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胡直集(全二册)(阳明后学文献丛书)胡直,张昭炜✍上海古籍出版正版全新书籍现货如需其它图书请联系客服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十,节假日正常发货~专业文史书城,如需其它图书请联系客服
¥
83.93
6.1折
¥
138
全新
库存888件
作者胡直,张昭炜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96263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平装
定价138元
货号1874821
上书时间2024-12-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编辑推荐】
胡直是阳明后学中较为有特色的一位,其早年不喜阳明,但因种种机缘,从学于多位阳明弟子,并出入佛老,*终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其执着于为自家身心性命求归宿,而不迷信于朱熹、阳明等权威,在中晚明儒者中较为典型,现代哲学大家钟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中就曾为胡直专辟一章。但胡直不被当代学者重视,研究寥寥,本书是首次对胡直著作、诗文进行全面整理,学术意义较大。
【内容简介】
本书为“阳明后学文献丛书”的一种,系明代阳明后学胡直的文集。胡直曾师从多位阳明弟子,如欧阳德、罗洪先、邹守益等,转益多师,后又学禅,体悟到儒释之别,是一位深具创造力和反思精神的思想家。另外,其早年沉浸于古文辞,故文风瑰丽雄奇,较有可读性。本书搜集了胡直尚存于世的全部著作和诗文,包括《衡庐精舍藏稿》、《衡庐精舍续稿》、《太虚轩稿》、《困学记》等,另将胡直著作各版本序跋以及部分师友书信、传记等一并整理标点,作为附录,是目前*为完善的胡直著作集。
【目录】
《阳明后学文献丛书》出版缘起
编校说明
衡庐精舍藏稿
衡庐精舍续稿
太虚轩稿
困学记
附录
【作者简介】
胡直(1517-1585),字正甫,号庐山,江西泰和人。嘉靖进士,历官刑部主事、湖广佥事、四川参议、广西参政、广东按察使等,卒于福建按察使任上。胡直师事欧阳德、罗洪先,还曾问学于聂豹、邹守益等。其思想调和理学、心学、禅学,博而不杂、静而不寂、觉而不荡、存而不拘、仁而不虚。与罗汝芳、邹善并称“江西三子”。
【前言】
編校說明
一
‘陽明一生精神,俱在江右’:歐陽德爲陽明入室弟子,‘弟子半天下’,傳播陽明學影響深遠;羅洪先私淑陽明,爲江右王門巨擘,其收攝保聚的爲學路徑籠罩江右學風。遊於歐陽德、羅洪先之門而兩得其傳,稱入室弟子者,則首推胡直。胡直(一五一七—一五八五)字正甫,號廬山,舊號宜舉,晚以所居據衡山、廬山之交,自號‘衡廬耕雲老農’,學者則稱‘廬山先生’。江西吉安府泰和縣信實鄉義禾(今屬泰和縣螺溪鎮)人。
