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蒙曼:寸草春晖·传统文化典籍中的家学智慧 蒙曼✍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家庭,看重家文化!这是以优良的家风文化为基础的。当下,传统家学、家教、家风再次被唤醒!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蒙曼新作!从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家学智慧。随书附赠7堂家风视频课、4张精美书签!正版全新书籍现货如需其它图书请联系客服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十,节假日正常发货~量大请联系客服享受团购价~专业文史书城,如需其它图书请联系客服
¥
49.28
8.2折
¥
59.8
全新
库存888件
作者蒙曼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21234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平装
定价59.8元
货号3458003
上书时间2024-12-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编辑推荐】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中央电视台文化嘉宾、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蒙曼·全新作品
隆重开讲中国传统典籍中的家学智慧
传统家学、家教与家风,蕴含着超越时代的智慧与力量
从《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朱柏庐治家格言》《弟子规》等传统典籍中吸取家教营养
【内容简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涌现出无数家教故事、家教格言和家教典籍专著。
梳理、传承这些流传千年的家庭家教家风文化,使之发扬光大,是发扬广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把握新时代立德树人育人导向,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家”建设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学习先贤留下来的家风、家教、家训理念方法,汲取其有益营养而仿效之,无疑是推动家庭教育的一大捷径,是新时代家庭建设不可或缺的养分。
中国妇女杂志社、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与中国妇女出版社拟共同策划推出的“名家谈中华家文化”书系(暂定名),致力于向广大家庭普及中华优秀家庭文化的核心理念。此书是本书系的开篇之作。
本书的亮点是蒙曼教授对于中国传统国学经典中的治家、教子智慧的解读,让广大家长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家教智慧、家教方法及治家理念。
【目录】
引子 诗词里的中国精神
梅、兰、竹、菊“四君子”·003
梅:傲骨铮铮·005
兰:空谷幽放·012
竹:坚劲潇洒·019
菊:隐逸独立·025
上篇 古典诗词中的女性与家庭
“村庄儿女各当家”中的天伦之乐·033
缘起“淑女和君子”的佳偶观·040
《新嫁娘词》的持家智慧·047
“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的婚姻之道·052
“父娘犹唤小时名”与娘家心结·060
“森森稚子石边生”的育儿经·066
“长安一片月”里的家国情·074
“一腔热血勤珍重”与侠女报国·081
中篇 经典家训中的育人智慧
何谓家教、家风、家训·091
“家训之祖”:《颜氏家训》·108
《颜氏家训》之“勉学”·124
《袁氏世范》之“睦亲”·137
《袁氏世范》之“教子”·149
勤俭守己:《朱子治家格言》·162
去芜存菁:《弟子规》·177
下篇 “小学”与“大道”
“小学”是什么·191
教育重在唤醒·201
家庭教育的优势·216
“小学”与“大道”·232
【文摘】
引 子 诗词里的中国精神
梅、兰、竹、菊“四君子”
我们常说,姑娘好像花一样。这自然是对女性的赞美。问题是,中国的女性到底像什么花呢?我以为,适合比喻中国女性的花应该是梅、兰、竹、菊四种。
在传统文化中,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也就是说,它们不仅有花朵之色,更有君子之风。而“君子”作为一种人格追求,其实不仅属于男子,也可以属于中国的女性。
以草木比德,这是中国一个很悠久的传统,从《诗经》《楚辞》就开始了。《诗经》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诗句,这是拿桃花比新娘。《楚辞》之中更明显,“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这是拿橘树比忠臣。
到了宋朝以后,《楚辞》奠定的香草美人的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宋朝理学兴起,士人重视精神修养,连带着他们认为花草树木也不能只是好看,还要表现出士人赞赏的节操和品格。这样一来,裁冰剪雪的梅花、孤芳自赏的兰花、劲节潇洒的翠竹、淡泊冷艳的菊花就进入文人的法眼,成了咏物诗的热门题材,也成了文人画的热门题材。
