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宋朝很生气Ⅲ:千年虫局韩小博✍一局百年细作和帝国神探的“水火博弈”正版全新书籍现货如需其它图书请联系客服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十,节假日正常发货~专业文史书城,如需其它图书请联系客服
¥
18.71
4.5折
¥
42
全新
库存888件
作者韩小博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ISBN9787507843415
出版时间2018-08
装帧平装
定价42元
货号1098680
上书时间2024-12-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编辑推荐】
谍谋∕一场天书闹剧与辽兵犯境的“阴谋棋局”
天命∕一局百年细作和帝国神探的“水火博弈”
情深∕一种痴情红颜和已逝挚爱的“两难选择”
《宋朝很生气》以宋代名将杨延昭为引路人,通过他的血性、果敢、睿智、爱恨铺就的名将之路,带着读者走进一幅步步惊心、处处惊险、章章精妙的宋辽战争画卷,有匠心独居的情节设置,有有据可循的历史佐证,有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历史人物,更是一部融合爱国情怀、至美痴恋、悲壮将心等情感于一体的历史大戏。
【内容简介】
本书的故事从宋朝的几位朝廷重臣的相继离世开始,为安定浮动的人心,皇帝赵恒欲诵经祈福,演一出“天书”现世的戏码。可是天不仅降了“天书”,还降了大火。而所降的“天书”,竟预言宋亡辽昌,此时恰逢辽兵犯境,宋朝一步步走向危局……
【目录】
目录章 东京大火 第二章 御驾亲征 第三章 剑阁天险第四章 刀山上行 第五章 蜀中迷局 第六章 仇者快矣 第七章 惊天逆转 第八章 罪有应得 第九章 黄河别跑 第十章 鏖战大名 第十一章 攻克成都 第十二章 局中之局 第十三章 百年细作
【文摘】
公元1000年来临的时候,欧洲人吃光了家中的余粮,拖家带口来到教堂,在惊恐和绝望中等待世界末日的来临。结果苦熬了一夜后,发现原来是虚惊一场。但在地球另一端的大宋王朝,宋真宗赵恒正经历着实实在在的世界末日。首先是在年前,即将跨越古稀的枢密使曹彬病逝。作为开国元勋,曹彬平定了后蜀、南唐、北汉,攻下了大宋的半壁江山。作为护国功臣,他两次领兵北伐辽国,震慑北境。他被称为大宋军界的胆,所以他的离去使得大宋失去了一根定海神针。紧接着在正月初一,大宋文臣界的定海神针——前宰相吕端突然病重,陷入了深度昏迷。太医院用尽了集体智慧,也没能挽留住他的生命。如此一来,大宋的军界和政界接连失去了定盘的星,从皇帝到百官,心情无不七上八下起来。然而赵恒还没从悲痛中回过神来,正坐镇北方前线、抵御辽国十万大军的老将呼延赞突然旧伤复发,卧床不起。呼延赞是三朝老将,曾在全家脸上刺下“一片丹心灭契丹”的誓言,连女儿、儿媳都没落下,是出了名的抗辽先锋。这次萧太后趁冬季大宋的水长城结冰,携名将耶律斜轸一起入侵,一路势不可挡。赵恒在痛失曹彬的情况下,只得派遣绰号“小尉迟”的呼延赞前去抵挡。“小尉迟”就是门神尉迟恭再版,赵恒原本希望呼延赞给大宋的新年站波岗,没想到后者刚上路,北方就突发大面积降温。