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号外(2影响中国)新京报传媒研究院9787513304061新星
¥
1.4
0.4折
¥
35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出版社新星
ISBN9787513304061
出版时间2012-0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9787513304061
上书时间2024-12-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新号外》是一套传媒业界和新闻院校师生必读的经验之书,也是普通百姓窥探“舆论喉舌”、“刀锋舞者”生存状态的揭秘之书。
新京报经典报道精选集,回顾改变中国社会进程的大事件;新京报获奖作品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深度访问,第一流的专家学者阵容。理论和实践结合详解新京报内容特色和采编经验。
这不是枯燥费解的教科书,而是兼具专业精神和阅读趣味的特色书。本书为《影响中国》,由新京报传媒研究院编著。
目录
【2003.11——2004.11】
杨新海案:直抵现场满足民众知情权/闾宏
论战“禁乞令”:为弱势说话/于平
“宝马案”:用事实说话不被网络民意干扰/周亦楣
嘉禾拆迁:拉开监督非法强拆的序幕/老詹
寻找失学农民工子女:你们也是祖国的花/石明磊
撕破新兴医院的送子神话/林阿珍
【2004.11——2005.11】
中国电影百年:以媒体的方式“读”电影/孙琳琳
【2005.11——2006.11】
相声门:反思什么是相声/杨林
定州血案:揭开血腥征地的黑幕/崔木杨
【2006.11——2007.11】
艾冬梅:被改变的冠军命运/范遥
东四八条:挽住旧城的流逝/王荟
【2007.11——2008.11】
日志中国:一日看尽改革三十年/吴伟
阜阳“白宫”:“白宫书记”的唯一专访/孟祥超
汶川地震:为灾难报道树一座丰碑/辛未
【2008.11——2009.1 1】
黄光裕案:理性记录商业文明演进/杨文瑾王海涛
上访者的“精神病院”:相信事实的力量/刘刚
山西绑架案:独闯迈扎央赌场/朱柳筒
【2009.11——2010.11】
新拆迁条例:用报道推动废除“恶法”/全昌连
王亚丽:骗官书记的荒诞剧/朱柳笛
赵作海:苦难的缩影/孔璞
夺命蜱虫:透析基层疾控薄弱顽疾/涂重航
【2010.11——2011.11】
“新圈地运动”:揭露农民“被上楼”背后/钱吴平
香精包子:连环炮弹击破黑色产业链/子召
内容摘要
八年前,有许多人预言新京报不可能成功。他们说北京报业市场已经饱和,没有机会了;他们说新京报会水土不服,在现实环境下是死路一条;他们说新京报只是小报,办一份与首都地位相称的报纸纯属痴人说梦;他们说新京报的版面架构有致命缺点,不可能熬过第一个冬天。但是在他们的猜疑中,新京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着一条高速发展的道路。
《新号外(2影响中国)》希望说明“新京报有怎样的影响力”,影响力体现在我们八年来倾尽心力制作的许多堪称经典的新闻报道。这些新闻曾经引发广泛的社会反响,曾经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曾经见证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甚至或多或少影响了中国的社会进程。
《新号外(2影响中国)》由新京报传媒研究院编著。
主编推荐
一套传媒业界和新闻院校师生推荐阅读的经验之书,也是普通百姓窥探“舆论喉舌”、“刀锋舞者”生存状态的揭秘之书。
新京报经典报道精选集,回顾改变中国社会进程的大事件;新京报获奖作品集;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深度访问,流的专家学者阵容。理论和实践结合详解新京报内容特色和采编经验。
