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这出戏 希阿荣博堪布 著 9787507540512
¥
9.88
2.5折
¥
39.8
九五品
库存2件
作者希阿荣博堪布 著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ISBN9787507540512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8元
货号9787507540512
上书时间2024-12-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 当今深具影响力的精神导师希阿荣博堪布,在全世界拥有上百万读者,启发了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 这是作者继畅销书《次第花开》之后的又一力作。◆ 内容涉及众多的人生疑问和生活烦恼,让你豁然开朗,重新找回生命的价值。◆苏岑、张嘉译、陈坤、李修平、马未都、樊登等影视、文化名人联袂推荐!
作者简介
希阿荣博堪布,1963年生于德格,幼年即开始跟随家乡寺院的高僧大德修学佛法。二十一岁来到世界*大程度的佛学院——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当今藏传佛教宁玛派伟大的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仁波切继续修学佛法。二十四岁获得堪布学位。之后在五明佛学院传讲显密法要,同时协助法王如意宝管理佛学院各项事务,全力护持四众学员的闻思修行。堪布还在德格玉隆阔建立了扎西持林闭关院、养老院和医院,并对周边众多寺庙的发展给予护持,支持帮助培养僧才。同时,堪布长期资助众多贫困家庭,解决就医和孩子上学等问题。多年以来,堪布不辞辛劳地赴海内外各地弘扬佛法,倡导放生和其他各类共修活动,以正式授课、现场开示、发表文章等多种形式接引、指导佛弟子闻思修习佛法,深受海内外佛子的尊敬和喜爱。堪布对佛法的开示精妙而平实,由其开示、随笔结集出版的《次第花开》《寂静之道》《透过佛法看世界》,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佛教类书籍中的畅销书。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生命这出戏
1.同样的因缘无法重现
2.一颗受过训练的心,才更容易感受到安乐
3.苦,源自烦恼和业
4.世间万物万象,皆相依相待而存在
5.缘起,在更深刻的层面上是指万法以妄心而起现
6.空性见与持戒
7.修行,是改变态度和行为
8.慈悲,是安乐之源,也是智慧所在
第二章 生命的平等
1.平等:众生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2.戒杀:人不是非要靠杀害其他众生才能活下去
3.放生:哪怕只能救护一个生命,也是有意义的
4.普贤:尽己所能去帮助一切众生
第三章 生命的依怙
1.皈依的基础: 只要对三宝有信心就可以皈依
2.皈依的对境: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3.皈依的发心:自利利他
4.皈依的方式:誓言与修行
5.皈依佛宝:圆满的智慧、慈悲的力量
6.皈依法宝:三藏与三学
7.皈依僧宝:皈依僧团, 不是单独皈依某个僧人
第四章 同生极乐国
1.有世界名曰极乐
2.明观福田:念佛念净土
3.积资净障:积累资粮、清净业障
4.发菩提心:上求佛果、下化众生
5.发清净愿:愿生彼国、花开见佛
6.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7.有信有愿
8.显密共同的法门
第五章 生命可以改写
1.业的相续:轮回由业而生
2.如意宝珠:金刚萨卅修法中较为简略的一种
3.皈依和发心:外依止力与内依止力
4.观想和祈祷:如何观想金刚萨卅圣尊?
