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质教育经典教材·中国演讲与口才协会推荐教材:演讲与口才(第3版)
实物拍照,所见即所得,放心直接拍,能拍就有货
¥
9
2.7折
¥
32.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李元授 编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3
版次3
装帧平装
货号0101B451
上书时间2024-12-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元授 编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3
-
版次
3
-
ISBN
9787560999036
-
定价
32.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9页
-
字数
41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文化素质教育经典教材·中国演讲与口才协会推荐教材
- 【内容简介】
-
《文化素质教育经典教材·中国演讲与口才协会推荐教材:演讲与口才(第3版)》既是“文化素质教育经典教材”,也是“中国演讲与口才协会推荐教材”。本书是根据大中专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需要与师生的建议而编写的。它运用演讲学与口才学的理论,借鉴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思维学、美学、传播学和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论述了演讲学与口才学的基本原理与主要规律。全书由“人人学会演讲,个个要有口才”开篇,主体由三部分构成:“演讲篇”有演讲与演讲学,演讲的准备,演讲稿,即兴演讲,演讲的表达技巧,演讲者的控场艺术;“口才篇”有口语表达的原则,口语听解能力与反馈,口才基本技法(上,中,下);“实践篇”有礼貌用语和会话口才。该书科学性、实用性兼备,可操作性强,主要作为大中专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的教材和相关行业及企事业单位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广大演讲与 口才爱好者的进修读物。
- 【作者简介】
-
李元授教授,著名的语言学家和传播学家;湖北赤壁人氏,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和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特聘教授,澳门教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清华大学领导演讲口才研修班特邀专家;中国演讲与口才协会副会长,湖北省演讲学研究会会长,全国演讲大赛特邀评委和首席评委。主要研究方向:新闻传播与语言文化。先后主持国家教育部的“新闻信息研究”等人文社科项目的研究;先后编撰出版《新闻语言学》、《新闻传播学》、《新闻信息概论》、《节目主持人概论》、《知名主持人妙语评点》(上、下)、《交际学》、《演讲学》、《辩论学》、《演讲与口才》、《人际沟通》等16部著作,发表论文数十篇;在国家教育部主持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中,主编《现代公共关系艺术》、《交际与口才》、《交际礼仪学》3部教材;先后主编“交际学丛书”、“人际交往精粹丛书”、“新世纪人才素质训练丛书”、“创造性人才素质训练教材”、“综合素质训练系列教程”、“节目主持艺术丛书”、“新闻新学科高级教材”、“高职高专新闻专业规划教材”等9套丛书;个人著述及所主编的著作合计70余部,达2000万字。
- 【目录】
-
导语
第一章感召听众的传播艺术——演讲与演讲学(3)
第一节演讲的内涵与特征(3)
一、演讲的含义(3)
二、演讲的基本特征(7)
第二节演讲学(11)
一、演讲学的研究对象(11)
二、演讲学具有新质特征(12)
三、演讲学是古老的科学(13)
四、演讲学是发展的科学(16)
第三节演讲的社会功能(17)
一、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17)
二、经济活动的理想筹码(19)
三、鼓舞士气的战斗号角(20)
四、传播知识的有效途径(21)
五、思想教育的最佳形式(21)
六、人才考核的重要尺度(22)
【思考与训练】(24)
第二章成功演讲的必要环节——演讲的准备(27)
第一节信息与动机(27)
一、信息与动机的关系(27)
二、演讲的选题(28)
三、演讲主题的确定(30)
四、演讲的标题(31)
第二节材料准备(33)
一、演讲材料的收集(33)
二、演讲提纲的编列(40)
第三节精神准备(42)
一、急切的发表欲(42)
二、去掉侥幸心理(42)
三、树立自信心(43)
四、熟记讲稿(43)
五、反复试讲(47)
【思考与训练】(48)
第三章成功演讲的重要基础——演讲稿(50)
第一节演讲稿的作用与特性(51)
一、演讲稿的作用(51)
二、演讲稿的特性(53)
第二节演讲稿的结构(54)
一、开头(55)
二、主体(61)
三、结尾(65)
