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丛书清代官场透视:以乾隆朝陋规案为中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丛书清代官场透视:以乾隆朝陋规案为中心

19.7 6.8折 29 九五品

库存5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晏爱红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ISBN9787806969878

出版时间2012-02

版次 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定价29元

上书时间2013-08-0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丛书清代官场透视:以乾隆朝陋规案为中心
原价: 29.00元
作者:晏爱红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2月1日
ISBN:9787806969878
字数:
页码:
版次: 第1版 
装帧:
开本: 32
商品标识:
编辑推荐
  《清代官场透视:以乾隆朝陋规案为中心》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内容提要
暂无
目录
  绪言 第一章乾隆朝陋规案纪实 第一节盐务陋规案 一、 乾隆二十六年河南盐务陋规案 二、 其他盐务陋规案 第二节税务陋规案 一、 乾隆二十七年牛庄海口陋规案 二、 乾隆二十四年粤海关陋规案 三、 乾隆二十九年厦门海口陋规案 四、 乾隆五十三年台湾海口陋规案 第三节漕务陋规案 一、 乾隆十三年仓场陋规案 二、 乾隆十七年江西漕务陋规案 三、 乾隆三十四年巡漕御史明善家人勒索陋规案 四、 乾隆五十五年湖南湘乡县民童高门叩阍控告粮书案 第四节乾隆朝其他陋规案 一、 乾隆九年福建官员收受捐监陋规案 二、 乾隆十五年广东粮驿道明福婪收兵米折价案 三、乾隆十六年浙江乍浦都统衙门书吏、旗员指称部费侵扣分肥案 四、乾隆二十年巡抚鄂乐舜借盐商致送程仪勒索商银案 五、乾隆三十七年云南布政使钱度侵蚀铜厂平余案 附:乾隆朝几件资料不完整的陋规案 乾隆八年盛京等处驿站陋规案 乾隆五十三年国子监生监馈送贽仪土物案 第二章 关于乾隆朝查处陋规案实效的探讨 第一节 对乾隆朝查处陋规案的总体估计 一、乾隆朝陋规案能否作为研究样本 二、“冰山一角”的“冰山”有多大 三、乾隆朝年查处陋规案的效果能否一概而论 第二节 查处陋规案的实效微乎其微 一、乾隆十五年广东粮驿道明福婪收兵米折价陋规案效果分析 二、乾隆朝查处部费陋规案效果分析 三、乾隆九年查处福建官员收受捐监陋规案的效果分析 四、乾隆朝查处漕运陋规案效果分析 第三章 查处陋规案的立法缺位与执法畸轻畸重 第一节 立法的缺位 第二节 执法畸轻畸重,随意性强 一、性质相同大案的处理畸轻畸重:台湾海口陋规案与厦门陋规案比较 二、偏于从宽处理的陋规案:盐务陋规案中涉及给皇帝进贡的案件 三、同一案件的处理宽严不一:明福案与鄂乐舜案 四、处理比较公平公正的陋规案:粤海关陋规案 第四章 制约彻底查办陋规案诸因素 第一节 主宰立法与司法的皇帝:陋规势不可尽革 第二节 社会舆论对陋规的理解与宽容 第三节 官官相护、商民畏官的政治文化 第五章 陋规势不能尽革的深层次原因x 第一节 人口膨胀,物价持续上涨 第二节 养廉银大幅贬值 第三节 僵化的财政体制 结语 附录:清代陋规案简表 征引文献 征引书目举要 参考论著 
作者介绍
  晏爱红,女,汉族人,1978年生,江西鹰潭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历史学博士,现在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政治史、经济史和社会史。已发表《清代漕粮加赋初探》等论文十余篇。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乾隆二十七年(1762)夏秋间,奉天牛庄商人赵运通在京师步军统领衙门呈请给票以便装运粮食运往天津,步军统领衙门将此事行文盛京刑部协查,刑部侍郎朝铨委派刑部员外郎博尔顿和佐领七十一前往查办,很快查明赵运通自己并无米豆存贮在牛庄,显系虚捏。在查究真相的过程中,竟了解到奉天旗、民衙门有收受商户陋规嫌疑的重要情节。朝铨认为事态严重,遂于九月十八、十九两日会同奉天将军舍图肯调集相关的嫌疑人和告发者——商人赵运通、店户王明德、署理奉天治中高锦和高锦的家人于斌等问讯,当天审明:1.高锦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七月内奉委稽查海口事,三次共借米粮行户王明德银二百两、市钱四百吊,迄今未还;2.赵运通供称乾隆二十三四两年曾给店户郭敏银一千零五十七两作为“使费”,但此时郭敏已“畏罪在家自缢”。舍图肯当即将高锦摘印,并准备缮折参奏。郭敏死无对证,用过的“使费”一千余两,性质是否属于陋规已无从确定,不料刚刚承认勒借商人银两的署治中高锦却很快改口加重自己的罪名称:二百余两白银,并非向米商“借贷”,乃是米商送给的货真价实的陋规。 高锦系汉军旗人,乾隆十八年(1753)内由白盐井提举推升奉天府治中,因事被参奏革职,仍留奉天效力赎罪。乾隆二十六年(1761)由府尹通福寿逾格保奏,开复录用,本年七月通福寿奏准高锦仍行署理治中印务,到任月余即被告发收受米粮行户王明德银两。九月二十二日,将军等审讯后的第三天,高锦即将事情真相写成详文分发给奉天各衙门,主要内容有: 1.海城之牛庄海口自乾隆二十三年(1758)海运皇木准私带杂粮,定有陋规,店家代客每石送给旗、民两衙门各银一钱。二十三四两年系固山大伊昌阿稽查,业已收过每石银一钱,现有各店户活口可证。 2.乾隆二十五年(1760)六月高锦同佐领布颜图,奉将军、尹宪二位大人会委前赴牛庄稽查海口,据店户郭瑞征等均称委查之员得有“常规”,又据店户王明德称:“今年奉文来查,愿将地方官之陋规送给职等二人。”高锦自称“因思向有陋规,并非始于今日,前经委查之员业已得过二年,职等一时冒昧允从,实得王明德送银钱共二百八十两。”据布颜图说,署固山大石三保代王明德送过他陋规银四百两。 由此可见,牛庄海口陋规始于乾隆二十三年,是借海运皇家木植之机私下里搭载杂粮,既然奉天厉禁海运,那么走私杂粮获利的米商就应有所表示,于是新添出“每石送给旗、民两衙门各银一钱”,并由米粮行店敛齐转交官府的典型陋规。开始收受此项陋规的是协领伊昌阿,高锦循前例,收受相沿陋规,同去的布颜图可能比他收受的还多。 奉天官场一潭污浊的死水被高锦一纸详文搅起了巨大波澜,而且惊动了乾隆皇帝。 再看正在缮折报告九月十八、十九两日审讯情况的将军舍图肯和侍郎朝铨,他们知道事情陡生变局,于是在奏折后半部分续入“正在缮折参奏,将高锦解任审讯问,于本月二十二日,据署治中高锦通详各部院衙门文册内称,为首明收受陋规、委员徇纵、串捏改成家人借贷刑逼招认等事”,并请旨添派大臣会同审理,同时将“高锦原报详文恭呈御览”。这就为今天研究当时陋规案侦破之艰难,以至整个官场的暗无天日,留下了一份不可多得的材料。 
媒体推荐
暂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