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明论概略(下卷)
  • 新文明论概略(下卷)
  • 新文明论概略(下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文明论概略(下卷)

15 1.7折 88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姜奇平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2-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22-2-5

上书时间2025-01-03

问界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姜奇平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2-09
  • 版次 1
  • ISBN 9787100090582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49页
【内容简介】
  我们今天的世界,来到了一个三百年难得一遇的岔路口——可以选择文明路径的岔路口。
【作者简介】
  姜奇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监管信息化专家组成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文化启蒙者之一,中国“数字论坛”成员。《北京青年报》1999财富风云人物之一;2007年获中国传媒思想贡献奖;2009年获中国传媒思想贡献人物奖;当选互联网10位启蒙人物。2008年获中国信息经济学会论文一等奖。“奇平视点”专栏作家。
【目录】
第一章 进步观:作为进步标志的自由

1.1什么是文明的进步

1.2旧文明与新文明所指

1.3以自由个性看待发展

1.3.1.新生产方式

1.3.2.新生活方式

第二章 存在观:作为意义的世界

2.1作为意义的世界

2.1.1.意义的意义

2.1.2.意义同实体、价值的区别

2.2意义所在的世界

2.2.1.文明:世界一、世界二、世界三

2.2.2.作为存在方式的世界

2.2.2.1.自然的世界

2.2.2.2.价值的世界

2.2.2.3.意义的世界

2.2.3作为生活结构的意义世界

第三章 价值观:从启蒙理性到后现代心性

3.1新旧话语的转换:中心与外围

3.1.1.中心与外围

3.1.2.两种不同意义上的感性

3.2心物关系:文明分水岭

3.2.1.存在方式意义的心-物区分

3.2.2.科学与人文的不同取向

3.2.3.从心物关系看新旧文明的分别

3.3理性文明论中的感性传统

3.3.1启蒙理性内部的生活世界

3.3.2同质性价值内部的感性批判

3.3.2.1.逃避自由

3.3.2.2.新感性论

3.4异质价值:西方的“心性”

3.4.1.诘问“什么是启蒙?”

3.4.2.异质性话语从边缘到中心

3.4.2.1.异质学的源头性概念

3.4.2.2.异质的社会存在

3.4.2.3.解构“异化之人的哲学”

3.4.3.异质选择的自由

3.5东方本体论:与西方理性相对的心性

3.5.1.从东方观点看中心与外围关系

3.5.2.前现代的异质本体论

3.5.3.与西方物性相对的心性

3.5.3.1.作为物化体系对立面的心学

3.5.3.2.心的实质内容与精神无关

3.5.3.3.消弥心物二元的诚

3.5.4.心学的局限与IT对心性的重新激活

第四章 技术观:从机械系统到生命系统

4.1技术与文明

4.1.1.从历史观点看技术革命

4.1.2.技术的遮蔽与解蔽

4.1.2.1.爱比米修斯的过失

4.1.2.2.技术可以去蔽与返魅

4.1.3技术的代理作用与复归机制

4.2信息和信息技术为什么是湿的

4.2.1.跨越机器与生命

4.2.2.信息技术为什么是湿的

4.2.2.1.生命赖信息为食

4.2.2.2.技术向活系统方向演化

4.2.2.2.1.生命化对技术范式的影响

4.2.2.2.2.信息技术与生命技术的融合

第五章 信息观:信息空间的意义

5.1回到信息本身

5.1.1.信息即生命

5.1.2.信息权利与权力

5.1.3.1.信息权利的解放

5.1.3.2.信息对权利的解放

5.1.3.3.信息对权力基因的解放

5.2世界三与信息空间

5.2.1.一切化为语言的存在

5.2.2.与“我思”对立的计算

5.2.3.面向正当性的话语分析

5.3文明的意义结构

5.3.1.作为总代码的“礼”