5.行动对治:我们不能同时既向左又向右
6.回向:使善根永不枯竭
7.百字明:一切善逝的智慧精华
第六章 微言博义——堪布个人微博选编
1.只要内心还有贪嗔痴,苦就无所不在
2.当内心没有太多烦恼
3.失去亲人不是你的错
4.无常不是消极的
5.因为执着,失去显得格外痛苦
6.与其为结果大喜大悲,不如在前谨慎用心地取舍善恶
7.都是父母百般疼爱养大的孩子
8.对人对事对生活都要有耐心
9.把养家糊口的工作也看成是自己积累福德的途径
10.遇到的每个人都可以是你的一亩田:慈悲心的力量
11.施者比受者有福
12.莫把全副身心都用在经营生计上了
13.守住内心的善良
14.我们没有辜负这一场母子的缘分
15.应该像对待现在的母亲一样对待众生
16.每个人都或远或近是另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
17.把学佛看成是向健康 生活方式的转变
18.每一朵花都包含着整个春天
19序言
第一章 生命这出戏
1.同样的因缘无法重现
2.一颗受过训练的心,才更容易感受到安乐
3.苦,源自烦恼和业
4.世间万物万象,皆相依相待而存在
5.缘起,在更深刻的层面上是指万法以妄心而起现
6.空性见与持戒
7.修行,是改变态度和行为
8.慈悲,是安乐之源,也是智慧所在
第二章 生命的平等
1.平等:众生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2.戒杀:人不是非要靠杀害其他众生才能活下去
3.放生:哪怕只能救护一个生命,也是有意义的
4.普贤:尽己所能去帮助一切众生
第三章 生命的依怙
1.皈依的基础: 只要对三宝有信心就可以皈依
2.皈依的对境: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3.皈依的发心:自利利他
4.皈依的方式:誓言与修行
5.皈依佛宝:圆满的智慧、慈悲的力量
6.皈依法宝:三藏与三学
7.皈依僧宝:皈依僧团, 不是单独皈依某个僧人
第四章 同生极乐国
1.有世界名曰极乐
2.明观福田:念佛念净土
3.积资净障:积累资粮、清净业障
4.发菩提心:上求佛果、下化众生
5.发清净愿:愿生彼国、花开见佛
6.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7.有信有愿
8.显密共同的法门
第五章 生命可以改写
1.业的相续:轮回由业而生
2.如意宝珠:金刚萨卅修法中较为简略的一种
3.皈依和发心:外依止力与内依止力
4.观想和祈祷:如何观想金刚萨卅圣尊?
5.行动对治:我们不能同时既向左又向右
6.回向:使善根永不枯竭
7.百字明:一切善逝的智慧精华
第六章 微言博义——堪布个人微博选编
1.只要内心还有贪嗔痴,苦就无所不在
2.当内心没有太多烦恼
3.失去亲人不是你的错
4.无常不是消极的
5.因为执着,失去显得格外痛苦
6.与其为结果大喜大悲,不如在前谨慎用心地取舍善恶
7.都是父母百般疼爱养大的孩子
8.对人对事对生活都要有耐心
9.把养家糊口的工作也看成是自己积累福德的途径
10.遇到的每个人都可以是你的一亩田:慈悲心的力量
11.施者比受者有福
12.莫把全副身心都用在经营生计上了
13.守住内心的善良
14.我们没有辜负这一场母子的缘分
15.应该像对待现在的母亲一样对待众生
16.每个人都或远或近是另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
17.把学佛看成是向健KANG生活方式的转变
18.每一朵花都包含着整个春天
19.逢苦不忧
20.“搔痒令人快乐,摆脱瘙痒更快乐; 满足欲求令人快乐,摆脱欲求更快乐。”
21.佛门有教无类,有求必应
22.学佛是要真做工夫的
23.逐渐发现自由的真正含义
.逢苦不忧
20.“搔痒令人快乐,摆脱瘙痒更快乐; 满足欲求令人快乐,摆脱欲求更快乐。”
21.佛门有教无类,有求必应
22.学佛是要真做工夫的
23.逐渐发现自由的真正含义
内容摘要
希阿荣博堪布编著的《生命这出戏》是一本让你重新提炼生命价值的伟大著作。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在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保障之后,只有拥有一颗受过训练的心,才能得到安乐。生命这出戏,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因而要珍惜与他人、与其他生
命之间的种种缘起。而我们要如何演好自己的戏,又不妨碍他人演戏?