第三节文采与修辞(69)
一、比喻(70)
二、比拟(71)
三、排比(72)
四、层递(73)
五、对比(73)
第四节理义与谋略(75)
一、欲擒故纵,出奇制胜(75)
二、悬念吸引,呼应作答(77)
三、主动出击,先声夺人(78)
四、委婉风趣,曲径通幽(79)
第五节演讲稿的修改(80)
【思考与训练】(83)
第四章成功演讲的应变效应——即兴演讲(85)
第一节即兴演讲的含义与特点(85)
一、即兴演讲的含义(85)
二、即兴演讲的特点(86)
第二节即兴演讲的类型与要点(89)
一、即兴演讲的类型(89)
二、即兴演讲的优点(93)
三、即兴演讲的难点(94)
第三节即兴演讲的要求与准备(96)
一、即兴演讲的要求(96)
二、即兴演讲的准备(98)
第四节即兴演讲的方法与技巧(100)
一、即兴演讲的方法(100)
二、即兴演讲的技巧(105)
第五节即兴演讲的训练与把握(108)
一、即兴演讲的思维训练(108)
二、即兴演讲环节的把握(113)
第六节即兴演讲案例评析(115)
【思考与训练】(126)
第五章声情并茂的语言艺术——演讲的表达技巧(131)
第一节演讲的口语表达技巧(131)
一、口语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132)
二、口语表达技巧的训练(135)
第二节演讲的体态表达技巧(143)
一、体态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144)
二、仪表与风度(148)
三、表情与手势(152)
【思考与训练】(157)第六章镇定自如的临场表现——演讲者的控场艺术
(159)
第一节演讲者应有的心理品质(159)
一、心理定式与成功欲(159)
二、观察力与分析力(161)
三、自信心与自制力(163)
第二节主动控制演讲现场(165)
一、权威效应与第一印象(166)
二、“角色整合”与高潮设置(167)
三、完善形象与巧妙结束(169)
第三节临场应变技能(170)
一、引起兴奋,提神醒目(170)
二、缓解矛盾,迂回取胜(172)
三、因势利导,歪打正着(174)
【思考与训练】(176)
第七章口才艺术的基本准则——口语表达的原则(177)
第一节目的原则(177)
一、口语表达的基本目的(177)
二、口语表达目的的实现(179)
第二节得体原则(182)
一、得体的内涵(182)
二、得体的具体表现(183)
第三节情感原则(192)
一、情感原则的重要性(193)
二、情感体现的主要途径(195)
【思考与训练】(204)
第八章口语研究的重要领域——口语听解能力与反馈
(207)
第一节口语听解能力(207)
一、听解的含义与作用(207)
二、听解的特点(208)
三、听解的要求(212)
四、听解能力的构成(213)
五、听解的交际功能(219)
第二节反馈(222)
一、反馈的含义与作用(222)
二、反馈与话语展开的方向(226)
三、反馈的基本方式(232)
【思考与训练】(236)
第九章口语表达的必备技能(上)——口才基本技法
(238)
第一节语音表达技巧(239)
一、发音吐字技巧(239)
二、语气技巧(243)
三、语调技巧(246)
第二节修辞技巧(252)
一、修辞技巧的含义与作用(252)
二、常用修辞技巧(253)
第三节逻辑技巧(263)
一、逻辑技巧的含义与作用(263)
二、常用的逻辑技巧(264)
【思考与训练】(277)
第十章口语表达的必备技能(中)——口才基本技法
(279)
第一节模糊技巧(279)
一、模糊言语的含义与特点(279)
二、模糊言语的内容类型(282)
三、模糊表达的方式与技巧(283)
第二节委婉技巧(291)
一、委婉言语表达的含义(291)
二、委婉言语表达的要求(293)
三、委婉言语表达的方式与技巧(294)
四、委婉表达的功能(297)
第三节幽默技巧(299)
一、幽默言语的含义(299)
二、幽默言语表达的方式与技巧(300)
三、幽默言语表达的功能(310)
【思考与训练】(314)
第十一章口语表达的必备技能(下)——口才基本技法
(316)
第一节表述技巧(316)
一、表述技巧的含义与作用(316)
二、常用表述技巧(317)
第二节机变技巧(332)
一、机变技巧的含义与功能(332)
二、机变技巧运用的原则(333)
三、常用机变技巧(335)
【思考与训练】(353)
第十二章待人接物的应酬艺术——礼貌用语(356)
第一节招呼语(356)
一、称呼式(357)
二、寒暄式(360)
三、体语式(362)
第二节介绍语(363)
一、介绍语的含义与作用(363)
二、自我介绍(364)
三、介绍他人(368)
第三节称赞语(372)
一、称赞语的交际意义(372)
二、称赞语的表达要求(373)
三、称赞语的表述方式(374)
四、自赞自夸的要求与技巧(377)
第四节感谢语和道歉语(378)
一、感谢语(378)
二、道歉语(380)
【思考与训练】(382)
第十三章口语交流的话语艺术——会话口才(385)
第一节交谈(385)
一、交谈的含义与特点(385)
二、交谈的模式(387)
三、交谈的基本要求(389)
四、交谈技巧(391)
第二节辩论(400)
一、辩论的含义与作用(400)
二、辩论的特点(401)
三、辩论的基本要求(402)
四、辩论的种类(404)
五、辩论的阐述类型(404)
六、辩论比赛与辩手分工(407)
【思考与训练】(413)
主要参考书目(416)
后记(419)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