胡直爲嘉靖三十五年丙辰(一五五六)進士,初授比部主事。丁巳(一五五七),除授刑部河南清吏司主事。庚申(一五六〇)四月,陞授雲南清吏司署員外郎主事。五月,陞授湖廣按察司僉事。胡直治湖北,一以學爲政,整身式屬,繩墨吏,省額外供,創鄉約,嚴保甲,覈民間節孝旌之,祀陽明及其弟子冀元亨等,以風楚人。麻陽苗内訌,猝薄城。胡直佯若無備,夜出奇兵襲之,俘獲無算。甲子(一五六四),胡直入蜀,治蜀如治楚。其鉅者引黄沱泉灌邛州七里堰,溉數十萬畝旱原爲沃壤。復流民數千家。雅州招討楊酋以爭襲逆命,先生授石畫屬吏黄清將兵,竟搗其穴。蜀白蓮教煽孽幾遍三川,而胡直所治上川民無一從逆被辜者,得益于胡直教化明而約故飭也。郭子章《先師胡廬山先生行狀》,《蠙衣生粵草》卷六,周應鰲序明刻本,下同。丙寅(一五六六),因病乞休,致仕回籍。隆慶三年己巳(一五六九),胡直蒙命起補湖廣按察司提學副使,陞廣西布政司左參政。萬曆元年癸酉(一五七三),胡直遷廣東按察使,總持憲體、振肅屬吏。冬,入覲,便過家,太安人病足在笫,遂力疏乞養,書上張居正,罷官歸。甲申(一五八四),詔起福建按察使。乙酉(一五八五)五月二十九日,胡直逝於閩。
胡直爲政之餘,熱衷講學,與羅汝芳、鄒善同司,日以講學爲事,朝暮陞散,行坐必耦,時稱‘江西三子’。胡直晚年居家,士踵至,講壇無所,建求仁書社。‘同志來問難者循循懇懇,因才訓迪’。‘語一時大儒,必曰胡先生云’。郭子章《先師胡廬山先生行狀》。胡直以求仁書社爲中心,以講孔學爲主,吸引了大批求學弟子。據王世貞稱,‘第聞胡子倡道于東南,天下有志者慕而趨之若流水’。王世貞《胡子衡齊序》,明萬曆曾鳳儀刻本《胡子衡齊》。大學士張位讚嘆:‘胡廬山先生講道螺水之上,四方考德問業其門者,履恒滿焉。’張位《胡子衡齊序》,同上。
二
胡直的學說分三次第:其一爲以一體爲宗,以獨知爲體,以戒懼不昧爲功,以恭、忠、敬爲日履,以無欲達於靈則爲至;其二爲以仁爲宗,以覺爲功,以萬物各得其所爲量,以無聲無臭爲至;、至難者爲以盡性至命爲宗,以存神過化爲功。《續問下》,《胡子衡齊》。在道體論上,胡直遠紹伊尹,近承程顥、謝良佐、張九成的‘以覺言仁’學說;在功夫論上,胡直強調從道德生成之根源處盡性。清其源,而保其流清,由源至流,爲先求仁本而後達之於事;由流至源,由澄清流以反澄清源,先從日用之事以達其本。兩路求仁功夫,胡直均有發揮。
對於心學的解釋,胡直比陽明更進一步。陽明南鎮觀花,僅言心外無物,胡直則主心造萬物,高揚人的精神,將陽明‘良知是造化的精靈’發揮至極致,但易滑轉至重内而輕外的唯我思想。陽明強調與朱子窮理說的分野,胡直將天理‘賦之于’良知本心,使心具靈則,包含道德原則的約束。這將堵死王畿等將良知說無、談空,王艮等將良知參情識、用罔的可能,對於糾正王學左派流弊具有重要貢獻。胡直反對將良知說虚、說寂,反對主内而遺外,修正羅洪先早年良知說,繼承羅洪先的仁體說,這對於江右王門的發展無疑具有積極作用。
胡直以博文約禮爲核心,大膽質疑陽明心學,不爲近儒(陽明)惜門面,敢於指正王學的偏失,同時對先儒(朱子)學說進行了質疑與修正。在此基礎上,胡直將心學與理學衡而齊之,直宗孔子。胡直致力於調和理學與心學的對立,並且在盡性與不盡性問題上劃清儒佛界限。胡直對於孔子學說的推崇並不是盲目信仰,而是經過多年修證與思考後的真切體認與經驗總結。這種對於原生態儒學的回歸不是簡單地回復,而是在朱子學、陽明學展開後,棄其偏、揚其正的一種均衡齊一,是儒學發展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邏輯環節。
三