但是,真正把梅、兰、竹、菊单挑出来,使其成为一个组合,并代表中国人的精神追求,是明朝时期的事。明代黄凤池编《梅竹兰菊四谱》,单收梅、兰、竹、菊四种题材的作品,还加了一个批注——四君子。人们觉得这个概括非常有力,从此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了中国精神的代表。
梅:傲骨铮铮
在“四君子”中,我们先说梅花。在我们中国,到底有多少女性名字中有“梅”字呢?我猜测,大概有一百万吧!常见的名字有冬梅、春梅、寒梅、雪梅、红梅、白梅……把“梅”放在名字里,其实就是希望把梅花的品格烙印在人生之中。
梅花到底有怎样的品格呢?梅花的好在于凌霜傲雪,所以人们往往把它跟雪放在一起比。
比如,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都是著名的咏梅诗句。但是我们今天不讲雪梅,也不讲红梅,甚至不讲任何一种真实的梅花。我们讲画出来的梅花——王冕的《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这是一首题画诗,它所吟咏的《墨梅图》纵31.9厘米、横50.9厘米,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我们现在还能看到。这首诗还有一个版本: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两个版本有几处文字差异,但是不影响大局,我就不分开说了。
画家自己画梅花,自己写诗吟咏,其实等于给画写一段解说词,自明心迹。这样的诗怎么写呢?
前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这两句起得有趣。有趣在哪里?一语双关。你既可以理解为“我所画的这一树梅花就开在我家洗砚池的池头,因为得到了墨汁的滋养,每一朵花都带着淡淡的墨痕”,也可以直接理解为“这是我用笔墨勾勒出来的一树梅花,每一朵花都带着淡淡的墨痕”。这就是双关,既点出了梅,也点出了画。
值得注意的是三个词:个,吾家;第二个,洗砚池;第三个,淡墨。
“吾家”是什么意思?一说“吾家”,一下就把梅和人联系在一起了。这一树梅花,不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也不是“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也就是说它并不是开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就开在“我”家里,和主人非常亲近。“我”家的梅花,自然带着“我”家的风味、“我”家的精神。那么,“我”家到底有着怎样的精神?看第二个词“洗砚池”就知道了。
洗砚池的典故出自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他临池学书,以致池水尽黑。一个人,不汲汲于富,也不汲汲于贵,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笔墨事业,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清高的事情吗?
王羲之姓王,王冕也姓王,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另外,王羲之是书画家,王冕也是书画家,虽然相隔千年,但是他们志趣相投。还有,王羲之秉性潇洒旷达,留下了东床坦腹的佳话,而王冕傲视权贵,一辈子不做官。王冕把王羲之当作精神前辈,那么王羲之的洗砚池当然也就是王冕的洗砚池,所以王冕才毫不迟疑地说“吾家洗砚池头树”。
“我”家是如此清高而风雅的人家,那么“我”家洗砚池头的梅树会有怎样的风范呢?看第三个词“淡墨”。
传统中国画里本来就有焦墨、浓墨、淡墨、清墨的区分。“个个花开淡墨痕”,当然可以理解成,“我”这树梅花用的是淡墨画法,但这只是表面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作者这样一写,梅花一下就清雅了!本来是花,却不带胭脂色,而是带着墨痕,这不是美人,这分明是个君子呀!带着墨痕,这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带着“淡墨痕”。“个个花开淡墨痕”,一种清高气派由此生成,它不夸张、不做作,全在有意无意之间,真是清雅入骨。
问题是,墨色的梅花会吸引人吗?不好说。所谓万紫千红总是春,花朵美的地方,不就在于万紫千红的颜色吗?墨梅的价值在哪里呢?看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所谓“不要人夸好颜色”,真是一个斩钉截铁的否定句。否定的意义其实是在强调,强调什么呢?强调后一句“只流清气满乾坤”。这一树梅花不需要浓妆艳抹,自有悠远清香,这香气自会流布出去,流传下去,直至充塞天地之间。
这句诗真漂亮。漂亮在哪儿?自信而大气。以前诗人写梅花,清雅归清雅,但是不免有些小情调、小气象。比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再比如,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的梅花自然是美的,但未免过于寥落。王冕的墨梅不一样。“只流清气满乾坤”,一个“满”字,何等自信,何等昂扬!眼前只是一树梅花、一缕清香。放眼望去,却是乾坤万里,满目生春,这是何等气魄!