呼延赞护国心切,不顾严寒快马加鞭赶到定州,结果导致高梁河大战时的三处箭伤复发,高烧不止,全军顿时群龙无首。赵恒听说后,立即派遣太医院的五位名医带上宫中珍藏的名贵药材,连夜赶赴定州为呼延赞诊治。然而太医们再次拼尽全力,也没能留住呼延赞,眼睁睁看着这尊门神出师未捷身先死。朝中的御史们听闻后,结合太医院年前年后的败绩,纷纷抨击“百无一用是太医”。民间的传言更玄乎,因为太医给大臣看病俗称“奉旨宣医”,所以都相信这是“天子不仁,宣医纳病”。后来流言越来越广,以至于几位退休老干部不堪严寒生病,眼看达到了“奉旨宣医”的条件,竟纷纷上书婉拒赵恒的好意。倒是致仕多年的老宰相、太子少保辛仲甫不惧流言,伤寒期间主动请求宣医,结果他吃了太医开的药不过五天,也步呼延赞等人的后尘——过世了。于是流言经过正月这个特殊月份的恶化,升级为“宣医纳病,赐药纳命”,人们开始怀疑今年十有八九要天降大难。为了安定人心,赵恒一面让大理寺卿向敏中提前结束假期,进驻太医院彻查,一面在紫宸殿召见以东府中书省、西府枢密院为首的中枢高层,连夜小范围内商量对策。因为吕端、呼延赞等重臣刚刚过世,赵恒连过年应景的赭红色龙袍都没穿,而是身着一袭素色的便服坐于御座上。御阶下的十来位重臣亦是一脸凝重,完全没有过年的喜悦。本来此次朝会该由首相李沆主持,但他不知什么缘故迟迟未到,赵恒只得亲开金口,向众臣问计。话音刚落,现场顿时陷入了沉寂——好端端的春节过成了伤感的清明节,任谁也是头一遭。大殿里出声的只有次相李至,不过常年患病的他发出的不是真知灼见,而是时断时续的咳嗽声。一些在场的大臣因为悲观情绪使然,甚至怀疑他会不会是下一个倒下的国之柱石。沉寂了好一阵子后,喜欢背地里打小报告的三司使王钦若一改性子,挺着脖子上肥嘟嘟的瘤子打起了头阵:“启禀官家,新年纳吉是人之常情。只要天降祥瑞,而且是大大的祥瑞,一定可以一扫流言,还官家以威福,还天下以太平!”“真是个好主意,”开封府尹寇准声音怪怪道,“祥瑞又不是鸡雏,说有就有!”寇准一张口,朝堂必定吵——赵恒不禁蹙了蹙眉。果然,王钦若也提高了嗓门:“当然可以说有就有,只要官家愿意。”“你这是在怂恿官家造假,欺瞒天下吗?”赵恒见王钦若要吃亏,急忙出声:“王爱卿想为国分忧朕是知道的,但我大宋以诚立国,这样做似乎不妥。”“前朝李唐大和九年,唐文宗为铲除阉党,曾假造甘露于石榴树,对外宣称是天降祥瑞。”王钦若顿了顿,“只要于国有利,于民有益,历朝历代都会用些非常手段。”没错,现在正是非常时期!赵恒点了点头,“王爱卿可有具体的想法?”“启奏官家,微臣建议用天书……”“天书?!”不仅是赵恒,在场的大臣都有些蒙。“对,官家是天子,上天庇佑我大宋好的明示就是降下天书,晓谕大宋江山永固于天下万民。”王钦若声音无比洪亮。为了证明天书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他还列举了汉武帝牛腹得天书的先例,说得赵恒不觉脸泛红潮。“旁门左道而已,”寇准突然打断了他,“百姓的信心从来都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计相大人不想对策击退辽国,却指望装神弄鬼愚弄百姓,你可真是国之栋梁!”王钦若亦不示弱:“今日之流言归根结底是百姓怀疑天不佑宋,恐降大难,以天书辟谣可谓对症下药,有何不可?”赵恒见二人争执不下,转而向老师,也就是次相李至询问意见。李至好不容易止住剧烈的咳嗽,拼尽全力说出一段囫囵话:“如今我大宋如同急症在身,既要去痛,也要治本。