5.3.2.结构中的能指网络

5.3.3.结构中能指与所指的关联

5.3.4.结构中的意指的体验化

第二部分 回归意义的新商业文明

第六章 新的选择:网商的自然权利

6.1重新认识财富主体

6.2自然权利增量

6.2.1.现代权利中的同质特征

6.2.2.论不可转让权利的天然性质

6.3网商的自然权利

6.3.1.自主劳动的权利

6.3.2.分享的权利

6.3.3.自主的权利

第七章 我思的扬弃:财富的转型

7.1网络商品价值与交换

7.1.1.商品细胞与新物种基因

7.1.1.1.商品细胞中隐含的权利关系

7.1.1.2.对价值论的重新发现

7.1.1.3.价值论范式的历史演进

7.1.2.价值形态物化的扬弃

7.1.2.1.扩展商品二重性的背景

7.1.2.2.价值形态的过渡:服务价值

7.1.2.2.1.网络组合商品:产品加服务

7.1.2.2.2.服务价值形态

7.1.2.2.2.1.组合商品中的非产权交换

7.1.2.2.2.2.价值构成的变化

7.1.2.3.商品价值形态:商品的新属性

7.1.2.3.1.体验价值

7.1.2.3.2.产品语意

7.1.3.商品的第三重属性

7.2资本异化及其扬弃

7.2.1.我思的经济对应物

7.2.2.所有权并非自然权利

7.2.2.1.高利贷与心物边界上的资本

7.2.2.2.洛克说法的可疑之处

7.2.2.2.1.洛克为何急于证明财产先于公民社会

7.2.2.2.2.石器时代的财产意识

7.2.2.2.3.所有权:支配与占有的区别

7.2.2.3.什么是对意义的权利:看不见的心

7.2.3.资本范式的转变

7.2.3.1.资本作为我思的崇高客体

7.2.3.1.1.何为物化:从物化到异质性

7.2.3.1.2.异化与物化

7.2.3.2.网络经济与资本物性的扬弃

7.2.3.2.1.物化劳动与自主劳动的矛盾

7.2.3.2.2.在资本内部扬弃物性

7.2.3.2.2.1.资本物化批判理论及其局限

7.2.3.2.2.2.资本内部的结构性变化与生产力作用

7.2.3.2.3.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

7.2.3.2.3.1.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7.2.3.2.3.2.两种相反报酬递增的分别

7.2.3.2.3.3.范围报酬递增的技术经济实践

7.2.3.2.4.权力转移与利益关系调整

7.2.3.2.4.1.从使用权、支配权到创造权

7.2.3.2.4.2.从活劳动到自主劳动

7.2.3.2.4.3.生产关系:去物化的阻力与动力

7.2.3.3.通过意义弥合资本心物对立

7.3企业组织范式转变

7.3.1.从职能转向流程推动企业扁平化

7.3.2.企业虚拟化:社会水平的支配权与控制权分离

7.3.3. 回到商业本身

7.3.3.1.经济是生活

7.3.3.2.新商业文明的组织范式

7.3.3.3.融入整体经济

第八章 回到未来:话语与制度分析

8.1作为文本的经济:从制度的能指到所指

8.2新商业话语的语法结构

8.2.1.代码的“语法”

