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国学语文知识趣读
实物拍照,所见即所得
¥
11.94
3.6折
¥
32.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陈勇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文史137+
上书时间2024-12-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勇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5
-
版次
1
-
ISBN
9787518022045
-
定价
32.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页
-
字数
303千字
- 【内容简介】
-
《青少年国学语文知识趣读》精选了大量的文化常识、幽默诗文、趣味语文等内容,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炼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将语文精妙绝伦的一面展现给读者。不仅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语言能力,还能使青少年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获取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象空间和愉快体验。
- 【目录】
-
上篇 文化常识经典
第一章 哲学·思想
哲学流派2
诸子百家共有多少种2
儒家何以被称为“百家之首”2
墨家为何是儒家的最大反对派3
道家提倡怎样的哲学思想4
杨朱学派如何冲击君主专制制度5
法家有哪些思想理念5
名家为何也叫“辩者”6
阴阳家怎样解说事物的发展变化7
纵横家,早期的外交家7
兵家主张以武力统一国家8
杂家:兼儒墨,合名法9
农家的主张反映了农民的什么理想9
小说家只是一个著述的流派吗10
黄老之学是否本源于道10
宋学是如何发展变化的11
经学就是对儒家经典的解读12
董学是谁的思想学说12
魏晋玄学是否“玄之又玄”12
理学为何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13
道学提倡“道统”说吗14
陆王心学怎样与理学分庭抗礼14
明清实学:儒学发展的新形态15
哲学名著16
“群经之首”《周易》16
《大学》,科举考试的必读书17
《中庸》对古代教育有什么影响17
《论语》为什么是“四书之首”18
《孟子》如何“拟圣而作”19
《荀子》反映了荀况怎样的思想20
《老子》为什么是“道教圣经”20
《庄子》为何是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21
《商君书》,商鞅派法学思想的汇编21
《韩非子》为何代表了法家理论的最高
成就22
《公孙龙子》,名家唯一传世的著作23
《孙子兵法》包含了哪些哲学思想23
《墨子》,墨翟言行的写照23
《吕氏春秋》,先秦思想文化的总结24
《春秋繁露》是怎样解释《公羊春秋》的25
《淮南子》的主题是什么26
《论衡》,东汉著名的无神论作品26
《神灭论》,古代无神论的哲学名篇27
《原道》提出了“复古崇儒,攘斥佛老”
的思想28
《复性书》是反佛的产物28
《二程全书》第一次将“理”作为宇宙本体29
《朱子语类》,朱熹与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29
《陆子全书》反映了陆九渊的哪些思想30
《近思录》为什么是理学入门书30
《传习录》包含了王守仁哪些哲学思想31
《焚书》为什么取“书出则被焚禁”之意31
《日知录》包含了顾炎武哪些哲学思想32
《大同书》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理想世界32
第二章 文史·经典
文学体裁34
诗是如何产生的34
古体诗有何特点35
近体诗有何特点35
骚体有什么主要特征36
赋、比、兴,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36
