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目之玩 晚明图谱与文学插图版画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图书条目标准图

耳目之玩 晚明图谱与文学插图版画

77.25 3.9折 198 全新

仅1件

河南洛阳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8.00

作者薛龙春 主编;马孟晶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11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5-06-1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薛龙春 主编;马孟晶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4-11
  • 版次 1
  • ISBN 9787308250726
  • 定价 19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刻印的书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其中不少附有精美的插图,这不仅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也是研究古代政治、文化、民俗等的生动材料。明清时期所广泛流行的图书版刻近来成为艺术史研究的重点,不少学者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对明清版刻图书、画册中的图式、画法等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而本书正是对此题材进行深入研究的典范之作。在本书中,作者对《十竹斋画谱》、《西厢记》等图书所反映出的当时的审美趣味、视觉时尚等均作了详细的解读。同时,对作为图像的版刻所具有的独具特色的视觉特征,也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是一部引人深思的艺术史专著。
【作者简介】
马孟晶,斯坦福大学艺术与艺术史系博士,现任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版画史、明清出版文化、明清视觉文化等。撰有《耳目之玩——从西厢记版画插图论晚明出版文化对视觉性之关注》等系列文章。
【目录】

导论

上编 胡正言与十竹斋彩色套印图谱

第一章 文人雅趣与商业书坊

——十竹斋与胡正言的出版事业

第二章 依违于版画与绘画之间

——《十竹斋书画谱》的多重性格


中编 《西厢记》版画插图的多元诠释模式

第三章 耳目之玩

——从《西厢记》版画插图论晚明出版文化对视觉性之关注

第四章 叙事与诗意

——晚明《西厢记》刊本之诗意式插图


下编 文学插图的图文关系与视觉呈现

第五章 《隋炀帝艳史》的图饰评点与晚明出版文化

第六章 意在图画

——萧云从《天问》插图的风格与意旨

论文出处

图版




内容摘要

第二章依违于版画与绘画之间

——《十竹斋书画谱》的多重性格

版画和绘画这两种媒材,原本在技法、材料、表现形式、使用与流传范围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但在雅俗之界限日益模糊的明清时期,两者之间却有越来越密切的交流互通关系。绘画作品固然可以成为版画图样模式的来源,版画能够大量生产的特性,加上明清蓬勃发展的印刷出版活动,也使它成为传递绘画图像或知识的利器,使得原先只能为少数人所珍藏,流通与观览十分有限的名迹得以广泛流布,转而成为学习、创作绘画时的资源。学者指出,明清之际如石涛、八大山人等风格独特的画家,画风可能即受到版画的影响。「另外,部分知名画家参与版画图稿的设计,也使两者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

由胡正言主编、金陵十竹斋所刊行的《十竹斋书画谱》(1619-1633年间刊行),向来以其在饪版彩色套印技术上的创新,以及因为能做到随类赋彩、得以更为如实摹拟绘画的效果而著称,可说是版画与绘画交流的重要例证。从版画本身发展的角度来看,突破刀刻版印的限制、忠实重现绘画的复杂效果,固然是不可忽视的成就;但是版刻终究难以真正取代绘画中笔墨挥洒的细致变化,而且若是完全以模仿另一种媒材为目标,也可能泯没了版画作为一种表现媒材独具的特性。《十竹斋书画谱》的成绩难道真的以此为限?它是否也能呈现出版画自身的独特效果?其风格特色究竟为何?

新技术的开发总是因应于内容的需求而来。我们必须要追问:《十竹斋书画谱》的性质为何?它的内容对于这套版画图谱的设计与呈现,又带来怎样的影响?

……



精彩内容

中国历代刻印的书籍汗牛充栋, 浩如烟海, 其中不少附有精美的插图, 这不仅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也是研究古代政治、文化、民俗等的生动材料。明清时期所广泛流行的图书版刻近来成为艺术史研究的重点, 不少学者从视觉文化的角度, 对明清版刻图书、画册中的图式、画法等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而本书正是对此题材进行深入研究的典范之作。在本书中, 作者对《十竹斋画谱》、《西厢记》等图书所反映出的当时的审美趣味、视觉时尚等均作了详细的解读。同时, 对作为图像的版刻所具有的独具特色的视觉特征, 也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是一部引人深思的艺术史专著。



媒体评论

★该书主要将晚明几种重要版画图籍置于出版文化与视觉文化的双重关怀中来探讨,通过析论套印技术运用、图文关系对应与视觉呈现的多元取径等面向,抽绎出此时期出版物中重视“耳目之玩”的现象。笔者希冀能借此重思版画此一媒材的特质,及其于当时所拓展出的创新之处;也希望在zui常被相提并论的绘画传统之外,发掘不同类型版画与当代多元的视觉媒材之间发展的共通性,并尝试从出版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来作出诠释。

 ——马孟晶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