胡直在陽明後學中重要地位的形成與胡直本人的刻苦努力密不可分,他晚年所作《困學記》概括記述了其複雜曲折的求學經歷。胡直學說的形成離不開整個陽明後學士人群的蓬勃發展,他不僅受益於歐陽德、羅洪先兩位老師,還曾問學于聶豹、鄒守益,與江右王門再傳李材、王時槐、陳嘉謨、宋儀望等知名學者同參共學。胡直曾請教過浙中王門錢德洪、南中王門唐荆川等,早年在興化盡聞王艮之學,並與泰州學派的趙貞吉、耿定向、羅汝芳、孫應鰲均爲摯友,他還與陳白沙後學何遷、許孚遠交往甚密,並且與主張朱子學的羅欽順弟子尹臺學術互動密切。胡直通過不斷地求學、證學,通過對陽明學説傳承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深刻思考,通過對理學、心學的大膽質疑與調和,通過對儒學與禪學、玄學的衡齊以及胡直本人親身經歷的總結,形成了博而不雜、靜而不寂、覺而不蕩、存而不拘、仁而不虚等特點的思想體系。兹對其生平簡述如下:
(一) 家學積澱
胡直之父胡天鳳與陽明雩都弟子何秦、黄弘綱共學,私淑陽明。‘生平以學古爲期,濟物爲心。其既聞學也,則以孔、孟爲期,以不愧屋漏爲功,以得其本心爲的,以一物不得所爲耻,以恭忠敬爲日履。其再至雩也,其氣春融,其色玉瑩,其謦欬如金石鏗鏘,其遇事如遊刃而有餘地,其人之接也如登臺飲醇,莫不薰心戀慕而交稱其誠也。’《胡氏世叙》,《衡廬精舍藏稿》卷八。時人語陽明弟子‘江有何黄,浙有錢王’。《江右王門學案四》,《明儒學案》卷十九,《黄宗羲全集》第七册,浙江古籍出版社,二〇〇五年,頁五二一。‘何黄’即何秦與黄弘綱,胡直的家學背景中陽明學底蘊深厚。胡天鳳的英年早逝使得胡直駘蕩不羈,喜慕奇名,酷嗜詞章,甚至反對陽明學說。但是,從胡直的《胡氏世叙》以及師友羅洪先《書晴岡手澤卷》、張居正《書胡氏先訓卷》、萬士和《跋胡晴岡手跡》、《跋胡氏先跡》、趙貞吉《居室六經堂記》等有關胡直家學評述的文獻可知,在其思想成熟後,胡氏家學依然發揮着作用。
(二) 從學明師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一五四二),胡直的泰和同鄉歐陽德奔喪回鄉,直至丙午(一五四六)才再度出仕。在這段時間内,‘暇則約予及東廓、羅念菴諸君子周旋于青原、梅陂之上,相與求未發之真知,究先師之遺旨’。聶豹《資善大夫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贈太子少保諡文莊南野歐陽公墓誌銘》,《聶豹集》卷六,鳳凰出版社,二〇〇七年,頁一五六。胡直始從歐陽德問學,聞致良知、萬物一體之訓。《續問下》,《胡子衡齊》。胡直始見歐陽德,歐陽德誨曰:‘大人天下爲度,故盛德若愚,塗人我師。而淺中莫容,摽己自賢,烏能成其大者?夫藝達於道,故遊焉而不溺;志役於藝,故局焉而胥喪。子曷早辨之?’胡直聞言悚然自悔,始有發憤刊落之意。胡直後執弟子禮,默契歐陽德之訓:‘明明德於天下,是吾人立志處。而其功在致吾之良知。’‘唯志真,則吾良知自無蔽虧。’歐陽德見胡直嘗有疾惡之病,一日爲其詳釋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胡直時聞之,憮然則欲汗背。歐陽德借朱子所作《九曲棹歌》中第五曲來闡釋良知,‘五曲山高雲氣深,長時煙雨暗平林。林間有客無人識,欸乃聲中萬古心’。‘欸乃聲中萬古心’又作‘茅屋蒼苔魏闕心’。無論是在雲氣深深的高山,還是在煙雨霧鎖的渡口,無論是在陌生的環境獨處時,還是在船櫓號子聲中,均能時時心繫萬古和天下,志嚮之真始終如一。胡直聞歐陽德誦此句,‘一時豁然,若覺平日習氣可除,始定嚮往真意’。
丁未(一五四七),胡直因忽有飄然遐舉離世之興,及就友人往訪羅洪先:‘予始見羅先生,先生教由靜坐以入。’《續問下》,《胡子衡齊》。居石蓮洞,既一月,日聞語感發,乃北面稟學。羅洪先訓‘吾黨專在主靜無欲’。胡直雖未甚契,然日承無欲之訓熟矣,其精神日履,因是知‘嚴取與’之義。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