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房》第四辑精装毛边本
  • 《中国书房》第四辑精装毛边本
  • 《中国书房》第四辑精装毛边本
  • 《中国书房》第四辑精装毛边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书房》第四辑精装毛边本

400 全新

库存10件

黑龙江佳木斯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责任人/主编止观文化

出版单位西冷印社出版社

期号2018-06 第 4 期 总第 4 期

语言中文

开本大16开

出版时间2018-06

上书时间2018-06-22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中国书房》丛刊由止观文化出品,是首部挖掘与传播古今书房里人、物、事的传统人文类丛书;从补白的角度研究、挖掘、讲述古代学林趣闻和名人掌故;从传承的角度挖掘与探寻笔墨纸砚等文房器物的古法制作与文化内核;从溯源的角度展现书房、书院、藏书楼的历代变迁;
本期邀请著名学者,首师大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所教授周绍川先生、首师大历史学院讲师李凯先生、历史学博士青年学者宋若文先生、《北京晨报》副刊部主编唐山先生、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薛冰先生、台湾《汉声》杂志黄永松先生、浙图古籍部专业修复师汪小帆女士、中国美院副教授何鸿先生、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正平先生、上海图书馆碑帖研究课题组仲威先生等二十几位行业学者、权威专家、藏家,多家文博机构与编辑部同仁共同奉上一场文化的盛宴,阐释传统文化的多维内涵与古代文人的精神生活;努力打造一套书房与艺道同研、技术与学养同修、琴棋与书画同步,文房与文心共存的可读可藏的精神读本;学术视角、审美表达,以飨文林雅士;
《中国书房》丛刊尺寸规格:200*280;本期字数13万,图片245张,页码300P,共设六大板块;

文心相印/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
旷世之怀/品列成文。有同乎旧谈者。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有异乎前论者。非苟异也。理自不可同也。
本期主题:陈垣先生。
陈垣(1880~1971),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文献校勘学家、教育家,著有《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及《通鉴胡注表微》等,可谓近代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和陈寅恪并称“南北二陈”。
由于陈垣学术过于朴实,为人又比较内谨,大众和媒体在赞美民国大师的时候,群像中往往少了他的影子。大部分人只知道他是启功先生的老师,究竟学问如何,不甚清晰。
基于此,本期以陈垣先生为研究人物,在《文心相印》与《旷世之怀》两个栏目中,通过介绍陈垣《诗选》《年表》、访谈史学专家周少川教授,刊选“陈垣学术介绍”“二陈学术比较”“陈垣轶事”“近代史学史流变”等文章来研究,并向大众介绍这位被忽视的史学大家——陈垣先生。

天工开物/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
本期主题:纸史、造纸、古纸举要、笺纸流变、敬惜字纸、古籍修复用纸、藏纸及其他。
造纸术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宣纸亦有“纸寿千年”的美誉。可是如今书画创作、古籍修复所用的纸张,和我们所想并不一样。古法造纸几近失传,今天工业造纸的耐久性显然很差。编辑部考察北京、上海、安徽、浙江等地造纸工坊,拜访了诸多造纸师傅,梳理历史文献,请教研究纸张的学者,在《天工开物》栏目中,为大家详细讲述造纸流程、纸的发展演变,揭示传统手工纸的秘密,可为大家用纸、了解纸做参考指南。本期于纸张研究,相当深入。相信诸多学者专家、各个角度介绍纸的文章,必能让大家一饱眼福。
并佐以《朱彝尊铭砚二种初考》小文填列其中,章节最后一文《丁酉得扇小记》点出下期天工开物板块主题。

书房内外/坐中佳士。左右修竹。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本期主题:金陵刻经处及其他
“书房内外”以藏书家、藏书楼,古籍文献、金石碑拓等方向为主题。本期主要介绍南京金陵刻经处——近代佛教史和经籍史上的重镇之一,以及湖南前辈藏书家袁芳瑛。
另,有小文介绍欧阳竟无题跋的印蜕一张、宋代经坊的变迁、《兰亭序》诸刻本的辨析、以及通过纸墨特征来辨别拓本真伪的指南。

筑室溪山/幽林鸟鸣。碧涧鱼跳。云片展张。瀑声呜咽。
本期选题:林语堂的书房、旧书收购轶事、饮食之事等文士、僧道闲情逸趣的文字等,助文思、发雅兴。
林语堂先生飘逸纵横,颇有名士之风,与陈垣先生风格截然不同,本书却以之首尾呼应,似有些许意思——治学当似陈垣庵先生之严谨,为人应效林语堂先生之潇洒。故筑室溪山第一篇文章,就是《林语堂的书房》。
爱书之人必有收购旧书之乐、读书之余不废饮食之道,故有两篇小文,专论此二事。另有清末文士游览随笔《游柯日记》一则,方外道士插花体悟一篇,可从中得窥名士风流、究竟如何。

案头斋壁/无事此静坐。有情且赋诗。
本期选题:水丞、砚滴
水丞、砚滴虽为小物,却为文房不可或缺。古人写字研墨,必侍砚滴于左右。小小的砚滴,寓意深远,在内敛中蕴藉着大度的胸怀。历代砚滴的材质、形制都趣味非常,颇能把玩。
本期刊选了几位书友所藏的砚滴,通过文人案头的视角来传递当下文人的日常。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