在本书中涉及众多人生问题和生活中寻常事物,希阿荣博上师开阔又致密地引导我们每个人如何锤炼
一颗心去离苦得乐,随缘自在,发现自由。
我们将由这股潜移默化的力量指引,挣开痛苦与欲望的汪YANG去发现内心的善良与慈悲,我们也将变得惜缘、坚定、平静和富有智慧,从容把握和过好当下的人生。
这是一部让你重新提炼生命价值的伟大著作。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在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保障之后,只有拥有一颗受过训练的心,才能得到安乐。生命这出戏,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因而要珍惜与他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种种缘起。而我们要如何演好自己的戏,又不妨碍他人演戏? 在《生命这出戏》中涉及众多的人生问题和生活中的寻常事物,希阿荣博上师开阔又致密地引导我们每个人如何锤炼一颗心去离苦得乐,随缘自在,发现自由。我们将由这股潜移默化的力量指引,挣开痛苦与欲望的汪YANG去发现内心的善良与慈悲,我们也将变得惜缘、坚定、平静和富有智慧,从容把握和过好当下的人生。
主编推荐
◆樊登推荐!希阿荣博堪布《次第花开》姊妹篇!
◆希阿荣博堪布,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仁波切的主要弟子之一。
◆作为当今深具影响力的精神导师,堪布在全世界拥有上百万读者,影响了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
◆内容涉及众多的人生疑问和生活烦恼,让你豁然开朗,重新找回生命的价值。
◆苏岑、张嘉译、陈坤、李修平、马未都、樊登等影视、文化名人联袂推荐!
精彩内容
因为执著,失去显得格外痛苦事物总是相反相成变化不止,分合,得失,内外,生长与朽坏,唯其循环往复,方能生生不息。从较浅显的层面去理解,执著就是企图停止这种变化并抗拒事物的两面性。正如你想抓住呼吸,它就会停下来,这意味着你失去了呼吸,执著使我们以笨拙的方式表达着对人与事的珍惜,一再陷入僵局,强烈感觉到失去。 梦幻空花又一年。在这不肯醒的梦中,希望与恐惧,欢笑与忧愁,都在不舍昼夜地往你背后奔。一日一日。生活只是这样的擦肩而过啊,不可阻挡也无可挽留。佛陀教我们放下对这无常世间的常执,其实我们不想放下也在放下。这一生不就正在离我们而去吗。因为执著,失去显得格外痛苦。 我们喜欢贴标签,积极、消极、乐观、悲观,其实佛陀并没有教我们应该乐观还是应该悲观,他只是说要放下执著。欲望多不一定就是对生活积极乐观。而消极悲观不是因为放下了执著,相反,正是因为放不下。对某些人某些事,对自己的经历遭遇太在意了,更容易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 简言之,佛教所说的执著是指把随因缘生住变化的事物认作固有恒常、坚实存在;放下执著就是体认到世间的人、事、物非自有、绝对存在,由于这份体悟而旷达自在地为人处世。 放下执著不是一句空话。很多时候,肯吃亏才能学会放下。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词汇的含义会发生改变。比如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语境中,“执著”有时候是指坚持不懈、决心坚定地去做一件事,这并不是佛教所说的“执著”。在佛教中,以欢喜心坚持不懈地行持善法,称为“精进”。 佛法教人以豁达务实的态度看人生,知道人这一辈子,沟沟坎坎是填不完的,快乐不是没有,转瞬即逝,多好的缘分,轻易也就散了。放下或不放下,一切都是转头成空。看到人生的这一面,心里才有天高地阔、山远水长。
佛教所讲的“苦”不仅包括剧烈粗大、毋庸置疑的痛苦、灾难、伤害,还泛指一切的忧恼、缺憾、局
限。如此,人生所有的经历似乎都包含在苦的范畴之内了。自有生命便有忧患。老病别离、冤家相见、所
求不得之苦自不待言,即便是快乐,也没有不最终变成忧恼、惋惜或惆怅的。
轮回中任何的生命形态都不离苦的本质。快乐不是没有,却短暂而趋于表面,就像在一碗汤药里加入一小片包着糖衣的药丸,那微不足道的甜味根本冲淡不了整碗药的苦涩。