梅花对自己的清气足够自信,才能够“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王冕对自己的人格和才情足够自信,才能够替梅花说出“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同样,因为对我们国家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高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吟咏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不就是画格、诗格、人格、国格的高度统一嘛!
后说说王冕吧。王冕是元末明初的画家和诗人,出身寒微,小时候白天给人放牛,晚上到寺院的长明灯下读书作画,终成长为一个大才子,得大名于天下。连朱元璋都来网罗他,但他不慕荣利,布衣终生,算是神仙一流人物。
更难得的是,王冕生活在元朝的动乱年代,历经坎坷,内心却一直非常强大。他画的梅花枝繁花密,他写的诗元气充沛。这幅《墨梅图》,这首《墨梅》,珠联璧合,堪称“双璧”。
兰:空谷幽放
兰花也是中国女性的心头好。带“兰”字的女性名字,常见的大概就是春兰,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梅花是冬天开放的花,而兰花是春天开放的花。这就注定这两种花的精神价值肯定是不一样的。
梅花冬天开放,要耐得住风雪的考验,才能一枝独秀。梅花的精神价值在于傲,我们经常说傲雪寒梅。
兰花春天开放,而春天正是万紫千红的时候。生在百花丛中,对兰花的考验应该是如何耐得住寂寞,因此兰花的精神价值在于“幽”,我们经常说空谷幽兰。所谓“幽”,就是孔夫子说的“不以无人而不芳”。
这种精神用诗怎么表现呢?下面,我跟大家分享唐代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先说前两句:“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意思是,兰花在春天繁茂,而桂花在秋天皎洁。可能有人会问,难道兰花只有叶子,桂花只有花吗?当然不是。这涉及古诗词中所谓的互文手法,为了诗句的审美,诗人会把一个意思分开,放到两处来说,但是我们在解读的时候,要互相补充着来理解。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主人下马客在船”,意思其实是主人和客人都下马上船。同样,所谓“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应该理解为:兰在春天,桂在秋天,它们的枝叶多么繁盛茂密,它们的花朵多么清雅皎洁!
那作者为什么要说这两种花呢?看下两句:“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它们这般生机盎然,自然而然地成就了美好的节操。当然,还有一种解释,兰花、桂花生机盎然,因而让春、秋两季成为美好的季节。哪一种解释好呢?我个人倾向于种。这四句诗有共同的主语,就是兰和桂。兰和桂葳蕤,兰和桂皎洁,兰和桂生机勃勃,兰和桂节操美好,这是顺的。而兰和桂葳蕤,兰和桂皎洁,兰和桂生机勃勃,兰和桂让春、秋两季成为美好的季节,把春、秋变成了第四句的落脚点,这有点儿不顺畅。
那按照种解释,这四句诗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种自在的美好。春兰秋桂就那么自自在在地开放着,也自自在在地成就着自己生命的美好。其实,第二种解释问题也不大,春兰秋桂就那么自自在在地开放着,也自自然然地成就着春天和秋天的美好。它们的美好全凭本心,不假外求,不为人知,也不求人知。这是前四句,都在讲花。
接着,诗句有了波澜,从花转到人。什么波澜呢?“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有一位在山林中栖息的隐士,因为闻到了兰花和桂花的香气,而对它们产生了爱慕之心。这句诗真精妙,精妙在哪里?在“闻风”。“闻风”背后有一个典故。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中国自《楚辞》以来不是有用香草美人比喻道德君子的传统吗?所以,这兰花和桂花岂能只是植物界的琪花瑶草?它还暗指人世间的道德君子。所以,闻花草之香风的背后,也就是听闻了道德君子的言行。好的诗就好在这里,它用典故,但不强求读者知道典故。即使不知道相关典故,也不会影响读者对诗意的理解。当然,如果知道相关典故,就会更加会心。本来,兰花和桂花自自在在地开放着,一个“谁知”忽然引来了翻转。有一位隐士了解了它们的美好,也欣赏它们的美好。这是一个出乎意料的情况,大有让人措手不及之感。那么,出现了这种情况,接下来会怎样呢?
