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企业级系统:算法、工程实现与案例分析刘强机械工业9787111686163全新正版
  • 构建企业级系统:算法、工程实现与案例分析刘强机械工业9787111686163全新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构建企业级系统:算法、工程实现与案例分析刘强机械工业9787111686163全新正版

96.78 7.5折 129 全新

库存4件

河南平顶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强

出版社机械工业

ISBN9787111686163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9元

货号31207366

上书时间2024-11-06

万卷淘书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前 言<br/>第一篇 推荐系统基础认知<br/>第1章 推荐系统介绍  2<br/>1.1 推荐系统产生的背景  2<br/>1.2 推荐系统解决什么问题  3<br/>1.3 推荐系统的应用领域  3<br/>1.4 推荐系统的定义  4<br/>1.5 常用的推荐算法  5<br/>1.5.1 基于内容的推荐  5<br/>1.5.2 协同过滤  5<br/>1.5.3 基于模型的推荐  6<br/>1.5.4 基于社交关系的推荐  6<br/>1.6 构建推荐系统的阻碍与挑战  6<br/>1.7 推荐系统的价值  7<br/>1.8 本章小结  8<br/>第二篇 推荐系统基础算法<br/>第2章 推荐算法基础  10<br/>2.1 推荐系统范式  10<br/>2.2 推荐算法3阶段pipeline架构  14<br/>2.3 推荐召回算法  15<br/>2.3.1 完全非个性化范式  15<br/>2.3.2 完全个性化范式  15<br/>2.3.3 群组个性化范式  19<br/>2.3.4 标的物关联标的物范式  20<br/>2.3.5 笛卡儿积范式  22<br/>2.4 排序算法  22<br/>2.4.1 logistic回归模型  23<br/>2.4.2 GBDT模型  24<br/>2.4.3 Wide & Deep模型  24<br/>2.5 推荐算法落地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24<br/>2.5.1 推荐算法工程落地一定要用到排序模块吗  24<br/>2.5.2 推荐算法服务于用户的两种形式  25<br/>2.5.3 推荐系统评估  25<br/>2.6 本章小结  25<br/>第3章 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  27<br/>3.1 什么是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  27<br/>3.2 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的实现原理  28<br/>3.2.1 基于用户和标的物特征为用户推荐的核心思想  29<br/>3.2.2 构建用户特征表示  29<br/>3.2.3 构建标的物特征表示  30<br/>3.2.4 为用户做个性化推荐  36<br/>3.3 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应用场景  39<br/>3.4 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的优缺点  40<br/>3.4.1 优点  41<br/>3.4.2 缺点  41<br/>3.5 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落地需要关注的问题  42<br/>3.5.1 内容来源的获取  42<br/>3.5.2 怎么利用负向反馈  43<br/>3.5.3 兴趣随时间变化  44<br/>3.5.4 数据清洗  44<br/>3.5.5 加速计算与节省资源  44<br/>3.5.6 解决基于内容的推荐越推越窄的问题  44<br/>3.5.7 工程落地技术选型  45<br/>3.5.8 业务的安全性  45<br/>3.6 本章小结  45<br/>第4章 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47<br/>4.1 协同过滤思想简介  47<br/>4.2 