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治通鉴 五册合售 (26、27、28、29、30)
  • 资治通鉴 五册合售 (26、27、28、29、30)
  • 资治通鉴 五册合售 (26、27、28、29、30)
  • 资治通鉴 五册合售 (26、27、28、29、30)
  • 资治通鉴 五册合售 (26、27、28、29、30)
  • 资治通鉴 五册合售 (26、27、28、29、30)
  • 资治通鉴 五册合售 (26、27、28、29、30)
  • 资治通鉴 五册合售 (26、27、28、29、3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资治通鉴 五册合售 (26、27、28、29、30)

330 九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司马光 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1-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架182

上书时间2024-12-21

诗雨江南书房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宋]司马光 编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11-07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80179
  • 定价 990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8000页
  • 字数 600千字
【内容简介】
北宋史家司马光编撰,编年体。记载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共294卷。《资治通鉴》是与《史记》比肩的中国古典史学名著,司马光由此与司马迁并称“史学两司马”。顾名思义,《资治通鉴》的主旨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因此,不仅历代史家十分重视,更是为官当政者的必读书。毛泽东就非常重视、喜欢《资治通鉴》,常置床头一部,一生读了十七遍。
【作者简介】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卒于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仁宗宝元初年中进士甲科。后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英宗时为龙图阁直学士,曾于治平年间进《通志》八卷,记战国至秦二世之史事,得英宗赏识,受命再编《历代君臣事迹》。遂设局于崇文院,选刘恕、刘攽、范祖禹等人为同修官,始协力倾心于编纂。神宗即位,以其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为《资治通鉴》。时司马光以反王安石变法故,坚辞枢密副使之职,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随后改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十五载,六任冗官,书局自随,沉精积思于《通鉴》之编写,不舍昼夜,终至元丰七年(1084年)告竣,呈帝御览,因迁资政殿学士。次年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司马光应召入京,走马还朝,于元祐元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尽废新法,叱咤于“元祐更化”之时。但为相八月,一病辞世。
【目录】
第一册  周纪 秦纪 汉纪(卷1——卷16)

第二册  汉纪(卷17——卷36)

第三册  汉纪(卷37——卷52)

第四册  汉纪(卷53——卷68)

第五册  魏纪 晋纪(卷69——卷89)

第六册  晋纪(卷90——卷102)

第七册  晋纪(卷103——卷118)

第八册  宋纪(卷119——卷134)

第九册  齐纪 梁纪(卷135——卷156)

第十册  梁纪 陈纪(卷157——卷176)

第十一册  隋纪 唐纪(卷177——卷192)

第十二册  唐纪(卷193——卷207)

第十三册  唐纪(卷208——卷222)

第十四册  唐纪(卷223——卷236)

第十五册  唐纪(卷237——卷249)

第十六册  唐纪(卷250——卷265)

第十七册  后梁纪(卷266——卷279)

第十八册  后晋纪 后汉纪 后周纪(卷280——卷294)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