要知道,喜欢上兰花、桂花的不是一个在万丈红尘中追名逐利的俗人,而是一位林中隐士。也就是说,一个高洁之人,因为感受到了兰花和桂花的香气,或者说感受到了兰花和桂花的美德,而倾心于它们。这难道不好吗?我们可能会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呀,因为这世上知音难求!伯牙鼓琴,子期知音,难道伯牙不该感动吗?女诗人鱼玄机所言“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不也是这个道理吗?兰花和桂花与林栖者堪称绝配!既然如此,兰花、桂花是不是应该感激涕零,翩翩起舞呢?
看后两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草木春荣秋华、吐露芬芳乃是出于本性,岂会追求美人的欣赏攀折!这美人是谁?就是刚刚说的林栖者呀!这位林栖的隐士,是个美人,他本身就是一个高洁之人,因兰花和桂花的香气而来。可是,兰花和桂花给出的答复居然是——“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会不会有人觉得,这太不领情了,完全不符合我们对“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期待?这兰花和桂花是不是太傲慢了?这不是傲慢,这是孤介,就是耿直方正。
试想,如果兰花和桂花有心求美人欣赏,那还是空谷幽兰吗?那就是终南捷径了!这兰花和桂花是孤介的,它们芬芳是出自本性,它们不求美人而美人自来,犹如君子的美德出自天性,不求伯乐而伯乐自至。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不才是更为高洁的境界嘛!
这样的追求孤介不孤介?孤介!幽独不幽独?幽独!美不美?真美!我们现在经常讲慎独,其实兰花才真是慎独的代表。兰花为什么能够做到慎独?因为它有“本心”。当年,孔子的弟子子贡问他:“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什么意思呢?所谓“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还有点硬要这么做的意思,而“贫而乐,富而好礼”却显示出一种真心实意的乐在其中。这就像兰花的本心。只要本心芬芳,外界的诱惑也好,打击也罢,都没有意义!这才是慎独真实的基础,也是兰花美好的节操。
后说说张九龄。张九龄是开元盛世后一位贤相,也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君子。他在位后期,受到李林甫的排挤,被贬为荆州长史。就是在荆州长史任上,张九龄写下十二首《感遇》,以诗明志。这首是其中之一,也是张九龄人格的写照。
得意也好,失意也罢,本心不变,芬芳不改!有这样的兰花开遍山野,有这样的君子立于朝堂,开元盛世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璀璨光华。
竹:坚劲潇洒
“竹”也常出现在女性的名字中,比如大家熟悉的实业家董竹君、革命烈士江竹筠,她们的人生品格堪比青青翠竹。
竹子挺拔、修长,形象十分美好,很早就被用于比喻君子。比如《诗经》中的《卫风·淇奥》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就是以竹子起兴,引出君子。
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们尤其喜欢竹子。曹魏时期有竹林七贤。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中君子雅集的场所一定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他的儿子王徽之更厉害,哪怕临时租房,也要在房前屋后种竹子。别人劝他何必费事,他眼睛一瞪,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此后写竹子的诗一直不少,诗人主要是用竹子“清”的意象。比如,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孟浩然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真是一点儿烟火气都没有!确切地说,是有着很浓的贵族趣味!但是,竹子的意象,远比这丰富。下面,我跟大家分享郑板桥的《竹石》,看看在郑板桥心目中,竹子是什么形象。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的篇名叫《竹石》,不过作者写的不是真实的竹子和石头,而是一幅《竹石图》。所以,这是一首题画诗。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怪”的地方很多。比如画画,他一生只画兰、竹、石三样。为什么呢?他说,这是“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这就不是欧洲传统的写生,而是具有中国气派的写意了。换句话说,郑板桥画的不仅是竹子,更是竹子的精神。
什么精神呢?顽强而潇洒。顽强体现在哪里?在前两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竹子立根原在破岩中,它的根基好吗?并不好!它不是水边竹,不是宅院竹,它的根基所在之处不是松软肥沃的土地,而是裸露破碎的山石。但是,竹子就从这荒凉的石头缝里长出来了,怎么长呢?“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放在整首诗的开头,何等有力、何等传神!它的根基太薄弱了,它只能紧紧地咬着青山,绝不松口,才能在这山岩上存活下去,挺立起来。这是何等的执着而顽强呀!
