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明清时期的江南望族吴仁安✍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兴起、发展、鼎盛及衰落史的生动概括。正版全新书籍现货如需其它图书请联系客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明清时期的江南望族吴仁安✍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兴起、发展、鼎盛及衰落史的生动概括。正版全新书籍现货如需其它图书请联系客服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十,节假日正常发货~专业文史书城,如需其它图书请联系客服

39.02 6.0折 65 全新

库存3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仁安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ISBN9787545817782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定价65元

货号1096848

上书时间2024-12-06

史学专业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所谓望族,是指那些既有家产、又有社会声望和影响的世家大族。著名学者吴大琨教授指出:“在中国的历史上,家族一直在社会的发展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要弄清楚某一地区的文化发展情况,就必须弄清楚这一地区的一些代表性家族的情况,两者是分不开的。”他所说的“代表性家族”,即是指望族。《明清时期的江南望族》是作者多年来从事明清江南望族研究的结晶。明清江南城镇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为望族的兴起奠定了坚固的基石。而教育的发达,科举制的推行,义学、社学和书院的普及,为士人读书习艺、科举入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史云:“明清江东科甲之盛甲天下。”此与这个地区的文化积累、整个家族的文化素质,均有密切关系。影响望族兴衰消长的原因很多,但关键在于先天的优生和后天的优教,也即“文化是软实力”。该书在家族史研究上颇多启迪意义。

【内容简介】 
《明清时期的江南望族》为研究江南历史文化的学术著作。作者长期研究明清史事,对明清江南著姓望族的研究着力尤多,著有《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和《明清史事与江南望族探微》。本书为以上著作的选编本,三章,包括绪言、明清江南各地域望族述略、科举文化与江南望族研究和江南望族综述,涉及著姓望族的兴起、发展、鼎盛及衰落史,著姓望族个案研究,以及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

【目录】 
1 绪 言
1 章 明清时期江南各地域望族概述
1 节 明清上海地区著姓望族述略
21 第二节 明清苏南江东地区镇、常、苏、太三府  一州望族述略
42 第三节 明清浙江省望族述略
57 第四节 明清以徽州府为代表的皖南望族述略
83 第二章 明清时期科举文化与江南望族研究
83 节 “簪缨之盛,莫如徐氏”的明代江东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徐阶家族史个案研究
94 第二节 明代“状元宰相”申时行其人其事与弹词《玉蜻蜓》禁演的前前后后
101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江南人才名族——堪称“中国科举家族”的苏南常州府武进县庄宗族科举鼎盛的历史考察
117 第四节 江南巍科家族兴衰史钩沉:清初江南苏州府昆山县徐乾学家族的兴盛与衰落
123 第五节 清代杭州“七子登科”的横桥许学范家族门祚述略(台湾已故著名作家高阳的家族之根历史考察)
129 第六节 瑞典王子罗伯特•章的家族之根:清代浙西湖州府归安
县(今浙江湖州市)菱湖镇荻溪村章纲宗族史个案研究
141 第七节 明清皖南徽州歙县雄村曹永卿宗族述略——明朝“都宪
公”曹祥家族与清代“父子尚书”曹文埴、曹振镛家族历史述要
149 第八节 皖南徽州绩溪“四大胡氏”源流及其名人略述
157 第九节 清季南通州光绪甲午状元张謇的故居、祖宅及其“状元
府”之实地考察
167 第十节 明清时期中央朝廷与地方关系中的江南著姓望族
193 第三章 明清江南望族综述
194 节 明清江南望族的家学渊源、家族教育与科举入仕
197 第二节 明清江南望族的文化学术活动
202 第三节 明清江南望族的交游圈
205 第四节 明清江南望族的婚姻圈