协同过滤算法原理介绍  48<br/>4.2.1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  49<br/>4.2.2 基于标的物的协同过滤  49<br/>4.3 离线协同过滤算法的工程实现  49<br/>4.3.1 计算topN相似度  50<br/>4.3.2 为用户生成推荐  52<br/>4.4 近实时协同过滤算法的工程实现  54<br/>4.4.1 获取用户在一个时间窗口内的行为  54<br/>4.4.2 基于用户行为记录更新标的物关联表CR  55<br/>4.4.3 更新用户的行为记录HBase表:UAction  55<br/>4.4.4 为用户生成个性化推荐  55<br/>4.5 协同过滤算法的应用场景  57<br/>4.5.1 完全个性化推荐  57<br/>4.5.2 标的物关联标的物推荐  58<br/>4.5.3 其他应用形式及场景  58<br/>4.6 协同过滤算法的优缺点  58<br/>4.6.1 优点  59<br/>4.6.2 缺点  59<br/>4.7 协同过滤算法落地到业务场景需要关注的问题  60<br/>4.7.1 两种协同过滤算法的选择  60<br/>4.7.2 对时间加权  60<br/>4.7.3 关于用户对标的物的评分  61<br/>4.7.4 相似度计算  61<br/>4.7.5 冷启动问题  62<br/>4.8 本章小结  63<br/>第5章 基于朴素ML思想的协同过滤算法  65<br/>5.1 基于关联规则的推荐算法  65<br/>5.2 基于朴素贝叶斯的推荐算法  67<br/>5.3 基于聚类的推荐算法  70<br/>5.3.1 基于用户聚类的推荐  70<br/>5.3.2 基于标的物聚类的推荐  71<br/>5.4 YouTube基于关联规则思路的视频推荐算法  71<br/>5.4.1 计算两个视频的相似度(关联度)  72<br/>5.4.2 基于单个种子视频生成候选视频集  72<br/>5.4.3 基于用户行为为用户生成推荐候选集  72<br/>5.4.4 推荐结果排序  73<br/>5.5 Google News基于贝叶斯框架的推荐算法  74<br/>5.5.1 基于用户过去的行为来分析用户的兴趣点  75<br/>5.5.2 利用贝叶斯框架来建模用户的兴趣  75<br/>5.5.3 为用户做个性化推荐  78<br/>5.6 Google News基于用户聚类的推荐算法  78<br/>5.6.1 基于MinHash聚类  78<br/>5.6.2 基于聚类为用户做推荐  80<br/>5.7 本章小结  80<br/>第6章 矩阵分解推荐算法  83<br/>6.1 矩阵分解推荐算法的核心思想  83<br/>6.2 矩阵分解推荐算法的算法原理  84<br/>6.3 矩阵分解推荐算法的求解方法  85<br/>6.3.1 利用SGD来求解矩阵分解  85<br/>6.3.2 利用ALS来求解矩阵分解  86<br/>6.4 矩阵分解推荐算法的拓展与优化  87<br/>6.4.1 整合偏差项  87<br/>6.4.2 增加更多的用户信息输入  87<br/>6.4.3 整合时间因素  88<br/>6.4.4 整合用户对评分的置信度  89<br/>6.4.5 隐式反馈  89<br/>6.4.6 整合用户和标的物metadata信息  90<br/>6.5 近实时矩阵分解算法  91<br/>6.5.1 算法原理  92<br/>6.5.2 工程实现  94<br/>6.6 矩阵分解算法的应用场景  97<br/>6.6.1 应用于完全个性化推荐场景  97<br/>6.6.2 应用于标的物关联标的物场景  98<br/>6.6.3 应用于用户及标的物聚类  98<br/>6.6.4 应用于群组个性化场景  98<br/>6.7 矩阵分解算法的优缺点  99<br/>6.7.1 优点  99<br/>6.7.2 缺点  100<br/>6.8 本章小结  101<br/>第7章 因子分解机  103<br/>7.1 分解机简单介绍  103<br/>7.2 分解机参数预估与模型价值  105<br/>7.2.1 分解机在稀疏场景下的参数估计  106<br/>7.2.2 分解机的计算复杂度  106<br/>7.2.3 分解机模型求解  107<br/>7.2.4 模型预测  107<br/>7.3 分解机与其他模型的关系  108<br/>7.3.1 FM与矩阵分解的联系  108<br/>7.3.2 FM与SVM的联系  108<br/>7.4 分解机的工程实现  110<br/>7.5 分解机的拓展  112<br/>7.5.1 高阶分解机  112<br/>7.5.2 FFM  113<br/>7.5.3 DeepFM  113<br/>7.6 近实时分解机  