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牛郎织女
  •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牛郎织女
  •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牛郎织女
  •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牛郎织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牛郎织女

0.01 九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宣炳善 著;刘魁立 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

版次3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9-24

淘书小栈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宣炳善 著;刘魁立 编
  •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4
  • 版次 3
  • ISBN 9787508718996
  • 定价 1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7页
  • 字数 13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内容简介】
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在中国流传千古,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一般民众所熟知的牛郎织女传说,其大意是说牛郎是人间一位勤劳善良、忠厚老实的小伙子,父母早亡,生活贫穷,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而织女则是天上的神仙。有一天,织女和其他姐妹偷偷下凡洗澡。牛郎则在老牛的指点下,偷偷拿了织女的衣服,于是织女只好做了牛郎的妻子。夫妻俩男耕女织,生下一对儿女,生活幸福美满,后来老牛病死了。但是好景不长,此事让天上的王母娘娘得知,王母娘娘强令织女回到天庭,于是牛郎披上老牛的牛皮,挑着一对儿女,上天去追织女。快要追到织女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画出一道天河,把牛郎织女永远地分隔两岸,但他们的忠贞爱情最后还是感动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允许他们在每年的农历七月七见一次面。所以每年农历七月七的时候,传说千万只喜鹊飞上天,搭成一座鹊桥,牛郎织女在这一天鹊桥相会,由此形成了中国民俗节日——农历七月七的七夕节。因为织女手巧,七夕节于是成为中国女性的乞巧节。自2002年以来,由于媒体的大力宣传,传统的七夕节又成了当代中国的“爱情节”,并与西方公历2月14日的情人节相提并论。2005年以后,七夕节在中国被媒体又称为“中国情人节”,而2002年提出的“爱情节”的概念也就逐渐被淡忘了。
正因为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泛,所以牛郎织女传说的传承十分复杂。我们现在一般了解的牛郎织女传说实际上并不是这个传说早期的情形,而是这个传说晚期的情况,至于这个传说早期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还需要我们进行历史的回顾与分析。
【作者简介】
刘魁立,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哲学博士(俄罗斯),研究员、教授、博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
张旭,毕业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群众文化》、《文化月刊》主编,现为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
宣炳善,浙江诸暨人。199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文艺民俗学硕士。200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学博士。现为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对外汉语系副主任,副教授,民俗学硕士生导师。发表民俗学专业论文20余篇。
【目录】
第一章牛郎织女传说的历史与演变
牛郎织女传说概述
春秋战国时期牵牛织女的星象神话
汉代牛郎织女传说与董永传说
南朝、唐宋时期牛郎织女传说的多元化传承
明清以来牛郎织女传说的故事化及其异文

第二章牛郎织女传说与中国传统民俗
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乞巧民俗
牛郎织女传说与女性身体禁忌
牛郎织女传说与“天人两分”的宗教信仰
成为道教文化象征的牛郎织女传说

第三章从鸦桥相会到鹊桥相会的信仰演变
北方乌鸦信仰的三重神圣性
从“乌鹊桥”到“鹊桥”的词汇变化

第四章牛郎织女传说的多元化文艺传承
《天河配》与《天仙配》
黄梅戏《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传说的当代影视改编

第五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争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语境
牛郎织女传说八个起源地的争论

第六章七夕与中国情人节的争论
当代中国民俗节日的西化现象
七夕节日复兴的商业化与情人节化
结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