【作者简介】 
吴吴仁安,1940年10月生,上海市人。196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五年制本科。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朱元璋研究会、杭州徽州学研究会顾问。数十年来孜孜不倦地探索明清史事,概凡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社会风尚、江南市镇、著姓望族、徽商、盐业与官制、科举、马政等制度诸领域,以及明清两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均有切实的论列。而作者对明清江南著姓望族的研究着力尤多,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1997年9月版)、《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2001年12月版)和《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2009年12月版)三本“望族系列”的学术专著,又在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了有关明清江南望族的论文集《明清史事与江南望族探微》(2017年元月版)。上述四种论著问世后,有陈梧桐、韦庆远、叶显恩、林金树、施宣圆、朱丽霞、余同元、范金民、唐力行、彭勇、高寿仙、山根幸夫(日本)、李和承(韩国)、松浦章(日本)等中外学者多人,先后在《光明日报》《文汇报》《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学术月刊》《江南大学学报》《大连大学学报》《明史研究论丛》,以及日本《明代史研究》《东方》杂志和韩国《明清史研究》等海内外三十多家报刊杂志撰文予以推重,在海内外学术界颇有影响,是一位治学严谨的明清江南望族史专家。。

【前言】 
绪 言
此拙著书名《明清时期的江南望族》。也许有的年轻读者要问,何谓“望族”?秦观(1049—1100 ,字少游,号淮海居士,籍贯江苏高邮,北宋著名词人。元丰进士,官至太学博士)在其撰写的《王俭论》一文中说:“王、谢二氏,为望族;江左以来,公卿将相出其门者十之七八。”因此,所谓望族,即是指颇有声望的家族,他们或有财有势,或深孚众望,声名煊赫,雄踞一方,在当地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生活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但明清时期的望族,与上述的王、谢二氏那样的阀阅世家是有所区别的。因为魏晋南北朝是世族门阀统治的社会与政治,那时的社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王氏、谢氏那样的阀阅世家完全是凭借了特权和类似世袭制的“九品中正制度”来维持轩冕相袭的门户,来保持累世公卿的社会地位。而至明清时期,江南广大地区家族向上流动的、也是重要的途径则是科举入仕。著名明清史专家李洵教授指出:“明代江南历史上传下来的世家是比较少的,中叶以后,才出现不少所谓吴中世族或者三吴望族。这种世家望族的形成,主要是两个途径,一是从进士及第开始,作了大官,广置产业,子弟再应科举入仕,几世过后,成为当地著名的乡绅官户。另一是以资产经营起家,再以资买官品,跻身于乡绅之列,几世之后,子弟都走上前一种途径,和那种科甲起家的望族,无大区别了。”(李洵:《论明代江南地区士大夫势力的兴衰》,载《下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年8 月版行)实际上,在明清时期要跻身望族之列或者维持望族地位,本书中诸如力耕起家、经商起家、行医起家、教馆起家,乃至勋业而成的官宦世家,他们均与科举有着不解之缘。明清两代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而通过科举考试便是当时士子进入官场再逐渐发展成为望族的“梯子”(吴晗:《明代的新仕宦阶级,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关系及其生活》,载《明史研究论丛》第五辑)。而望族之中那些簪缨不绝、名震遐迩的显贵宗族,则为通常所称的名门望族了。
研究明清江南望族又有何意义呢?对于明清江南望族在当地乃至全国的作用与影响,实际上与其同时期的江南士人已经深有认识了。例如,明末清初的江东太仓州著名诗人、崇祯辛未榜眼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即指出:“世家大族,邦之祯干,里之仪型,其有嘉好燕乐,国人于此观礼焉,四方于此问俗焉。”(吴伟业:《顾母施太恭人七十寿序》)清代乾嘉年间的苏南震泽人张海珊则更是认为著姓望族凭借其资产和声势足可以影响一方:“其耳目好尚,衣冠奢俭,恒足以树齐民之望而转移其风俗。”(张海珊:《聚民论》,载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卷五十八《礼政》)而当代著名学者吴大琨教授则进一步认为研究著姓望族,实乃研究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一把钥匙:“在中国历史上,家族一直在社会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弄清楚某一地区的文化发展情况,就必须弄清楚这一地区的一些代表性家族的情况,两者是分不开的。”(吴大琨:《笔谈吴文化》,载《文史知识》1990 年第十一期)显然,这里说的“代表性家族”,主要即指那些著姓望族。人们读了吴伟业、张海珊和吴大琨等人关于“望族”的上述言论,应该是会明白研究望族之意义所在的。