114<br/>7.7 分解机在推荐系统上的应用  114<br/>7.7.1 用户与标的物的交互行为信息  115<br/>7.7.2 用户相关信息  115<br/>7.7.3 标的物相关信息  115<br/>7.7.4 上下文信息  115<br/>7.8 分解机的优势  116<br/>7.9 本章小结  117<br/>第三篇 推荐系统进阶算法<br/>第8章 推荐系统冷启动  120<br/>8.1 冷启动的概念  120<br/>8.2 解决冷启动面临的挑战  121<br/>8.3 解决冷启动的重要性  121<br/>8.4 解决冷启动的方法和策略  122<br/>8.4.1 用户冷启动  123<br/>8.4.2 标的物冷启动  125<br/>8.4.3 系统冷启动  126<br/>8.4.4 新的视角看冷启动  126<br/>8.5 不同推荐产品形态解决冷启动的方案  128<br/>8.6 设计冷启动需要注意的问题  129<br/>8.7 冷启动的未来发展趋势  130<br/>8.8 本章小结  131<br/>第9章 嵌入方法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  132<br/>9.1 嵌入方法简介  132<br/>9.2 嵌入方法应用于推荐系统的一般思路  133<br/>9.2.1 学习标的物的嵌入表示  134<br/>9.2.2 同时学习用户和标的物的嵌入表示  135<br/>9.3 用于推荐系统的嵌入方法的算法原理介绍  135<br/>9.3.1 基于矩阵分解的嵌入  135<br/>9.3.2 基于Word2vec的嵌入  136<br/>9.3.3 基于有向图的嵌入  137<br/>9.3.4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嵌入  138<br/>9.4 嵌入方法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案例介绍  139<br/>9.4.1 利用矩阵分解嵌入做推荐  139<br/>9.4.2 利用Item2vec获得标的物的嵌入做推荐  139<br/>9.4.3 阿里盒马的联合嵌入推荐模型  140<br/>9.4.4 淘宝基于图嵌入的推荐算法  143<br/>9.4.5 整合标的物多种信息的Content2vec模型  145<br/>9.5 利用嵌入方法解决冷启动问题  146<br/>9.5.1 通过ID间的结构连接关系及特征迁移解决冷启动问题  146<br/>9.5.2 通过图片、文本内容嵌入解决冷启动问题  148<br/>9.6 本章小结  148<br/>第10章 深度学习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  151<br/>10.1 深度学习介绍  152<br/>10.2 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构建推荐系统的方法和思路  153<br/>  10.2.1 从推荐系统中使用的深度学习技术角度看  154<br/>  10.2.2 从推荐系统的预测目标角度看  154<br/>  10.2.3 从推荐算法的归类角度看  155<br/>10.3 工业界几个经典深度学习推荐算法介绍  156<br/>  10.3.1 YouTube的深度学习推荐系统  156<br/>  10.3.2 Google的Wide & Deep深度学习推荐模型  160<br/>  10.3.3 阿里基于兴趣树的深度学习推荐算法  163<br/>  10.3.4 Google的神经网络协同过滤深度学习推荐算法  166<br/>10.4 开源深度学习框架&推荐算法  168<br/>  10.4.1 TensorFlow(Keras)  168<br/>  10.4.2 PyTorch(Caffe)  169<br/>  10.4.3 MxNet  169<br/>  10.4.4 DeepLearning4j  170<br/>  10.4.5 百度的PaddlePaddle  170<br/>  10.4.6 腾讯的Angel  170<br/>  10.4.7 微软开源的推荐算法库recommenders  171<br/>10.5 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推荐系统的优缺点及挑战  171<br/>  10.5.1 优点  171<br/>  10.5.2 缺点与挑战  172<br/>10.6 深度学习推荐系统工程实施建议  174<br/>  10.6.1 深度学习的效果真的有那么好吗  174<br/>  10.6.2 