8.2.1.1.代码的三重维度

8.2.1.2.对等关系与边际成本

8.2.2.话语权的语法

8.2.2.1.语言交换的经济

8.2.2.2.话语、权力和主体

8.2.3.场域与话语正当性的语法

8.3制度的话语转向:网络规则与意义结构

8.3.1.开放与分享:客体的规则

8.3.1.1.知识开放规则

8.3.1.1.1.知识开放的代码规则

8.3.1.1.2.以开放方式建立隐性知识蓄水池

8.3.1.2.基于报酬递增的网络资源分享规则

8.3.1.2.1.报酬递增与资源分享:双层经营

8.3.1.2.2.免费模式与资源分享

8.3.2.诚信与责任:主体的规则

8.3.2.1.诚信:主体关系的行为规则

8.3.2.1.1.诚信:有意义地实现权利的规则

8.3.2.1.1.1.从历史与逻辑结合角度理解诚信

8.3.2.1.1.2.从权利角度理解诚信

8.3.2.1.2.社会资本:为人力资本注入信任

8.3.2.1.2.1.正反两方面的意见

8.3.2.1.2.2.诚信:化复杂为简单的权力

8.3.2.2.责任:主体行为规则

8.3.2.2.1.新商业文明的责任语境

8.3.2.2.1.1.责任:推广的自我认同

8.3.2.2.1.2.主体的环境及责任的内化

8.3.2.2.2.面向未来的责任观: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

8.3.2.2.2.1.个体担当

8.3.2.2.2.2.家庭责任

8.3.2.2.2.3.企业责任

8.3.2.2.2.4.公共责任

8.3.2.2.2.5.社会责任

8.3.2.2.3.责任话语:个性道德与自律

8.3.2.2.3.1.个性道德

8.3.2.2.3.2.自律的涌现

第三部分 社会生活的权利话语

第九章 新的选择:在日常生活中主张权利

9.1自然权利与政治权利的和谐

9.1.1.自然权利先于政治权利

9.1.2.新自然权利:跨文明比较

9.2政治权利

9.2.1.政治权利与自然权利的区别

9.2.2.网民的政治权利

9.3.3.政治权利的局限

9.3更高的自然权利

9.3.1更高的自然权利与私权

9.3.2卢梭的“漏洞”

9.3.3个性契约论

9.3.4更高自然权利的原则

9.4网民权利论

9.4.1网民的特性

9.4.1.1网民不是什么

9.4.1.2网民是什么

9.4.2网民自然权利的现象

9.4.3网民在日常生活中主张权利

第十章 我思的扬弃:从人民到人人

10.1现代性行政的逻辑:为人民服务

10.1.1.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工业化实质

10.1.2.行政官僚制的工业化实质

10.1.2.1.韦伯官僚制的理念:合理性与合法性

10.1.2.2.行政之恶

10.1.3.公共行政中的公共选择主张

10.1.3.1.公共选择的主张:小政府

10.1.3.2.技术驱动效率的策略

10.1.3.3.公共选择的定位:经济人的官僚制

10.1.4.新公共管理:扬弃官僚制

10.1.4.1.区分文明代差的公共行政标准

10.1.4.2.新公共管理:针对行政的变革

10.1.4.3.企业化体制的含义:与新公共选择的区别

10.1.4.4.政府再造与流程重组

10.1.5.新公共行政:扬弃政治与行政二分

10.1.5.1.新文明特点在新公共行政中的体现

10.1.5.2.将顾客升级为公民:公平与公正的回归

10.1.5.3.对电子政务转型的要求

10.2归于日常生活的政治:行政复归政治

10.2.1.作为政治理论的后现代公共行政

10.2.2.作为行政理论的后现代公共行政

10.2.3.后现代公共行政与电子政务

10.3扬弃我思与幸福导向:为人人服务

10.3.1.理念缺位的现代化

10.3.2.工业化实现不了为人人服务

10.3.3.信息化实现为人人服务

第十一章 回到未来:意义结构中的话语正当性

11.1语言与制度的意义结构

11.1.1.霍布斯:语言、我思与国家

11.1.2.福柯的相反理解:话语与权力

11.1.3.自我的重新界定

11.1.4.对自我进行认同的元规则

11.2公共行政的语言:元规则

11.2.1.话语主体的元规则:对我思的置换

11.2.2.制度设计的动力学:效率的解构

11.2.3.作为组织的话语:形式的不定形化

11.2.4.行政的终结:“反行政”