乐府诗来源于民歌36
“歌行体”是何种诗歌体裁37
律诗的格式是怎样的37
绝句的格式是怎样的38
何谓回文诗38
诗话是一种什么文学体裁38
词是如何产生及定型的39
词牌的由来39
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0
散文是如何产生及定型的40
骈文是怎样的一种文体41
散曲是什么样的诗歌体裁42
什么是诸宫调42
传奇是何种小说体裁42
什么是笔记小说43
什么是志怪小说43
章回小说是如何发展起来的43
话本有何特点44
元杂剧是如何产生及定型的44
南戏的演变情况是怎样的45
评点是怎样的一种文体45
文学典籍46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46
《说苑》对后世的笔记小说有什么影响46
《楚辞》,我国诗歌发展的源头之一47
《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47
《文心雕龙》,古代文论领域成书的始祖48
《诗品》是怎样品评诗歌的49
《玉台新咏》收录了哪些诗歌49
《文选》,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50
《搜神记》,我国现存最早的笔记志怪小说集50
《乐府诗集》是怎样收录乐府诗的51
《容斋随笔》是怎样的一部笔记小说51
《菜根谭》,一部论述为人处世之道的语
录体文集52
《花间集》是怎样收录词作的52
《沧浪诗话》,最负盛名的诗话著作52
《太平广记》,一部大型的文言小说总集53
《唐诗三百首》的选诗标准是什么53
《全唐文》,唐五代文的总集54
《全宋词》,收录齐备的宋词总集54
《西厢记》,曲词警人的言情传奇小说54
《三国演义》,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55
《水浒传》,我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小说55
《西游记》,艺术成就最高的古典神魔小说57
《红楼梦》为何被列为“古典四大名著”之首57
《窦娥冤》,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58
《长生殿》寄托了作者什么理想58
《桃花扇》抒发了作者何种情怀59
《牡丹亭》为何能在昆曲舞台上长盛不衰60
《聊斋志异》,蒲松龄的孤愤之作60
《儒林外史》,一幅18世纪中国社会的
风俗画60
一“编”惊人的《古文观止》61
“三言二拍”是哪些小说的合集62
《全元散曲》,一部元代散曲的总集62
《古文辞类纂》为何被誉为“文章正宗”62
《太平御览》是怎样的一部综合性类书63
《永乐大典》,我国古代最大的类书63
史学体类64
正史,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64
杂史,我国古代私家著述的史书64
别史,正史之外最为齐整的史书典籍65
专史,专门记载某一学科领域的历史著作65
通史,连续地记述各个时代历史的史书65
断代史,记载单一朝代史实的历史著作66
野史,解读历史的另一种角度66
纪传体,正史的标准编纂体例67
编年体,我国最早的史书编纂体例67
纪事本末体,完整叙述历史事件的史学体裁68
典志体,典章制度的专史体裁68
会要,分门别类记述一代典章制度的史
书体裁69
实录,记录皇帝在位时史实的资料性史书69
方志,记录某一地的综合性百科全书70
类书,辑录各门类资料的工具性书籍70
丛书,汇辑许多种书而成的书籍71
史学著作72
《国语》,国别体记言史书72
《左传》是怎样解说《春秋》的72
《战国策》,记录战国历史最完整的著作73
二十四史包括哪些史书74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75
《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75
《后汉书》,一部私人撰写的正史76
《三国志》,三国历史的真实记载76
《晋书》创制了“载记”的体例77
《宋书》,记述南朝刘宋历史的纪传体史书77
《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历史的纪传体史书78
《梁书》、《陈书》是否出于同一人之手78
《魏书》为何“毁誉参半”79
