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诗歌渊源及影响研究
¥
15
5.0折
¥
30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李德辉 著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9-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德辉 著
-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1
-
版次
1
-
ISBN
9787550600157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7页
-
字数
245千字
- 【内容简介】
-
《李贺诗歌渊源及影响研究》,原是湖南省教育厅重点基地开放项目“中国古代诗人接受史系列研究”(项目编号:05K004。主持人:王友胜教授)的系列成果之一。2005年,湖南省教育厅批准了这个项目,我们遂于2005年底成立了课题攻关小组,开会讨论分工协作事宜。经商议,课题小组共由四人组成,每人分撰一章,最后合编成书。我因为在2002--2003年这两年,受王友胜教授之邀,与他合作注释过李贺诗集,在岳麓书社出版有《李贺集》(校注汇评本)一书,且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李贺诗歌研究的论文,对李贺其人其诗有一定的了解,在李贺研究这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因而在课题组中分工负责李贺诗歌接受史研究这一部分。2006年,我抽出时问和精力来做此事,写成的初步成果,便是《李贺诗歌接受史》一章,共计六万六千多字;2006年11月,初稿撰成,打印出来交给王教授,供他结题之用,此后则一直存放在电脑中,未予董理。两年以后的2008年11月初,我因为手中的几个重要课题均已结题,有了一定的空馀时间,闲暇无事,翻看自己的这部旧稿,觉得这个半成品丢了毕竟可惜,深入研究,拓展领域,则有可能变成一部有一定价值的东西,于是重拾旧业,想把这部未完稿写完,形成一部独立的专著。自2008年11月3日至2009年4月16日,我几乎每天都在做此事,翻阅资料,思考问题,想到一点就记下来,思考到一定程度,认为大致站得住脚就写进去。每天上午看书,下午写作。就这样修补修补,前后联缀,最终于2009年4月中旬,完成了这部书稿的撰写。开始的一个多月,我还在继续着以前的思路,按照接受史研究的一般套路往下撰写,但是愈到后来,就愈感到再这样写下去不行。先是看到业师陈尚君先生在《杨国安宋代韩学研究序》中言及,中国古典文学的学术史研究、接受史研究有趋热之势,但不容易出新。后来又读了傅璇琮先生的《学林清话》,里面论及,从事古代文学,最好是避热就冷,不要去赶时髦,那样做学术生命力不会久长,同时也影响了学科布局的合理性,弊端明显。同时又了解到,学术界除了我在做李贺接受史研究以外,还有陈友冰、张剑等学者也在做,时间早于我,他们都学有专长,研究有素,做的很有可能比我要好。因思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换一个思路,在尽力修改好李贺接受史研究这一部分的同时,另辟蹊径,开展李贺诗歌的渊源研究,这方面的成果虽然也有不少,但全面系统的研究毕竟还不多见,可供拓展的学术空间较大,可谈的话题较多,可以单独开辟章节探讨。于是转过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李贺诗歌渊源研究当中,历时数月,这样就有了《李贺诗歌渊源及影响研究》前面的三章,篇幅约占全书的一半。
- 【目录】
-
引言
第一章李贺诗歌渊源研究(上)
第一节长吉体的内涵与特色
第二节李贺的病变与文变
第三节李贺的汉代情结
第四节李贺鬼神诗的历史成因
第二章李贺诗歌渊源研究(中)
第一节李贺与楚辞
第二节李贺与汉魏六朝乐府
第三节李贺与南朝宫体
第四节李贺与汉唐野史小说、游仙诗及其他
第三章李贺诗歌渊源研究(下)
第一节李贺与鲍照
第二节李贺与谢灵运、庾肩吾、庾信
第三节李贺与李白、杜甫
第四节李贺与他的交游群体
……
第四章李贺诗歌影响研究(上)
第五章李贺诗歌影响研究(下)
结语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