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江大海参加2001年成都首届艺术双年展,亲笔撰写作品反转片1张、亲笔撰写信札1页、亲笔撰写超大信封1个(装于诚品画廊信封中)、诚品画廊实寄大信封1个
¥
1000
九品
仅1件
作者江大海
年代2001
页数2页
上书时间2024-09-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著名画家江大海参加2001年成都首届艺术双年展,亲笔撰写作品反转片1张、亲笔撰写信札1页、亲笔撰写超大信封1个(装于诚品画廊信封中)、诚品画廊实寄大信封1个
- 商品描述
-
著名画家江大海参加2001年成都首届艺术双年展,亲笔撰写作品反转片1张、亲笔撰写信札1页、亲笔撰写超大信封1个(装于诚品画廊信封中)、诚品画廊实寄大信封1个
1人物简介编辑
江大海—)北京人。曾在北京西城文化馆工作,1979年在中央美院附中任教,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1986年自费到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作品有《牧羊人》、《细雨》、《窑洞》等。
江大海
江大海
1949年12月4日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
原北京市中央美院油画系研究生教师
1980“同代人画会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81“中国现代艺术展”,美国,纽约
1982“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大展”,香港
1984“第六届全国美展”
赴法国巴黎美术学院进修 ,获“法国艺术家沙龙展”奖
1987获“布瓦西沙龙展”第一奖
1988法国“土鲁斯国际现代艺术展”
1993台北时代画廊
1994“亚洲艺术博览会”,巴黎法兰西画廊展位,香港
1998“第一届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巴黎法兰西画廊
“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联展” ,“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
”外围展 “意大利维罗纳当代美术馆展”
台北诚品画廊个展
“中国二十世纪艺术展”,北京 ,“上海第三届国际双年展”
2002“成都双年展”
“广东国际三年展”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法国索非亚国际艺术基金会大展”,“韩国汉城当代美术馆展”
2江大“法中 个展编辑
旅法艺术家江大海的个展于2005年3月2日至12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作为法中文化年的交流项目之一,江大海先生的画展丰富了中法两国艺术相互向对方展现各自风貌的节目单。
江大海先生的画展在中法两国艺术“之间”的位置提供了一个跨文化的文本,也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法两国艺术交往的因缘与相互的补益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实际上,从20世纪以来,视觉艺术就在中法文化关系上扮演了突出的角色,江大海先生的旅法经历和艺术旅程就接续了这个传统并丰富了其中的篇章,成为中国艺术家穿越文化边界进行艺术实践的一个例证。
在巴黎多年近距离研习法国艺术,对于江大海来说是一种文化上的熏染和陶冶,由此也获得内在的调整自己艺术发展方向的动力。在20世纪九十年代,他的绘画旨在探索表达外部客观事物的抽象形态,以“云”的系列为重点。此后在新旧世纪之交的日子里,他将中国书法文字移植到画作之中
江大海
江大海(7)
,朝向是写意与抽象的结合。中西两种绘画看上去是不同的造型体系,但在抽象的视觉结构上却有性质的一致性和相融的可能性,江大海正是把握了这种契机。这也是他不断领悟法国艺术的真谛和不断回返中国文化传统渊源,在两种文化的高层次穿行的收获。从江大海先生的艺术创造中,我们获得的不仅是他的作品给予的视觉享受,还有关于文化融合的启示。
