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治精刻《可青山馆赋钞》卷一全,详见描述
  • 同治精刻《可青山馆赋钞》卷一全,详见描述
  • 同治精刻《可青山馆赋钞》卷一全,详见描述
  • 同治精刻《可青山馆赋钞》卷一全,详见描述
  • 同治精刻《可青山馆赋钞》卷一全,详见描述
  • 同治精刻《可青山馆赋钞》卷一全,详见描述
  • 同治精刻《可青山馆赋钞》卷一全,详见描述
  • 同治精刻《可青山馆赋钞》卷一全,详见描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同治精刻《可青山馆赋钞》卷一全,详见描述

980 七品

仅1件

江苏徐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泽 笠樵

出版人不详

年代同治十二年 (癸酉1873)

上书时间2011-12-1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品
商品描述
  《可青山馆赋钞》一册,清同治精刻本。开本19.6×13.2厘米,四周双边,无界行,白口,单鱼尾,半框12.6×9.6厘米,半叶八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同,刻有眉批。作者高泽(笠樵)系河南祥符人,书前有同里(河南祥符)刘毓楠(南卿)、皖江(安徽怀宁)叶坤厚(湘筠)和长洲(江苏)彭凤高三人序文。三人序文皆本人手书上板,清丽洒脱,书刻俱佳。  书口题名“可青山馆赋钞”,鱼尾下偶注“卷一”,或有或无。当时吾与鬻者均认为残本,故所费不多。然翻检目录、核对内文,赋文二十篇却又一篇不少,且目录亦刻为“可青山馆赋钞目录”。若还有卷二、卷三,目录当有总目或注明“可青山馆赋钞卷一目录”,据此似为完帙。但书口所注“卷一”岂不画蛇添足?目录前有《可青山馆诗赋合刻评阅姓氏》及《校录同门诸子姓氏》,评阅者九人:周劼、徐光第、张葆谦、彭凤高、薛成荣、刘庆恩、刘毓楠、刘大来及受业裴秀芳。校录者十一人:关国光、田我霖、张祖谟、方学海、李应春、边懿屏、李印潭、裴维侒、张允修、张心铭、多文。评阅、校录者名下均附有爵里行实及其著作。上网搜寻,三位序者资料或多或少可查到一些,唯此书与作者高泽信息皆无。从刘毓楠序中可知,高笠樵“道光辛丑以河患守城出力,铨授淅川学博,培植士类,文风丕振。咸丰间,粤寇犯汴,复以捍卫乡里功晋明府,司马洊擢太守”,但这太守所“守”何处,不得而知。  从“可青山馆诗赋合刻评阅姓氏”看,此书终为残帙。除此“赋钞”卷一外当另有“诗钞”。到底全帙几何?此谜不解,一时难安。彭凤高序盛赞高笠樵诗赋“繁枝芟净,弥增花柳之清高;火色纯青,尚费丹炉之抽换”,紧接着的一句话使我释然,“都为二卷,永播千秋”!  卷数已知,刊刻年代仍需考证。原书封面、牌记俱失,只能从序文的具款时间来推测。三篇序文依时间叶坤厚序最早,“同治庚午仲春”(同治九年1870年);彭凤高序于“同治辛未”(同治十年1871年);而首篇刘毓楠序时间最晚,为“同治癸酉孟秋”(同治十二年1873年)。叶序与刘序相距四年,四年时间,“《可青山馆诗赋钞》将寿梨枣”,最后请刘毓楠作序。此书梓行当在同治十二年或同治十三年,即公元1873年至1874年间。  从网上搜不到相关信息(国图等无藏)来看,《可青山馆诗赋钞》(书全名依刘毓楠序所称)后世再版的可能性不大,存世量也不会太多。寒斋所得仅为半璧,下半帙《可青山馆诗钞》不知尚在人间否。品相如图,相关考证文字仅供参考,请谨慎下单!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