团队是否适合引入深度学习推荐技术  174<br/>  10.6.3 打通深度学习相关技术栈与团队现有技术栈  175<br/>  10.6.4 从经典成熟的模型与跟公司业务接近的模型着手  175<br/>10.7 深度学习推荐系统的未来发展  176<br/>  10.7.1 算法模型维度  176<br/>  10.7.2 工程维度  176<br/>  10.7.3 应用场景维度  177<br/>  10.7.4 数据维度  177<br/>  10.7.5 产品呈现与交互维度  178<br/>10.8 本章小结  178<br/>第11章 混合推荐系统介绍  182<br/>11.1 什么是混合推荐系统  182<br/>11.2 混合推荐系统的价值  183<br/>  11.2.1 冷启动问题  183<br/>  11.2.2 数据稀疏性问题  183<br/>  11.2.3 马太效应  183<br/>  11.2.4 灰羊效应  183<br/>  11.2.5 投资组合效应  184<br/>  11.2.6 稳定性/可塑性问题  184<br/>11.3 混合推荐系统的实现方案  185<br/>  11.3.1 单体的混合范式  185<br/>  11.3.2 并行的混合范式  186<br/>  11.3.3 流水线混合范式  187<br/>11.4 工业级推荐系统与混合推荐  188<br/>  11.4.1 实时推荐系统与混合推荐  190<br/>  11.4.2 深度学习等复杂推荐模型整合多数据源和多模型  190<br/>  11.4.3 特殊情况下的处理策略  191<br/>  11.4.4 推荐数量不足的增补  191<br/>  11.4.5 通过混合策略解决用户冷启动  191<br/>11.5 对混合推荐系统的思考  192<br/>  11.5.1 整合实时推荐中用户的短期和长期兴趣  193<br/>  11.5.2 利用单个复杂模型建模多源信息  193<br/>  11.5.3 多源的标的物混合  193<br/>  11.5.4 家庭场景中多人兴趣的混合推荐  194<br/>  11.5.5 用户在多APP场景下行为的混合  195<br/>  11.5.6 用户多状态(场景)的融合推荐  195<br/>11.6 本章小结  195<br/>第12章 构建可解释性推荐系统  198<br/>12.1 可解释性推荐系统简介  198<br/>  12.1.1 什么是推荐解释  198<br/>  12.1.2 推荐解释的价值  199<br/>  12.1.3 互联网推荐产品的推荐解释模型  200<br/>  12.1.4 推荐解释的形式  200<br/>  12.1.5 推荐解释的现状  200<br/>12.2 构建可解释性推荐系统的方法  201<br/>  12.2.1 基于用户关系来做推荐解释  201<br/>  12.2.2 基于标的物相似关系来做推荐解释  203<br/>  12.2.3 基于标签来做推荐解释  203<br/>  12.2.4 其他推荐解释方式  204<br/>12.3 常用工业级推荐产品的推荐解释  205<br/>  12.3.1 完全个性化范式的推荐解释  205<br/>  12.3.2 标的物关联标的物范式的推荐解释  207<br/>  12.3.3 其他推荐范式的推荐解释  208<br/>12.4 做好推荐解释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208<br/>12.5 构建可解释性推荐系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10<br/>  12.5.1 混合推荐算法让推荐解释更加困难  210<br/>  12.5.2 设计实时个性化推荐解释面临的技术挑战  211<br/>  12.5.3 企业管理者/数据产品经理更关注精准度而不是解释性  211<br/>  12.5.4 黑盒推荐算法很难解释  211<br/>  12.5.5 普适的推荐解释框架  211<br/>  12.5.6 利用知识图谱做解释  211<br/>  12.5.7 生成对话式解释  211<br/>12.6 本章小结  212<br/>第四篇 推荐系统评估与价值<br/>第13章 推荐系统的评估  214<br/>13.1 推荐系统评估的目的  214<br/>13.2 评估推荐系统的常用指标  215<br/>  13.2.1 用户的维度  215<br/>  13.2.2 平台方的维度  216<br/>  13.2.3 推荐系统自身的维度  216<br/>  13.2.4 标的物提供方的维度  21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