王大人之计可以缓一时之痛,不妨一试,但当务之急还是赶紧任命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打赢耶律斜轸这根辽国的定海神针,我们就有了自己的新定海神针。”话音刚落,一阵咳嗽声就呼啸而至,李至整个人像筛子一样颤抖起来。老成持国之言呀,赵恒耐着性子等老师的咳嗽缓下来,才问可有合适之人推荐?李至没有正面回答,目光转向了寇准,“平仲(寇准字)以前出使辽国时,曾与耶律斜轸有过一番文斗,是我等中为知敌的,还是他来推荐比较中肯。”寇准也不推辞,推荐了曾一起战斗过的原任易州节度使,现任高阳关都部署康保裔。赵恒对康保裔在易州大撤退中的表现很是满意,当即照准。然后命王钦若全权处理天书事宜,明天一早必须拿出方案。“启奏官家,微臣已有办法。”王钦若今天似乎要反常到底,一改以往有话要赵恒屏退他人的路子,当场抛出了自己的妙计:“陛下可宣称为求国家安泰,百官安康,万民安居,要斋戒三日。三日之中,陛下可称夜夜梦到天神为陛下诚心感动,要降福于我大宋。这期间,臣会安排人将准备好的天书暗藏于开宝寺塔,待斋戒结束,再让天书现身。如此一来,百官和万民一定会笃信是陛下的诚心感动上天,所以上天才会赐福我大宋!”赵恒一听龙颜大悦,定国(王钦若字)真是忠君体国呀!而且这开宝寺塔是先皇下令建造,供奉阿育王舍利之用。塔高三百六十尺,建成至今仍是京城的建筑,天书降在这里天经地义。更巧妙的是,明天开始斋戒,三日之后就是上元节。按照惯例,正是番邦来朝之日,届时朕正好可以挟天书之威震慑四方,进而传到萧太后耳中,让这个女人知难而退。“准奏,明天朕就斋戒,为国祈福!”分配好任务,赵恒正要宣布散会,首相李沆突然到了。李沆不仅与李至同岁,而且从前就是同行——曾是赵恒做太子时的老师。一向守时的他今天姗姗来迟,莫不是也生病了?赵恒看着消瘦的老师不禁忧心地想。李沆没等赵恒开口,也不问御前会议的结果,直接提出了要求:“请陛下屏退众人,臣有要事上奏!”“众卿都退下吧。”赵恒不假思索道。牛气什么?迟早你的位置是我的!王钦若一脸恭敬地行了君臣大礼,随着众人退出了大殿。偌大的紫宸殿顿时空落了下来,只剩下赵恒和李沆师生二人,这使得前者得以放下皇帝的威严,来到御阶前与李沆对视而坐。“恩师有何机要之事?”赵恒这个时候分外敏感。李沆呷了一口热乎乎的茶水,缓缓道:“臣刚去过吕相爷府上……”两天前不是刚随朕去吕相爷的灵前浇奠过吗?赵恒不解。“先皇在驾崩前,曾秘密交给吕相爷一封密信。”李沆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绣龙黄布包着的信笺。赵恒急忙起身接过,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慎火停水。要防火防涝吗?他正思索中,冷不防看到了信的落款——臣希夷上。希夷先生,不就是陈抟老祖吗?赵恒不觉脊背发凉。陈抟老祖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生于唐朝晚期,历经五代乱世,终于大宋初年,终年百一十八岁!长寿倒在其次,更让人仰视的是他的通天之能。据说他预测之事,每每必中,以至于现今的算命先生都拿本托名他老人家所写的《麻衣相法》,大行招摇撞骗之能事。赵恒听伯父——太祖爷提过,当年他还是郭威帐下的一名小兵时,曾找陈抟老祖切磋过棋艺。