那潇洒又体现在哪里呢?在后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长在山岩上的竹子,是没有人精心呵护的。风吹来,它挺着;雨打来,它也挺着。它已经把根深深地扎在岩石里了,所以千磨万击都打不垮它。相反,在风雨的锤炼中,竹子越发坚韧、越发有力了。这样一来,它就有资格笑傲江湖了!“任尔东西南北风”,一个“任”字,何等潇洒啊!我们都会嘲笑墙头草——随风倒。小草在狂风面前无能为力,那是因为它自身太柔弱了。但这竹子不一样,它是能在岩石扎根的“勇士”,也是能跟风雨搏斗的“战士”,因而才能在八方风雨中站稳脚跟,傲然挺立。这还是王维、孟浩然笔下充满贵族趣味的青青翠竹吗?已经不是了!这竹子显现出来的是老百姓和平民知识分子真正的精神,他们出身一般,根基薄弱,但是凭自己坚忍不拔的精神也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这样的传统是从什么时候真正建立起来的?其实就是在宋朝,也就是梅、兰、竹、菊的精神初步定型的时代。说到宋朝,不由得让人想起另外一位爱竹子的知名人士苏东坡。苏东坡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同样,苏东坡在历史上也以“顽强潇洒”著称。他写过一首《定风波》,其中有这样几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郑板桥是“任尔东西南北风”,苏东坡是“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两个“任”字背后,都是咬紧牙关的坚守。先有守住的勇气,才有潇洒的自由。
其实,中国咏物诗的精髓,就是托物言志。郑板桥的竹子背后,是郑板桥本人。郑板桥出身寒微,很早就失去了母亲,只能随父亲卖画为生。这不正是“立根原在破岩中”嘛!长大之后,他的人生之路也不顺畅,参加科举考试屡屡受挫,直到四十多岁才中了进士。但是,无论经历怎样的磨难,郑板桥从不低头、不苟且。这又可以说是“千磨万击还坚劲”。
正是这样的人生促成了郑板桥对竹子精神的挖掘。他写竹子根的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写竹子叶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都曾引用过。这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此外,郑板桥还写过竹子秆:“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对郑板桥而言,竹子的一枝一叶都饱含着他对人生的体验、对理想的追求,所以他才能画出竹子的劲节,写出竹子的精神。他曾说过“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菊:隐逸独立
“菊”出现于女性名字的例子太多了,有一部电影叫《秋菊打官司》,讲的是倔强的农家妇女秋菊的故事。
梅、兰、竹、菊“四君子”中,菊花入画晚。梅花从南北朝时期就开始入画,兰花和竹子都是在唐朝入画,而大概到五代时期才有人把菊花当成绘画题材。虽然入画晚而且相关作品少,但是菊花入诗却相当早。屈原在《离骚》中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奠定了菊花高洁的形象,不过菊花真正确立自己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和地位,还要靠它重要的知己,东晋时的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在庐山脚下种菜种菊、饮酒吟诗,过上了独立傲岸的生活。正是因为陶渊明的赏识,菊花奠定了自己恬淡隐忍的性格基调,所以我们今天才会有一个成语,叫“人淡如菊”。下面,我跟大家分享陶渊明所写菊花诗中著名的一首——《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可以分为三部分。部分是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开头,作者就描述了一个似乎不可能存在的场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所谓人境,自然是人烟稠密、红尘滚滚,在这儿盖房子居住,怎么会没有车马喧闹呢?到第三、四句,作者一问一答,给出了答案:“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为什么没有喧闹啊?因为诗人的心已经远离尘世名利场,自然就感觉不到尘世的喧嚣。我们经常说,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远离红尘,隐居山林只是形式上的隐,未必真能摆脱名缰利锁,所谓“终南捷径”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但是,如果真能做到物我两忘,那么即使在市井之中,乃至朝堂之上,人也可以得到宁静与自在。
问题是,摒弃了世俗追名逐利的价值观之后,人总要找到新的价值支点。这个价值支点到底在哪儿呢?换句话说,人到底为什么活,要怎么活呢?下面四句回答了这个问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在自己家的篱笆下随意采一朵菊花,不经意间一抬头,南山一下子映入眼帘。这个南山是什么山?要知道,陶渊明是在柴桑隐居,柴桑就是今天的九江,而九江的南边,就是巍峨的庐山。大家都知道,庐山是何等雄伟的大山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中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可见其高。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见其复杂。可是在陶渊明眼里,这座山既没有高大的压力,也没有复杂的压力。他就那么一抬头,南山一下就映入眼帘了,这是何等自然、何等闲适呀!