----梅苑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03月06日第七版)
3油画家专访编辑
走出国门话多元——“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采访手记
王琦旻
1949年出生的油画家江大海从中央美院油画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之后赴法国巴黎发展,如今已是位法国公民,还是国际知名的油画家。
和一些虽在国际上受肯定,却游离于国内主流美术界之外的画家相比,江大海在国内画界也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也许源于他的艺术理念,他反复强调自己在艺术上的开放态度,吴冠中曾说“笔墨等于零”,得罪了不少同行,江大海却表达了对此的理解,但开放地认可多元并存。他始终相信,欣赏创新发展并不意味着赶时髦甚至舍弃艺术的本质。
油画艺术的本质在于其造型艺术语言的纯粹性。江大海十分推崇康定斯基对音乐和绘画的接近性解释:造型、色调、色彩对应旋律、节奏、和声,这些元素构成艺术秩序的规范与标准。伪前卫艺术家歇斯底里地自我表现扭曲了艺术本质;过分强调“生活处处是艺术”的泛艺术观违背了艺术的本质。
江大海认为中国油画对西方油画的借鉴主要是技法、形式上的,而思想内容的民族性是无法靠“拿来主义”的。绘画是各艺术形式中最具思想性的,它通过观念
江大海
江大海
自然地显现于视觉感受来展示艺术性。江大海认为现代主义运动的代表是“形而上”的赛尚和强调理念的杜桑。赛尚把绘画元素数学化,这种“结构”观念代替了传统绘画对形象的忠实描绘,而杜桑则与行为主义近似。
我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长期的封闭状态难以导出现代美学,艺术的长期单一化情况在西潮汹涌注入的今天正逐步改变。虽然现代主义并不意味着现代性,但作为多元化的一元,它是油画艺术发展中不可回避的。自称接近西方现代派的江大海,期待着观众们欣赏他的参展作品《云系列》(《朦胧》)。
----------------------《北京青年报》2000年07月10日
4微茫气象与纯粹精神编辑
——江大海的绘画艺术
江大海先生的画展再一次在中国举办,作为他的老朋友,我由衷感到高兴。高兴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他的展览是在“中法互办文化年”的背景下举办的。在中法两国艺术相互向对方展现各自风貌的丰富节目中,将大海的画展以在中法两国艺术“之间”的位置提供了一个跨文化的文本,这就为人们认识和理解中法两国艺术交往的姻缘与相互的补益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实际上,从20世纪以来,视觉艺术在中法文化关系上所扮演的角色一直是特别突出的,江大海先生的旅法经历和他的艺术旅程就接续了这个传统并且丰富了他的篇章,成为中国艺术家 穿越文化边界进行艺术实践的一个例证。第二,江大海先生的这次展览以他近些年的新作为主,让国内的同行和观众看到了他艺术上新的探索和成果。在他的新作中,一种融括中西艺术精神的理想以十分清晰的感性方式体现了出来、一种蕴含着高文化品质的艺术境界与个性了然可见。我想,一个展览能这样在文化语境和自我世界的坐标上留下痕迹,它就有值得赞赏和研究的价值。
在巴黎多年近距离演习法国艺术,对于江大海来说是一种文化上的熏染和陶冶,由此也获得内在的调整自己艺术路向的动力。他这些年的绘画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每一个阶段都以一个集中的艺术主题为标志。在20世纪90年代,他的绘画旨在探索表达外部客观物象的抽象
江大海
江大海
形态,以“云”的一列为重点。在这个阶段,法国天空一向多彩的云气成为造型的契机,而在他的描绘过程中,原本带有自然属性的形象变成了画面整体抽象意味的组成元素,自然的云影与抽象的形影相交叠映。此后在新旧世纪之交的日子里,江大海将中国书法文字移植到画作之中,朝向写意与抽象地结合。中国文字在形象性和抽象性之间的形式感,正好满足了江大海追求艺术意境而非具体描述的理想。在这类作品中,被强化了的中国文字展示了自己独特的结构,书写性的线条也展开视觉的旋律,作品自成一个自足的世界。在这个阶段,江大海在西方绘画材料基础上融合使用中国绘画材料如传统宣纸,墨色等的试验,使他的绘画顿然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在中西绘画艺术之间的现代形态。再此后,江大海似乎进入了一个更为自由和感性的世界,表达的主题更远于现实的物象而愈发法接近纯粹的精神,画面的材料质地、肌理、色调也更加有机的组成一片浑厚、微茫的气象,在视觉的属性上达到很高的品质。这也是他不断领悟法国艺术的真谛和不断回返中国文化传统渊源、在两种文化的高层次穿行的收获。
