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伯达说翡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杨伯达说翡翠

53 6.8折 78 九五品

库存5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伯达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ISBN9787806967218

出版时间2009-09

版次 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定价78元

上书时间2013-08-0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杨伯达说翡翠
原价: 78.00元
作者:杨伯达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9月1日
ISBN:9787806967218
字数:
页码:
版次: 第1版 
装帧:
开本: 16
商品标识:
编辑推荐
  《杨伯达说翡翠》图文并茂,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行文流畅,集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大家之作,带您走进神秘的翡翠世界。 
内容提要
暂无
目录
  第一篇 翡翠传播的文化背景及其社会意义一 翡翠传播的玉文化背景二 有关翡翠的文献考析三 翡翠溯源的实物验证四 文献、实物的综合论证五 翡翠迅速传播的基本动力 六 翡翠审美的历史必然七 中国玉文化翠文化的崇高地位八 建立翡翠美学理论是当务之急第二篇 “大禹治水”\'与“岱岳奇观”——古今国宝的启示一 玉材二 设计三 琢碾四 艺术特色第三篇 世纪中国翡翠四宝一 翡翠首次登上国宝圣坛二 国家翡翠四宝工程的启动 三 一号料——“岱岳奇观”山子 四 二号料——“含香聚瑞”香熏五 三号料——“群芳揽胜”花篮 六 四号料——“四海腾欢”插屏 第四篇 翡翠玉文化流传两千年一 汉一南朝文献中的玉类翡翠二 宋代翡翠已与皇家玉坛接轨三 元明两代勐拱翡翠向北挺进四 清代翡翠普及全国,身价倍涨 五 近现代民玉中的翡翠 附录 翡翠价值实物例证 
作者介绍
  杨伯达,男,1927年生于辽宁旅顺,1948年华北大学美术系毕业。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考古系玉器硕士研究生导师。观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室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会会长、中国宝玉石协会顾问、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荣誉顾问、新加坡收藏家学会海外高级顾问等职。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四十余年来专攻艺术文物及美术史。研究范围较广,侧重清代院画、玉器、金银器、玻璃器、珐琅器等专业领域。曾赴前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古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访问考察或出席国际会议。主要著作有《清代广东贡品》《古玉考》《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与田自秉教授合著)《清代院画》《珍玩雕刻。鼻烟壶》《清玉掇英》《清代官窑瓷器》《古玉史论》《中国古代艺术文物论丛》《传世古玉辨伪研究》《巫玉之光》《古玉鉴定:隋唐至明清》《杨伯达论玉》《杨伯达论艺术文物》等。主编《中国美术全集》之《玉器》《金银玻璃珐琅器》《元明清雕塑》,担任《明清绘画》顾问;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 美术》之《工艺美术》,担任《考古学》《轻工》《文物博物馆》撰稿人;还主编《中国玉器全集》《中国金银玻璃珐琅器全集》等作品。曾主持、参与金玉珠宝大佛、不空羁索观音、翡翠《蓬莱仙与乞》以及珍贵宝玉石的鉴定评估工作。现仍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笔耕不辍。 
文摘
  插图:第一篇 翡翠传播的文化背景及其社会意义翡翠本为鸟名(图1)。《说文》释翡为“赤羽雀也”,翠为“青羽雀也”,均出郁林(今之广西)。《异物志》释: “翠鸟形如燕,赤而雄日翡,青而雌日翠。”其实翡翠鸟类并非仅产于广西等西南地区,江淮之地亦出之。其羽毛中的红、绿二色极为艳丽,远古即用其作饰物,王室、朝廷取于江南、越南等地。民间亦用其作装饰,渐趋发展成专业化行业,用翠毛粘在片状物上以作饰品的工艺谓之“点翠”,大致唐宋古籍已有记述。此前,早于唐宋,还以翡翠比喻绿色或红色的石头,因美若翡翠,故以翡翠鸟名借之为石名,几经流传遂成了产于今缅甸的辉石玉的专名和美称(图2)。时至今日,只要一说翡翠,大家都公认是缅甸绿玉。这种认同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最早借用翡翠鸟名定名矿物的是班固《西都赋》、张衡《西京赋》。据我国第一代地质矿物学者章鸿钊《石雅》考证,两赋的“翡翠”应为今缅甸所产辉石类矿物①。 
媒体推荐
暂无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