《北齐书》为什么多用口语79
《周书》为什么文字古奥80
《南史》和《北史》,记述南北朝历史的纪
传体史书80
唐初名臣监修的《隋书》有什么特点81
《旧唐书》,最早记录唐代历史的史籍82
《新唐书》比之《旧唐书》有什么优缺点82
《旧五代史》有哪些历史价值83
《新五代史》,宋代唯一的私修正史83
《宋史》,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84
《辽史》、《金史》有什么独特之处85
《元史》为何受到学者非难85
《明史》,官修史书中历时最长的一部86
《清史稿》为什么未被列入正史86
《资治通鉴》,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87
《史通》,集唐以前史论之大成87
《通典》,我国第一部典章制度专史88
《唐会要》,现存最早的会要体史书89
《通志》是怎样的一部通史89
《文献通考》是怎样的一部典志体史书89
《册府元龟》是怎样的一部史学类书90
《明儒学案》,中国第一部学术史专著91
《华阳国志》,地方志中最值得称道的一部91
《洛阳伽蓝记》,我国早期地区专业志的佳作91
第三章 教育·科举
蒙学读本93
《三字经》,古代私塾的启蒙教材93
《百家姓》中姓氏的排列有规律吗93
《千字文》,唯一能确定作者和年代的蒙
学经典94
《千家诗》收录了哪些诗作94
《弟子规》包括哪些内容95
《增广贤文》,中国古代的民间谚语集95
《声律启蒙》,培养儿童应对的启蒙读物95
《幼学琼林》,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95
《龙文鞭影》,一本典故与格律的蒙学教材96
《蒙求》,第一部将识字与掌故相结合的
蒙学课本96
《五字鉴》,专述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蒙
学读物97
《颜氏家训》是谁的家训97
《曾国藩家书》,一部为人处世的教科书97
人才选拔98
“察举”,中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98
“孝廉”与“举孝廉”是怎么回事98
汉代如何通过“贤良方正”选拔人才99
古代科举大致情形如何99
常科考哪些科目99
制科考哪些科目100
“会试”的大致情形如何100
“殿试”,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级101
何谓“乡试”101
我国古代共有多少状元101
“榜眼”一词什么时候用以称进士第二名101
如何算是考中了“进士”102
“举人”的称呼是怎么来的102
“贡生”都有哪些名目102
“贡院”,举行乡试会试的场所102
科举考试的“八股文”体例有什么特点103
帖经、帖括指的是什么103
古代的武举制度103
古代考试也会密封试卷吗104
“科举四宴”是指哪“四宴”104
“雁塔题名”,新科进士及第后的一种习俗105
“公车”如何成了应试举人的代称105
第四章 民俗·礼仪
礼制民俗106
什么是封禅?封禅包括哪些仪式106
祭祀“社稷”有什么意义107
什么是宗庙107
古代礼器有哪些107
古代宫室建筑要遵循什么格局108
古代车马的礼仪有哪些108
古代帝王为何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109
宫廷朝会规则是怎样的109
古人的避讳制度是怎样的110
古代帝王为何祭孔110
古人如何定“谥号”111
帝王赐姓有哪些情况111
帝王葬仪都有什么样的规格112
“报生礼”有什么讲究112
“三朝礼”有什么讲究113
“满月礼”有什么讲究113
“百日礼”有什么讲究114
“周岁礼”有什么讲究114
“冠礼”,古代男子成人的标志115
“笄礼”,古代女子的成人礼115
古人的生日与祝寿有哪些讲究116
古人的饮酒习俗是怎样的116
“磕头”的由来117
“跪拜”礼是怎么出现的117
“九拜”是说连续拜九次吗117
“拱手”的姿势为何与带手枷的奴隶相似118
“作揖”有哪些讲究119
“长跪”有哪些讲究119
古人的谦称因身份不同而有什么差别120
古人的尊称因身份不同而有何差别121
姓和氏最初是一回事吗121
郡望和姓氏有什么关系122
名、字和号有什么区别123
“行辈”能看出一个人的长幼次序123
古人如何确定座次位置123
结发礼有什么讲究124