------------------------范迪安中国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5奇迹得作品编辑
从巴黎画室到上海美术馆,一位定居法国的中国艺术家见证着两种文化碰撞、交汇、并行中产生的伟大力量。江大海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来到巴黎的。在与中国传统绘画日复一日的接触中,并 经过在北京的艺术专业学习,他获得了丰富的传统滋养。然而,可以说,西方艺术早已存在于他的记忆深处,因为他对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意大利绘画以及法国绘画深刻的了解。不仅他在中国艺术界的声誉极为稳固,而且江大海己高度具备的这一如此朴实、如此显然、如此绝对的素质、才华。
造访一下江大海的画室便可充分掂量出这一才华的份量。他在巴黎环城路与塞纳河交叉处的伊夫利(Ivry)有两处工作室。第一个画室位于一栋大楼的中心。在那儿工作的五十位艺术家中他是唯一的中国画家。他所有的作品都是裱在画布上的“小尺寸”水墨画。另一个画室位于一处废弃的旧厂区的巨大空间内。许多艺术家在金属横梁下和混凝土墙顶的天桥上建起了自己的画室。江大海的作品是一些巨幅油画,或是在专门为他从安徽运来的几米宽的宣纸上画成的水墨画。但是,无论在哪个地方,都发生了同样的奇迹:他的充满抽象色彩、结构严谨的画作均可以追溯至中国文化的精髓:书法。简单的一个字,“书”或“无”,变成了一个雄浑舒展、边迹游移不定的符号,即一个载体平面之上的平面。不过,也并非总是如此。曾几何时,江大海也描绘过另一些不断运动的平面:云。然而,无论是小尺寸,还是拼接的更具活力的大制作,都具有同样的对平面的探索和思考。这些平面互相作用,就象当年波利亚科夫(Poliakoff)所做的那样,只不过在江大海这里大多都是单色的。
色彩, 是江大海的第二个奇迹所在。无论是水墨画还是色调更为明快的油画,都是淡淡的敷色,使我们感受到画家对马萨其奥(Masaccio)、弗朗西斯卡(PierodellaFrancesca)、莫朗迪(Morandi)等意大利绘画大师的热爱。江大海经常提到他们。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巴尔杜斯(Balthus)名画的背景,或是后者用海绵为梅迪西斯别墅(VillaMedicis)的墙面所作的华丽的涂染色彩。然而,在别人那里被称之为“轶事”的一切——当然这个词并不合任何贬义,它仅仅指一个主题、一个喜爱的故事而已,在江大海那里,则完全被抹去,代之以简单的颜色,大多是华丽的红色,哪怕是一种深
江大海
江大海
沉的黑色,或者是一种令人想起老北京胡同的明亮的灰色。湛蓝的天空下,一枝探出墙头的向日葵的黄点使灰色显得更为珍贵,墙上和地上的纤尘则被艺术家化为纸上的水墨。 由此产生了江大海作品的第三个奇迹:即便是他最不具象、最抽象、最超越时间、几可称之为“西洋”(这个词也不合任何贬义)且超乎空间的作品,也散发着一种东西,一种中国特有的“气”,即那种中国特有的气韵和神韵。然而,这个中国是透过塞纳河畔和印象派画家们的云彩的灰蓝光线重现的,值此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之际,它见证着中法两国众多艺术家共同的精神与梦想。
---------皮埃尔-让·雷米(Pierre-JeanREMY)
-----------------------法兰西学士院院士法中文化年混合委员会法方主席2004年11月
— 没有更多了 —
著名画家江大海参加2001年成都首届艺术双年展,亲笔撰写作品反转片1张、亲笔撰写信札1页、亲笔撰写超大信封1个(装于诚品画廊信封中)、诚品画廊实寄大信封1个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