿美元,同比下降4.9%;货物进口总额为4.39万亿美元,同比下降9.1%。但中国等少数亚洲经济体货物贸易逆势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65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一位,较2019年增长1.5%。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有所减少。2021年1月,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估计,2020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为4,760亿美元,较2019年下降4%,而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降幅高达42%。疫情也造成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跌。IMF数据显示,2020年4月,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同比下跌32%,此后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升。2020年11月,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同比下跌1.6%。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兑美元汇率走高和政府债务迅速扩张。在疫情冲击下,亚洲地区各经济体的股票市场曾经历猛烈下挫。为遏制股票市场指数快速暴跌的势头,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埃及、土耳其等经济体甚至相继出台禁止卖空或暂时闭市等措施。得益于亚洲地区各经济体出台的刺激政策和相对宽松的宏观环境,绝大多数经济体的股票市场出现上涨行情,且部分经济体的股票市场指数涨幅较大。其中,2020年,伊朗的TEDPIX指数上涨幅度达270.8%,尼泊尔的NEPSE指数涨幅为79.0%;韩国综合指数、中国沪深300指数、日本日经225指数和印度 SENSEX指数也分别上涨30.8%、27.2%、16.0%和15.8%。亚洲主要经济体汇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值。2020年,人民币、日元、韩元和印度卢比兑美元分别升值6.3%、5.0%、6.0%和2.3%。面对疫情,亚洲各经济体均采取了应急对策,从而使多数政府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进一步上升。据2021年1月IMF估计数据,2020年亚洲地区有41个经济体的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上升。其中,马尔代夫、日本和巴林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分别较2019年上升40.3个百分点、28.2个百分点和24.9个百分点。为应对疫情冲击,亚洲经济体均采取了不同形式的临时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例如,中国将2020年财政赤字规模在2019年基础上增加人民币1万亿元,达到3.76万亿元;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比2019年增加1.6万亿元至3.75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日本为应对疫情也加大了支持经济的政策力度,预算赤字由2019年占GDP的2.6%大幅扩张至2020年占GDP的11.3%。2020年5月,印度推出总额20万亿卢比(约合2.68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相当于GDP的10%左右:2020财年,印度财政赤字率达到7.2%的较高水平。在货币政策方面,2020年亚洲30个经济体央行共降息80次,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继续维持超低利率政策,例如日本央行继续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1%。展望2021年,疫情仍是直接影响亚洲经济表现的主要变量。从目前情况看,一些亚洲经济体正逐步实现新冠病毒疫苗的大规模接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可能性不断增加。但是,全球疫情的演变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美国和欧洲主要经济体经济仍受疫情拖累,亚洲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的改善将十分有限。但是,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和落实将在贸易投资领域为亚洲经济带来新的积极因素。

即使全球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2021年亚洲经济复苏仍将面临各种非疫情因素的影响。2020年11月,标准普尔发布的报告指出,2021年包括亚洲地区在内的全球银行业可能面临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为艰难的时期。该机构对全球1/3的银行持展望,并指出全球银行业将面临如下短期和中期风险:一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全面控制之前持续受到压力的银行的信用评级可能会下降:二是各经济体的政府将陆续结束对受疫情影响部门的援助,这些短期援助可能增加企业和家庭负债,从而使它们难以在正常时期融资;三是企业债务的持续增长和更多的违约,将使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承受巨大压力:四是房地产市场潜在问题增多且其严重性被低估。除了微观层面的风险外,亚洲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蕴含的风险亦不容低估,不排除个别经济体出现严重货币危机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个别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可能出现因违约引发的连锁式主权债务危机。

总体来看,2021年亚洲经济将出现恢复性增长,经济增速有望达到6.5%以上,其中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速有望达到8.5%以上。.......



精彩内容
本报告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亚洲经济展望,下篇为一体化进程。上篇包括两章,分别为亚洲经济前景与政策、亚洲经济热点议题。下篇包括5章,包括了亚洲经济体推动一体化的努力、亚洲经济体货物贸易一体化进程、亚洲经济体服务贸易一体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