有人曾问,为什么是“悠然见南山”,而不是“悠然望南山”?很简单,因为见是无心的,而望是有心的。诗人既然已经“心远”,怎么还能做那么有心的事情呢?而且,所谓“悠然见南山”,不仅可以理解为诗人悠然而见南山,还可以理解成见南山之悠然。人也悠然,山也悠然!人和山既物我两忘,又彼此共鸣,这不就是天人合一嘛!
那么,南山是什么样子呢?看下面两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岚缭绕,在夕阳的照耀下美不胜收,同时倦鸟知还,正成群结队地返回树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正可以做这两句诗的注解。所有这一切,这菊花、这南山、这云彩、这飞鸟、这诗人,没有任何心机,全凭自己的本性活动着。人和自然就在这种心境下充分和解,也充分融合。这才叫纵浪大化,返归自然。
在这样的生活中,陶渊明到底找没找到人生的意义呢?看后两句,也是全诗的第三部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样的生活中包含着人生的真谛,想要说出来,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为什么“欲辨已忘言”?因为这里的真意,绝不是可用逻辑来思考的,而是要用心灵去感受。
我们中国讲进可攻、退可守,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守也好,独善也罢,其实并不应该是失意后的无奈之举,而应是一种自觉自然的转身。转身之后,海阔天空,这样才会有悠然。否则,永远解不开的名缰利锁下,怎么会有悠然的采菊、悠然的南山、悠然的人生呢?
菊花是秋天开放的花朵,在北方,菊花开后,基本就没有别的花了。元稹所谓“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正因为如此,传统诗词写菊花,着眼点无非两个:一个是隐逸,代表作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另一个是晚节,代表作当推宋元之际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可能很多人以为,这两个着眼点相互矛盾,讲隐逸意味着看破了,而讲晚节则意味着还有坚持,有坚持就是没看破。是不是呢?话不能这么说。陶渊明之所以能够悠然见南山,其实恰恰是因为他坚持不为五斗米折腰,内心有坚定的东西,才能放下其余。所以,菊花固然是恬淡悠然的,但是在恬淡悠然背后,菊花有着强硬的风骨。这种恬淡与节操的统一,既属于菊花,也属于陶渊明。正如明朝名臣于谦所说:“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精神。
上 篇 古典诗词中的女性与家庭
“村庄儿女各当家”中的天伦之乐
要了解今日中国女性之处境,乃至探索明日中国女性之方向,都不能抛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然而,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的形象往往语焉不详,甚至直接付之阙如。但在诗词文化中,女性不仅是诗词作者凝视的客体,也是诗词创作的主体。所谓才女,在中国古代,几乎成了女诗人、女词人的代名词。
孔子说过: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中国的古典诗词,内容不仅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写尽人们心中的悲愁喜乐。既然如此,我们何不通过古典诗词追踪中国古代女性的生活和情感,理解她们的挫折与奋斗,分享她们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