结果老祖看出他有帝王之相,就要他立下字据,如果输了棋,就要将华山赐给老祖修道。伯父当时想反正华山不是我的,立了字据又如何?谁知日后伯父陈桥兵变,真的得了江山,只得兑现当年立下的字据。更有甚者,宫中传言当年父皇立太子时,也是老祖偷偷看过自己的面相后力主的……看着学生一脸的惊愕,李沆娓娓道:“这是端拱元年,希夷先生临终前写给先皇的,说是到庚金、子鼠相交之年,如有大难,再由当世之天子打开。”赵恒一惊,今年正好是庚子年!“恩师怎么看这四个字?”李沆这才询问起了御前会议的结论,听完捋了捋胡须,“‘停水’嘛,我大宋的水患只在黄河与淮河,其中黄河尤甚,几乎每隔两年就有一次水患,今年是该修缮一下沿岸大坝,预防一下了。至于这‘慎火’,上元节也叫灯节,届时汴梁的大街小巷必是灯火通明,还有宫中的焰火助兴……依臣看,这天书之事还是作罢吧。”赵恒心有不甘道:“开宝寺塔供有阿育王舍利,有佛祖庇佑,应该无妨吧?”“陛下难道忘了这开宝寺塔的来历?”赵恒一愣,猛然想起开宝寺塔不仅是汴梁城的至高建筑,还是一座镇塔!当初父皇弃选西京洛阳,终将都城确定在东京汴梁时,曾有大臣表示反对,因为这里常年遭受黄河水患。汴梁的前身——魏国的大梁城、唐朝的汴州城就因水患而毁,至今深埋于城基之下,使得汴梁成了“城摞城”。父皇经过一番考虑后,决定在城中修建一座镇塔,并供奉阿育王舍利加持,以此镇水平波。为此,父皇请来了闻名天下的建筑大师兼风水大家喻浩,由他来主持修塔。孰料塔成之日,百姓发现这座塔竟然有些歪斜,斜向西北方。父皇正要兴师问罪,喻浩却说阿育王曾托梦与他,告诫大宋的威胁除了水患,还有西边的党项和北方的辽国。所以塔身在他的舍利指引下偏向西北,以告诫大宋天子外患未除。不过大宋的天子不必担心,汴梁城四面没有高山阻隔,所以常年西北风不断。等西北风将塔身吹正之时,就是外患消除之日,届时大宋将迎来万世不拔之盛世。“陛下应该清楚,”李沆提醒道,“不论喻浩的话是真是假,但先皇认可过,恰巧黄河这么多年也未曾威胁京师,使得开宝寺塔已经成为百姓心中的大宋护国镇物,所以还请陛下慎之又慎。”赵恒终于动摇了,如果开宝寺塔再有闪失,加上之前四位大臣的骤然离世,民心必然大乱呀。“恩师提醒的是,是朕心急了。”赵恒起身朝李沆深鞠一躬。李沆赶紧起身还礼。师生二人又深谈了一会儿,赵恒才让自己的亲信、殿前司都点检王继忠护送恩师回府。孰料第二天早晨,宫中突然传出明旨:陛下为求国家安泰,百官安康,万民安居,即日起到开宝寺沐浴焚香,斋戒三日。李沆派人进宫打探得知,原来昨夜王钦若等自己走后去而复返,向赵恒进言:既然开宝寺塔已是百姓心中的护国神塔,如果在此降下天书,更显上天庇佑之真。为了坚定赵恒的决心,他甚至想好了一个新年号——大中祥符,意即天降我中原祥瑞,必将昌盛于今。“这个赵恒呀,还真是像他爹说的,毫无恒心……”李沆无奈地摇了摇头。
【作者简介】
韩小博,1981年生于山西,目前在北京一家农业公司任副总裁。从小喜欢历史,通读《宋史》《资治通鉴》《明史》等历史典籍,对多个朝代的断代史、军事史、经济史和历代兵器沿革有扎实的研究,并涉猎中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宗教文化、北京民俗和新材料科学等领域。擅长以古今贯通、深入浅出手法重现历史,以丰富的想象力将严谨的史实元素排列组合来构筑故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