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
  • 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
  • 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

正版旧书 现货实拍 所见即所得 默认有笔迹 具体可联系客服查看 149

7.77 2.6折 30.4 八五品

仅1件

安徽蚌埠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阅增 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49

上书时间2024-11-06

云震书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阅增 著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7-07
  • 版次 1
  • ISBN 9787040060072
  • 定价 30.4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08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共分三大部分19章。第一部分“细胞和生物大分子”,包括4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形态结构、细胞代谢、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第二部分“个体生物学”,包括10章:营养——生物对物质和能的获取、气体交换——呼吸、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运输、免疫、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神经系统、感受器和效应器、激素、行为、生殖和发育;第三部分“遗传、进化及生态学”,包括5章:遗传和变异、生物进化、生命的自然史、生物界、生物与环境——生态学。
【作者简介】
  陈阅增,又名陈为山,祖籍河南省灵宝县,1915年9月23日生于北京,陈阅增的曾祖父是满清的官僚,在山西任知府(暑理知府)。他的父亲陈恕,又名陈管生(1885~1949),幼年时到北京入测量学校读书,即在北京落户,从此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陈恕先后在测量局,河南中学等单位工作。1937年以后,在北京开业为中医。母亲李洁芬(1886~1971)是位善良的家庭妇女。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在文化、科学知识方面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并养成谦虚谨慎、勤奋刻苦、严以责己、宽以待人的品质。
【目录】
绪论
一、什么是生命
(一)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二)严整有序的结构
(三)新陈代谢
(四)应激性和运动
(五)稳态
(六)生长发育
(七)繁殖和遗传
(八)适应
二、关于生命本质的一些理论
三、科学方法
(一)观察
(二)假说和实验
(三)模型实验
四、生物学的分科
五、生命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细胞和生物大分子

第一章细胞的化学组成
一、元素组成
二、分子组成
(一)水和无机盐
(二)糖类
(三)脂类
(四)蛋白质
(五)核苷酸和核酸

第二章细胞的形态结构
一、细胞大小和数目
二、细胞结构
(一)细胞膜和细胞壁
(二)细胞核
(三)细胞质和细胞器
三、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一)脂双层
(二)膜蛋白
(三)膜糖和糖衣
四、物质的穿膜运动
(一)扩散
(二)渗透
(三)主动运输
(四)内吞作用
(五)外排作用
五、细胞连接
(一)桥粒
(二)紧密连接
(三)间隙连接

第三章细胞代谢
一、生命和能
二、化学平衡
三、酶
四、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
五、细胞呼吸
六、光合作用
七、细胞中各种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一、有丝分裂期(M期)
(一)过程
(二)核被的裂解与再生
(三)纺锤体的形成
(四)染色体的行为
(五)细胞器的分配
二、单细胞生物有丝分裂举例
(一)甲藻的有丝分裂
(二)硅藻的有丝分裂
三、分裂间期
四、细胞周期的时间
五、细胞周期的控制机制
六、癌细胞的分裂
七、染色体
(一)染色体的一般形态
(二)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三)染色体数目
(四)染色体组型
(五)染色体带

第二部分个体生物学
一、组织、器官和系统
(一)植物组织
(二)动物组织
(三)器官和系统
二、内环境和稳态

第五章营养——生物对物质和能的获取
一、自养营养——绿色植物的营养
(一)二氧化碳的摄取
(二)对矿物质的需要
(三)水和矿物质的摄取
二、异养营养
(一)食物和营养素
(二)动物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三)人的消化系统

第六章气体交换——呼吸
一、陆生植物的气体交换
(一)叶和气孔
(二)茎和根的气体交换
二、动物的气体交换——呼吸
(一)水生动物
(二)陆生动物
(三)鸟类的呼吸系统
(四)人的呼吸系统

第七章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运输
一、植物的运输系统——维管系统
(一)茎的形态结构
(二)水的运输和蒸腾作用
(三)矿物质的运输
(四)有机物质的运输
(五)营养物的储存
二、动物的运输系统
(一)水管系统
(二)血液循环系统
三、人的血液循环系统
(一)研究历史简述
(二)血管
(三)心脏
(四)血液循环
(五)血液
(六)血液的运输功能
(七)淋巴系统

第八章免疫
一、免疫作为一种防护机制的特点
二、免疫的早期研究和应用
三、两种免疫机制
(一)抗原
(二)B细胞和T细胞
(三)淋巴细胞的发生和发育
(四)免疫系统能识别自我和非我
(五)体液免疫
(六)细胞免疫
四、克隆选择学说
五、免疫系统疾病
(一)自身免疫病
(二)过敏
(三)免疫缺乏病
(四)爱滋病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