本人研究明清江南望族已历数十个春秋,于今之前已经出版了《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9 月版行)、《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12 月版行)和《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年12 月版行)等三本“望族系列”的学术专著及一本有关“江南望族”的论文集《明清史事与江南望族探微》(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 年元月版行)。约在于今十年之前的2008 年深秋,本人为拙著《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所撰“后记”中如是说:《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是本人望族史研究的第三本学术著作,从其起意、酝酿、中间变化(包括由“江南望族”改为“上海望族”,俟“上海望族”告成后重又逐步续写“江南望族”等等)、“沉潜”搜集谱牒方志文集等各类资料、精心考订辨伪、“艰难苦涩”写作以至如今书稿杀青并付梓在即,其间前前后后经历了二十多年。如果从我1965 年赴安徽定远县范岗公社肖塘大队参加农村“四清”运动,在该年冬季在皖北农村次翻阅谱牒并由此而萌生了研究家族史的朦胧追求算起,那么则风风雨雨已阅有四十多个春秋了。在是著正式出版面世之后,著名的“杰出报人”施宣圆先生即在2010 年11 月26 日出版的《文汇读书周报》第七版发表了评论拙作《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一书的文章《乐为“望族”写春秋》,它客观而如实、扼要地介绍了本人研究江南望族的历程:“吴仁安先生早在上世纪60 年代初就关注望族研究。那时,他还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求学,到皖北农村搞‘四清’,有机会接触到一些被视为‘封建糟粕’的家谱、族谱之类的资料,这对于一名历史系的学生来说,既感到新鲜,又觉得好奇,于是,在他的心里深深地埋下了研究家族史的学术种子。大学毕业后,吴先生被分配到安徽芜湖当中学历史教师,他仍然不改初衷,钟情于家族史研究。而这颗学术种子的发芽、成长、开花和结果,是经过二十年后中国大地迎来了学术春天之时。那时,吴先生从芜湖调到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后并入上海师范大学)政教系史学教研室工作,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业师谢天佑教授的热情鼓励和悉心指导下,开始开垦望族史这一‘处女地’,专心致志地开展望族史研究。目标一旦‘锁定’,他便‘沉潜’于望族史研究的书海中,经过十多年的‘寒窗’生活,他先后发表多篇望族史研究的论文。1997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其后,他一发不可收拾,研究对象从上海地区扩展到江南,2001 年又出版了《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退休之后,他仍然四处调查访问,搜集资料,在前两部著作的基础上完成了这一部学术专著《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三部著作,了却了他在学生时代的心愿。真是:‘沉潜’史学三十载,乐为‘望族’写春秋。”(此文后改名为《吴仁安乐为“望族”写春秋》,收入施宣圆先生学术论文集《我与学林名家》一书,中西书局2016 年7 月版行)
今值改革开放时代,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那种极“左”思潮干扰、特别是“四人帮”横行逆施把“望族”研究视为“禁区”的日子是一去不复回了。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大大解放,传统文化则逐渐复苏,各地修谱之举悄然兴起,谱牒之花在苏南常州、浙江湖州、皖南徽州等江南各地灿烂绽放,望族研究亦被看做重要的学术研究。但由于本人以前出版的关于明清时期江南望族的上述四部论著(特别是早出版的前三本江南望族学术著作)各地书店均已告售罄,而不少读者又都需要了解江南望族的历史知识。为此,现据有关方面意见,决定出版《明清时期的江南望族》一书。由于出书时间要求十分紧迫,故由出版社有关领导、该书作者即敝人和该书责任编辑共同研究、商议,决定由我从本人以前出版的上述四部论著中选取为重要、为精彩也是能说清楚江南望族诸问题的一些章节合编成《明清时期的江南望族》一书,以飨读者诸君。若人们从该书中能了解一些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知识,从而有助于今天发展和繁荣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新江南文化,则笔者于愿足矣,是为绪言。
作者农历戊戌年(2018)中秋时节于沪上浦东新区金桥镇寒舍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