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同步阅读:呼兰河传
¥
4
1.8折
¥
21.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萧红 著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4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2580
上书时间2024-12-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萧红 著
-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4
-
版次
1
-
ISBN
9787530669822
-
定价
21.8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9页
-
字数
19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语文新课标同步阅读
- 【内容简介】
-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小说,但却与其他小说完全不同。若以一般小说的概念来评价它,它既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中心人物,也不具备贯串全书的线索;若说它是自传,又不是自传,它是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来观察发生在古老的呼兰河边的种种人和事,是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
《呼兰河传》共分七章,每章貌似各自独立,实则为一个整体。第1、2章介绍了呼兰河的自然风光和风俗人情等;第三四章讲述了“我”的童年生活及“我”家的情况;第五六七章分别着重描写了三个人物: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和冯歪嘴子。
小说以东北的寒冬入笔,从呼兰河小城的气候开始,再通过大泥坑、扎彩铺等各具特色的地方,以及跳大神、盂兰节放河灯、四月十八逛娘娘庙、正月十五的秧歌等“盛举”,讲述了整座小城的经济、文化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接下来,作者又从对整座呼兰河小城的描写过渡到“我”家和“我”的左邻右舍。
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是个健康、活泼的少女,但是她的直率在呼兰河的人们看来却是“太大方了”“不怕羞”,最终,在婆婆以及其他人“善意”的折磨下,小团圆媳妇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直至被捉弄死。
“我”家的有二伯,性情十分古怪。他在30年前就来到了“我”家里,而今已有六十多岁了,却被自己的同宗晚辈打倒在地,受尽侮辱,却又无可奈何。
磨房里的磨官冯歪嘴子和邻家王大姐结婚生子了。他们的生活虽然艰苦,却十分幸福。王大姐生完第二个孩子难产死了,当所有人都等着看冯歪嘴子的笑话时,他照常地活在世界上,照常地负着他的那份责任。
- 【作者简介】
-
萧红(1911-1942年),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等,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
1911年6月2日,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的一个地主家庭。
1927年,萧红考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1女子中学(现为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接触到了大量中外文学及“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尤其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较深,对绘画与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0年,她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了二人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
1934年,二人一同到上海,与鲁迅交往密切。
1935年12月,在鲁迅的支持和帮助下,她的《生死场》被列为“奴隶丛书”之三出版,鲁迅为之作序。《生死场》使萧红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上崭露头角。
1936年,萧红只身东渡日本养病。这一时期,陆续出版了散文集《商市街》《桥》,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等。
1937年年初,萧红归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她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等。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加中坚持创作,出版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萧红因病重无法回内地,次年病逝。
在不到十年的创作中,萧红留下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小说《生死场》,短篇小说《手》《牛车上》等作品。她的作品乡土气息浓郁,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尤其是在小说文体上有了很大的创新,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 【目录】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