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研究丛书传统与变革: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西乡村社会研究(胶装修补版)
  • 中国文化研究丛书传统与变革: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西乡村社会研究(胶装修补版)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1 / 2

临时通知 :店铺书籍均为正版,部分书籍改变过胶装,不影响使用,如对书籍有描述以外的要求请咨询客服或备注留言,中通发货,每天3点以前下单可当天发货,最迟第二天都会发货,客服一般12:00-24:00在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文化研究丛书传统与变革: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西乡村社会研究(胶装修补版)

14.5 2.4折 60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淮安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8.2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英泽 著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2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5-03-27

评价610好评率 100%

  • 包装仔细 36
  • 品相不错 35
  • 发货速度快 33
  • 物流很快 30
  • 值得信赖 23
  • 非常满意 22
  • 价格实惠 21
  • 服务态度好 20
  • 品相超预期 18
  • 物超所值 18
查看全部评价

吞吞在天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正版书籍改变过胶装,内容全新,不影响使用,无笔记无标注,追求完美者慎拍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英泽 著
  •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2
  • 版次 1
  • ISBN 9787554020777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6页
  • 字数 239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文化中国研究丛书”之一。是山西大学教授胡英泽所作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西乡村社会的学术研究作品。本书以大量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为基础,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西乡村土地改革过程中,乡村传统、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变革问题。对于深入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传统,整体性把握土改对乡村社会的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此书特别注意对于集体化时代农村档案的整理和研究,从材料出发研究问题,运用新方法研究新材料,开创了中国现当代社会史研究的新思路。

【作者简介】

   胡英泽,教授,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山西省历史学会秘书长。2010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人口资源环境史等。出版专著《流动的土地:明清以来黄河小北干流区域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凿井而饮:明清以来黄土高原日常生活用水与节水》(商务印书馆,2018年),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目录 |   | 传统与变革: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西乡村社会研究目录
第一章农村档案与当代中国史研究
一、对相关概念的探讨
二、集体化时代农村档案的分类及其运用
三、集体化时代农村档案运用的反思
第二章外来户(一)
一、引言
二、外来户的迁入
三、土改前外来户的“入住权”状况
四、土改后外来户与老户关系的平等化
五、结论
第三章外来户(二)
一、引言
二、十三省二十三县
三、张庄权力结构的变迁
四、“组织起来”的干部
五、结论
第四章土地分配
一、引言
二、吴村土改前后的地权状况
三、高级社前的地权状况
四、结论
第五章役畜分配
一、引言
二、役畜养殖结构的区域差异
三、役畜占有结构的阶级差异
四、役畜短缺与合伙经营
五、结论
第六章果树分配
一、引言
二、果树经营与交易
三、果树与家庭经济
四、结论
第七章房屋分配
一、引言
二、合法买卖
三、合“礼”取得
四、合情还补
五、非法侵夺
六、结论
第八章复议阶级成分
一、引言
二、清理农村阶级成分问题的提出
三、“复议”与“重划”辨析
四、“复议”的基层实践
五、结论
第九章山西乡村社会的特点
一、区域历史的“长时段”性
二、人的跨区域流动性
三、村庄规模、内部社区的差异性
四、乡村经济结构的多样性、土改内容的丰富性
五、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书籍改变过胶装,内容全新,不影响使用,无笔记无标注,追求完美者慎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