11.3作为意义结构的制度

11.3.1.作为意义的正义

11.3.1.1.从科耶夫到罗尔斯

11.3.1.2.认同的双层结构

11.3.1.3.意义的制度化

11.3.2.话语正当性:构成、言说与语境

11.3.2.1.公共行政的话语正当性

11.3.2.2.“一事一议”与话语正当性的制度化

11.3.2.3网民的话语正当性实践

11.3.2.3.1.正当性话语的更高权利价值

11.3.2.3.2.正当性对自由个性的意义

第四部分 回到精神现象本身

12.0精神文明的本体存在方式

第十二章 新的选择:网民的文化自然权利

12.1文化的自然权利

12.1.1.问题的背景

12.1.2.作为存在方式的崇高

12.1.3.崇高的异化

12.2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

12.2.1.崇高视域

12.2.2.何谓崇高:作为美的异化的崇高

12.2.3.意识形态的“崇高”

12.3新文明中的文化自然权利

12.3.1.意识形态认同不是自然权利

12.3.2.意识形态透支:犬儒主义的出现

12.3.3.快感:文化与政治

12.3.4.意义认同的东方价值

12.3.5.网络文化与文化自然权利

第十三章 我思的扬弃:从现代性到“艺术的终结”

13.1艺术与审美的关系

13.1.1.艺术与审美活动中的自我

13.1.1.自我之镜的观照方式

13.1.2.生活世界的中介化

13.1.3.审美现代性:美学中的最优化理论

13.1.2.艺术现代性与非现代性的分别

13.1.1.1.艺术与现代性的关系

13.1.1.2.艺术中介的理性化

13.1.1.3.艺术主体的理性化

13.2艺术中的自我:从现代到后现代

13.2.1.艺术中的进步话语

13.2.1.1.艺术的黄金时代

13.2.1.1.1.作为前现代反抗者的乐观现代性意识

13.2.1.1.2.最为光彩焕发时刻的艺术

13.2.1.1.3.不发达社会转型中的文明意识

13.2.1.1.4.中心与外围反差中的现代性意识

13.2.1.2.唯美的形式主义

13.2.2.艺术对现代性的批判

13.2.2.1.以艺术形式反对启蒙理性

13.2.2.1.1.瓶子与酒的错位

13.2.2.1.2.唯美主义在形式与审美态度上的矛盾

13.2.2.2.文学中对进步话语的批判意识

13.2.2.3.“晚期风格”与理性的低潮

13.2.2.4.把解构形式作为艺术

13.2.3.有形式与无形式的后现代

13.2.4.艺术的终结:自我与存在方式的统一

13.2.5.东方审美趣味

13.3 美是直接的

13.3.1.“回到边沁”

13.3.2.从迂回之美到直接之美

13.3.2.1.迂回之美

13.3.2.2.直接之美

13.3.2.3.互联网时代的美

13.3.3.过渡策略:中心与外围共存

13.3.3.1.繁荣网络文化

13.3.3.2.如何看待网络文化的“低俗”

第十四章 回到未来:网络文化的话语标准

14.1重建认同的意义结构

14.2以体验方式认同

14.2.1.体验中“回忆”的特指

14.2.2.以接受者为中心的体验

14.2.2.1.以“快乐”为纲的体验哲学

14.2.2.2.体验的三种实现方式

14.2.3.日常化的高峰体验:狂欢

14.3文化认同的尺度

14.3.1.研究对象

14.3.2.网络文化的客体规则

14.3.2.1.服从与自我:话语的支配权与使用权

14.3.2.2.话语权的开放与分享

14.3.2.3.认同的权力分析:体验、服务、创造

14.3.3.网络文化的主体规则

14.3.3.1.对等式责任的建立

14.3.3.2.责任话语的权力分析:基于体验的自适

14.3.4.认同方式:从中介到复归

14.3.4.1.体验转向的形式特征:图像转向

14.3.4.2.体验认同:焦虑与回家的心理意义

结语 新普世价值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