古人斋戒有哪些禁忌125
古时丧葬习俗大概情形如何125
岁时节令126
元旦是怎么定下来的126
过年的由来及习俗126
除夕的由来及习俗127
元宵节的由来及习俗127
中和节的起源128
上巳节的由来128
寒食节源于何时129
清明节扫墓源于何时129
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130
七夕节有哪些习俗130
中秋节的由来及习俗131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132
腊八节为何要吃腊八粥132
古代冬至都有哪些习俗133
十二生肖是如何起源的133
下篇 国学语文精粹
第五章 幽默诗文
花与美人136
晚秋即景136
郑板桥的铜壶诗137
王守仁《哭象棋诗》137
鸡有七德137
李调元诗咏麻雀138
咏针讽独眼138
桃花诗139
“一”的情趣139
两句九悲139
千里送鹅毛140
我侬词140
清廉自白140
谢赠火腿141
咏雨伞141
七步诗141
司马光岭头吟诗142
燕子矶诗142
睡觉歌142
吟诗送贼143
桐城六尺巷143
巧断《凉州词》144
解缙写《有喜》诗144
欧阳修巧劝宋祁144
白鹤变黑鹤145
逐留两可145
读得书多胜百丘145
吾为吾弟改文章146
何月仙的数字信146
雇工打伞送雇工147
请把蝗虫押回来148
圣上题诗不敢留148
徐文长西湖救渔民148
打你这倾国倾城帽149
紧蒙密钉,晴雨同音149
才女救夫149
除非猫子不吃鱼150
扯谎歌150
才女端午吟诗151
柴米油盐酱与茶151
秋夜回文诗151
二郎庙记152
王安石改诗152
袁枚得诗于民152
逆挽诗153
张玉书写题画词153
郑板桥游春赋春词154
柳絮飞来片片红154
无限风光在九溪154
落地无声令155
张恨水的补白155
谭鑫培临场应变156
代数题诗156
几何诗156
马虎图157
解缙献宝157
偶然诗158
吟“庄”诗158
苏东坡对诗158
遍地灰尘上九霄159
分明君高臣下159
蜃 景160
黄庭坚扩写《渔歌子》160
郑板桥为老师改诗160
山巅一寺一壶酒161
杨升庵旅吴161
海棠诗162
图画禽兽162
女孩7岁作诗162
第六章 妙趣对联
蔡锷买笔164
林则徐应考164
父子对句164
先生与老子165
于谦讥僧人165
解解元妙对乐乐府166
李白输句166
焉知鱼不化为龙167
腹内孕乾坤167
九节虾与五爪龙168
李自成属对168
欧阳修露锋芒169
对句赢玉佩169
鲁迅对业师169
杨溥巧对免父役170
黄庭坚对舅父170
烧 鹅171
万里长江作浴盆171
张居正年小志大171
林则徐对对联172
陈洽巧对谐音联172
可惜了一园竹子173
解缙助秀才173
人名巧对173
三姊妹联对征婚174
苏黄巧对174
自我解嘲175
句服才子175
茶酒联趣176
农家小事有奇联176
尚书与学士176
祝枝山妙对徐子建177
张弓手与李木匠177
亥子对己酉177
联斗群儒178
苏辙改对显才华178
梁启超对张之洞178
乞丐对状元179
朱元璋出对求贤179
独 吞180
师徒对父子180
东西当铺当东西180
孙行者与祖冲之181
申红脸巧写对联181
蒲松龄巧骂石先生182
乾隆贺喜182
一石三鸟182
东坡与佛印互嘲183
唐伯虎巧对祝枝山183
张居正吃大亏183
解缙巧对权贵184
且停亭184
状元妻智对乾隆帝185
巧妙的无情对186
醉对张灵186
徐文长妙联186
柳暗花明187
三元塔谐音巧联187
中草药名巧对187
孟昶题桃符187
金庸小说联188
古代人名趣联188
巧对寿联188
外国人名联188
虚词传神189
酒店续对189
解缙巧对朱元璋189
撰联封秀才190
济公续联190
骑马挥鞭妙喻联191
巧对谜联191
万岁,万岁,万万岁191
谐音联191
冯玉祥联讽汪精卫192
捣蒜与抽葱192
改联讽财主192
送炭与添花192
糊涂蛋升官193
人情大过天193
联讽刘瑾194
捧嘲相对194
大人明察秋毫195
穷少爷过年195
职业婚联195
寡人在此196
刁氏巧对梅圣俞196
第七章 精彩谜语
冯班题诗谜197
比珍珠更有价值197
车金相报198
施宜生用谜泄密199
丘琼山两猜谜199
老冬烘求药199
婆婆出谜考媳妇200
鲁班考孔子200
刘墉猜物谜201
祝枝山猜谜201
清官谜202
王勃逛街202
怎样分牛202