这不是枯燥费解的教科书,而是兼具专业精神和阅读趣味的特色书。
精彩内容
杨新海案:直抵现场满足民众知情权闾宏2003年11月21日,新京报诞生第十一天。
北京人正怀着各种目的,持续关注着这张“另类”报纸。
在古都北京,它打破了报业的各种常规。
当时,人们习惯五毛钱买份报纸,它却定价一块;人们能承受一份报纸三十二个版的容量,它每天则厚达八十个版;人们还满足于翻阅报纸短讯时,它却每天用四个版做评论,再用更多的版面,去做深度报道。
“字太小”、“新闻太长”、“看着累”……一系列负面评论在市场上响起,但奇怪的是,人们并没有停止购买这个“另类”。那些“长篇累牍”的深度新闻,不断在人群中引起震动。
从“SARS后骨坏死”到“产粮基地调查”,得到的反馈是:“我真的被震撼了”,“这样精心的策划”,“文字很精巧”。
那年的11月21日,韩福东在寒冷的北京街头,买了份新京报。他当时是《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正要奔赴河北采访杨新海杀人案。他打开新京报,看了当天的核心报道,马上给编辑部打电话,“我想我不用去了,新京报已经报道了,三个版,关于杨新海的汤汤水水都报了。”杨新海,一个河南农民,三年杀了六十七个人,震惊全国。
如今来看这篇报道,可以提出诸多不足。但在当时,许多媒体还没习惯用手中的话语权,去打破自我设限的报道禁忌,新京报却已突破层层信息封
锁,直抵大案现场。
“都市报这一市场化媒体的出现,很大程度满足了老百姓的知情权。”时任新京报中国新闻部副主编的李列说。新京报想要做的是,政府知道的,百姓也有权知道。
线索来自“光明顶”最初,杨新海案的新闻源头,出现在互联网上。
2003年11月14日,新京报创刊第四天。中国新闻编辑宋书良在网上浏览新闻,不稳定的电力供应,让他头痛不已。而因创刊条件简陋,网络也时断时续,打开一个电子邮件往往需要十几分钟。
大多数新京报员工不在意这些。他们不在意大楼里墙灰脱落,多处漏水;不在意数十人用一部电话;甚至不在意挤在过道里办公。许多人沉浸在理想主义氛围中。他们还把这样的办公场所称之为“光明顶”,因为当时的新京报位于光明日报社一栋老楼的顶层。
宋书良终于上了网,看到一篇四百字的消息,说杨新海特大杀人案已被河北沧州警方告破。消息来源《燕赵都市报》。他向时任中国新闻部主编陈志华报了选题。
陈志华,当时还是一个二十八岁的小伙子,个子瘦小,留着平头,蓄着
胡子。他通常说话简短,直击要害。他新闻经验丰富,还写过小说,曾供职《南方都市报》任深度报道编辑。
他很清楚杨新海案背后的新闻价值。他也知道,其他媒体都会热衷此类题材,所以迅速突破是成败关键。
那天,太阳还未落山,一名记者己在赶赴沧州的路上。
首“战”副局长遭遇失败被派出的记者叫刘炳路。统计学毕业的他,因为和新闻的某种因缘,放弃了去海关工作的机会。如今,他已是新京报编委兼深度报道部主编。他至今还记得创刊初期,那种狂热工作的情景。
忘我投入,是新京报的一个特征,也是理想主义的鲜明符号。
时任中国新闻部副主编李列,经常凌晨三点,将记者从睡梦中叫醒,安排出差,然后和部门编辑一同回家。还有记者为了完成选题,索性带着牙刷牙膏,在办公室安营扎寨。
刘炳路是一名以高效著称的记者。
在高速公路上,刘炳路己拨通了《燕赵都市报》记者的电话。他大学毕业后,曾在那家报社有过短暂的工作经历。但得到的消息,却令人沮丧:当地已禁止对此案报道。
刘炳路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完成第一篇报道。
在这一天半里,他经历迷惘、焦躁、绝望,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还要
经受斗智斗勇中的挫败,以及真相可望不可即的勾引,最后才是柳暗花明的狂喜。
对杨新海案,虽然当时的媒体己有四百字的报道。但报道中,没有提及抓捕地点、被谁抓获、行动由哪级公安部门执行、被关押何处等信息,更没有关于杨新海作案的任何细节。也就是说,刘炳路只知道沧州警方破获此案,此外,一无所知。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