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讲堂:张燕瑾讲西厢记
¥
24.5
6.8折
¥
36
九五品
库存5件
作者张燕瑾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ISBN9787806969045
出版时间2011-07
版次 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开
定价36元
上书时间2013-08-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基本信息
书名:名家讲堂:张燕瑾讲西厢记
原价: 36.00元
作者:张燕瑾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7月1日
ISBN:9787806969045
字数:
页码:
版次: 第1版
装帧:
开本: 16
商品标识:
编辑推荐
《名家讲堂:张燕瑾讲》为“名家讲堂”系列中的一本,在书中,作者张燕瑾对《西厢记》进行了有关深入地解读。
内容提要
暂无
目录
《西厢记》及古典曲学“经典研究”(代序)/1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爱情是什么/3 告诉我爱情在何方? ——人类心灵的叩问/5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秦时期的情爱观/7 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 ——汉魏六朝的情爱观/9 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 ——隋唐时期的情爱观/12 多情却被无情恼 ——宋代的情爱观/16 心顺处便是天堂 ——金元时期的情爱观/17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莺莺传》/21 心不自抑,出之翰墨 ——假他姓以自避的元稹自叙之作/23 儿女之心难以自固的高才绝艳女 ——崔莺莺/30 始乱终弃的忍情负心汉 ——张生/35 夜夜望天河,无由重沿诉 ——铭心刻骨的恋情/40 社会挤压下的爱情哀歌 ——《莺莺传》的意蕴/44 文备众体的传奇名篇 ——《莺莺传》的艺术/45 最恨多才情太浅,等闲不念离人怨 ——唐宋文人笔下的崔张故事/49。 才子施恩,佳人报德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61 风流稍是有声价 ——《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63 此身虽异姓名同 ——《董西厢》的人物/65 生不同偕,死当一处 ——才子张生/66 顾甚清白,救才郎 ——佳人莺莺/67 治家严肃,朝野知名 ——家长老夫人/71 若非足下,定应难见花容 ——红娘、法聪/72 从古至今,自是佳人合配才子 ——《董西厢》的婚恋观/74 最善叙述与精工巧丽 ——《董西厢》的描写手法/79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元·王实甫《西厢记》/83 士林中等辈伏低 ——《西厢记》的作者/85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西厢记》的创作主旨/90 千古来第一神物 ——《西厢记》的人物/102 爱女反而害女的威严老母 ——“即即世世老婆婆”老夫人/103 封建家庭的“不肖女” ——“多情的小姐”崔莺莺/115 一往情深的“傻角” ——“志诚种”张生/132 崔张姻缘的“擎天柱” ——“撮合山”红娘/142 其他人物 ——惠明与郑恒/157 词与事各擅其奇 ——《西厢记》的艺术/161 开传奇之先声 ——矛盾冲突和戏剧结构/163 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 ——有情人终成眷属/182 婉曲细腻的恋爱心境描写 ——把握人物吐露心迹的契机,使人物“出声地思考”/188 无声语言的传神塑像 ——描绘人物的形体动作,使人物“有形地思考”/199 化美为媚的心灵写照 ——鬼斧神工的肖像描写/203 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运用相反相成的原则,刻画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211 以蕴藉婉丽易元人粗鄙之风 ——绮丽当行的语言艺术/216 咀嚼不尽,传之永远 ——《西厢记》余论/237 案头场上曲中无双 ——《西厢记》的演出与刊刻/238 天地妙文与淫书辩难 ——围绕《西厢记》的两种思潮之争/239 下作心态的虚伪本质 ——《西厢记》的禁毁与改编/242 家传户诵濡养曲稗 ——《西厢记》的深远影响/246 附录:西厢故事的说唱传播/253 走向极致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255 后世演绎 ——明清时期的说唱西厢/257 当代诠释 ——弹词本《西厢记》/260 新潮的思想/260 新设的主角/265 新异的人物/267 新增的情节/270 小结 ——文人西厢与艺人西厢/271 后记/273
作者介绍
张燕瑾,1939年生,河北省辛集市人,1964年南开大学中文系毕、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戏曲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中国戏剧史》,《中国戏曲史论集》、《中国俗文学史》、《煮字斋卮言》、《两厢记》(校注)、《宋词三百首》、《元曲精粹解读》等,主编有《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选》、《中国古代戏曲专题》、《中国古代小说专题》、《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
文摘
版权页: 郑恒关于张生“去卫尚书家做女婿”的一番鬼话,本来是很容易识破的,因为张生中状元之后,曾经派琴童送家书回去,这封信是老夫人亲眼见过的,而且还“好生欢喜”(五本一折)了一阵子。但郑恒无中生有的话,老夫人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因而又决定把莺莺嫁给郑恒。此时的张生,状元及第,奉圣旨除授河中府尹,已经不是昔日的穷措大张生了,连莺莺也说:“郎之才望,亦不辱相国之家谱也。”(五本二折)老夫人之所以又有此反复,还是因为她心里本来就对张生这门亲事不满意。郑恒一来,凭着他“仁者能仁、身里出身的根脚,又是亲上做亲,况兼他父命”(五本三折)这些特殊条件,果然使老夫人已经平静了的心事。又重新翻腾起来。郑恒还没来见她,老夫人便想到了莺莺的亲事:“据我的心,则是与孩儿(指郑恒)是;况兼相国在时已许下了。我便是违了先夫的言语。做我一个主家的不着,这厮每做下来。拟定则与郑恒,他有言语,怪他不得也。”(五本三折)郑恒来见之后,又有声有色地编造了一段张生入赘尚书府的故事:“尚书说道:‘我女奉圣旨,结彩楼,你着崔小姐做次妻。他是先奸后娶的,不应取他。’”(五本三折)封建社会始终实行的是一妻多妾制。次妻在家庭中并不属于家属中的一员,外不能受朝廷的封诰,内不能上事宗庙,又要以大妻为女主人,敬谨奉事,处于大妻的权力之下,因而,做次妻,一不如人;正妻是奉旨成婚,次妻二不如人;“先奸后娶”的名声“闹动京师”,有违婚姻禁令,就更不如人。这样的亲事,对相国的家谱、崔家的地位既没有好处,莺莺本人又岂能有好的结果?这是老夫人所不能容忍的:“俺相国之家,世无与人做次妻之理。”于是老夫人又把莺莺许配给了郑恒。这固然如普救寺长老法本所说,是老夫人“没主张”(五本三折)的表现,但原其初心,也未始没有替莺莺着热。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老夫人很爱她的女儿莺莺。
媒体推荐
暂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