韩信受书202
唐伯虎评点花魁203
考官谜试汤显祖203
皇后捎礼盒204
万事不求人204
吴殿邦中计205
李二先生买荔枝205
姜太公到此205
幽默学士苏东坡206
皇帝猜谜定年号206
刘老汉诉冤206
货郎斗恶少207
天下第一味207
猜灯谜207
郑成功制谜招贤208
猜谜知姓208
半个鲁209
孔子出题209
秀才观灯209
老秀才出谜制胜210
乾隆制谜210
朱元璋写春联210
张飞卖猪211
慈禧制谜皇帝猜211
王老板请客212
纪晓岚难倒皇帝212
东方朔猜谜打赌212
宝钗应谜213
老母思子213
红娘索物213
两个书生通姓名214
三个木匠以谜对谜214
保佑发财214
陆游出谜教子215
客商卖货215
李时珍收徒215
宋真宗面试神童216
徐文长出谜讽贪官216
老农考孙子216
孩童难倒铁拐李217
黄仲则蒙头作诗217
项橐拦车考孔子218
孔子劝顽童218
吴承恩讽粮商219
萨都剌咏伞言志219
白居易巧训武官219
唐伯虎遇伯乐220
项羽长叹喻字220
杜甫赠联220
难分伯仲221
“园”内为何字221
徐文长解谜221
王安石巧写“用”字诗222
秦少游的字谜画222
以礼相待223
王安石的藏谜诗223
背后有人挑223
老秀才买布224
李白题诗谜赐名224
贵在一个字225
唐伯虎赴宴225
巧讽张璁225
李调元写斗方226
高爽出谜讽孙抱226
孔明作谜激张飞227
梁上君子227
拆字互嘲227
李时珍开药方228
过日子的诀窍228
妙评戏吴栋228
懒汉寻找摇钱树229
施耐庵茶馆相面229
金圣叹大义骂亲229
两个黄鹂鸣翠柳230
薛综智斗张奉230
刘伯温画谏朱元璋230
第八章 奇言妙语
怕后生笑话232
吕公雅量232
中等水平的皇帝232
应 变233
刘邦功狗论群臣233
白马不是马233
曹商得车234
所闻所见234
吃鱼之辩234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235
禽兽不如235
庄子喻鸟235
吃盐和吃醋236
屡战屡胜故亡国236
梁山泊236
不说别人过失的人236
许衡用人237
安知鱼之乐237
有用和无用237
衡阳老人238
长江有多宽238
文王葬尸骨238
齐庄公给螳螂让路238
眼睛看不见睫毛239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239
雪夜访戴239
宠辱不惊240
“射”字与“矮”字240
温公觅婿241
诸葛子瑜之驴241
扁鹊怒责秦武王241
白居不易241
白头母与鹦父241
鼻子上的灰242
访友题“凤”242
卒子过河往前攻242
困与囚243
海瑞报恩243
妙言驳使者244
操刀宰天下244
大公无私244
两个“第一”245
三人成“犇”245
三角三角几何几何245
落地与及地246
你是君子,我是小人246
王次公借驴骂僧246
风马牛不相及246
项羽拿破仑247
苏东坡挨骂247
州官放火,百姓点灯247
可以清心也247
孤注一掷248
尽 忠248
一桶(统)姜(江)山248
马如飞巧妙补错249
东坡鱼249
纪晓岚释“东西”249
不同的笑249
出汗与不出汗250
聪明的媳妇250
推 敲250
钱眼儿里坐251
宣嗣宗不为钱所动251
吃 醋251
目不识丁252
足 下252
老头子252
文徵明鉴画253
妙批考卷253
你家兄不聪明253
国泰民安254
方口与尖口254
孔子之后有孔明254
县官审盲人255
而已而已255
请到我贵府做客255
囊萤和映雪256
人不知而不愠256
不宦的伪君子256
灵丹妙药257
抬杠大王257
口音之误258
裁缝量官258
在人脸上打草稿258
江山入画卷地皮259
是狼是狗259
能言鸭260
万岁阁老260
东楼诈术260
一文钱传奇261
无豕不成家261
白吃又何妨261
真假曹操262
县令的智慧262
儿子不嫌母丑263
苏轼扪腹263
怒目与低眉263
先下后补263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264
蜘蛛不如蚕264
廉者不求,贪者不与264
生当封侯,死当庙食264
见屈原264
学生为何称“桃李”265
六一居士265
孔雀为何不往西北飞265
参考文献26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