我们经历的苦源自烦恼和业。
这里所说的烦恼主要是指贪婪、嗔恨、嫉妒等会给自他身心带来伤害的情绪。
业是指过去的行为。从长远来说会带来快乐的行为,称为善业;长远来看会带来痛苦的行为,称为恶业。行为的后果不仅要看眼前,更重要是看长远的影响。比如贪婪会让人暂时感到满足,但长期来看,贪婪带来的是永无止境的不满足感和不安全感,内心难得安宁。再比如,修行过程中我们毫无疑问是要吃苦、受委屈的,但这长远来说有助于解脱轮回的痛苦。
想象一下,每天从早到晚,我们会有多少念头,多少身体的行为。由此类推,我们一生以及过往的生
生世世,又会有多少身心的行为。这些行为,每一个,真真切切是每一个,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后果又成为因,因再结果。因因果果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形态,不同的生活际遇。
业(即行为)的力量有强有弱。强大的业决定一
期生命的主要特征,比如投生在轮回六道中的哪一道,寿命长短等。力量不是那么强大的业,则绘制出生
命的各种细节,比如美丑、才艺、贫富、健康、疾病等。
通常来说,具足四项条件的业力量会比较强大,也就是说一个行为有明确的意图、明确的对象、采取了实质的行动并实现预期的结果。以杀生为例,如果有杀生的意图,有明确的杀害对象,采取了杀的行动并确实杀死了对方,那么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杀业,需
要完整感受杀生的果报。
即使四项条件具足,意图、对象的差异,也会极
大地影响业的力量。意图、对象,在佛教中称为发心和对境。同样的行为,发心不同或对境不同,其果报会很不相同。
佛经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阿难尊者向佛陀供养了一碗粥,佛陀随即拨了半碗粥给过来乞食的狗吃。
过后,佛陀问阿难:“是你供养佛的功德大,还是我布施狗的功德大?”阿难尊者说:“是您布施狗的功
德大。”佛说:“如是如是。”从对境的角度说,佛陀是无上殊胜的对境,供养佛陀的功德远胜布施狗的功德,其差距之大不可思议。而从发心的角度看,阿难尊者供养佛陀,发心自然是纯正殊胜的,但与佛陀的清净发心相比,又有不可思议的差距,所以供养佛陀的功德才会不及布施狗。
由此可知,凡做事,发心是何等关键。
根据力量的不同,业的果报会在今生、来世或者更晚的时间应现。果报的显现需要因缘具足。业,每一个行为,会在阿赖耶识里留下印记,不会自行消退
,直到所有引生果报的条件齐备,也就是因缘具足了,果报完全显现,业因才会消失。就像一粒种子留在土里,冬天没有动静,春天来了它才破土发芽,在阳光雨露中耐心地成长,长出枝叶,开出花朵,等到结果的时候,结果。有春天结果的,有秋天结果的,不一样。
P18-21
媒体评论
《生命这出戏》,提炼生命价值的伟大著作,素朴的字里行间饱含智慧与慈悲,如同甘霖般浸润我们干裂已久的心田,拂去岁月的风尘。希阿荣博堪布对佛法精妙而又平实的开示,将生命的大智慧娓娓道来,教导我们佛法是生活中的体验和心灵的解脱。生命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社会纷繁复杂,书中自有寂静之道。 ——苏芩(著名作家) 愿希阿荣博堪布的文字,能照耀到每个渴求安乐平和的人。 ——张嘉译(影视演员) 希阿荣博堪布的文字,让每个想活泼泼觉醒的友人在一个个框架中回归自性,有步骤地在生活中实修,让每一刻都保持觉知,也让深涩的经论哲学平淡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陈坤(影视演员) 希阿荣博堪布的文字散发着慈悲和智慧,平复了我焦虑的心情,会让你找到心灵世界的力量。它不是简单的心灵鸡汤,但当你有生命的困惑时,一定会是一朵温暖的小花,开放在你心里。 ——李修平(原央视主持人) 从希阿荣博堪布的文字里,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自由。随便翻开一页,读下去就好,都有心灵的收获。 ——樊登(原央视主持人,樊登读书会发起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