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9 4.7折 ¥ 3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郭继承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305
上书时间2024-11-24
认识中华文化,要抓住其要义。而掌握中华文化要义,必须基于中华文化自身立场,遵循中华文化自身演进的逻辑,回到经典文本,探其源,析其流,弄清中华文化究竟讲了什么。作者基于这一立意,选取中国文化史上z具代表性的文本,包括《论语》《易经》《孟子》《道德经》《庄子》《坛经》等,阐释儒家、道家、佛家及中医的主张、思想,提炼出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蕴含着beyond时空的大智慧,给予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力量。
郭继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思政研究所副教授。致力于中西文化比较、现代文明的困境与应对、中华文化的推广与传播、人生哲学等领域的研究。先后出版《直面人生的困惑》、《中华经典十三讲》、《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的国学智慧》、《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国文化的未来——近代儒学对中国文化出路的探索与中国文化出路的再思考》、《仁者爱人》、《居安思危》等著作。
卷首语 | 001
前言:经典是人类文明的北极星 | 001
引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中华文化 | 001
(一)看待文化问题应该秉持的基本态度 | 002
(二)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 | 004
1. 对中华民族自身发展而言,传承中华文化关涉国基永固 | 004
2. 放眼全球,中华文化有能力为整个人类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 008
3. 中华文化是人生的百科全书 | 013
4. 近代的磨难,是我们不断成长的洗礼 | 016
(三)文化的时代性与超越性 | 018
一 中华文化的历史演变 | 023
二 中华文化的主旨 | 031
(一)从朱熹的十六字心传说起 | 033
(二)启发人类的道心和觉性——中华文化努力之方向 | 043
三 儒家的圣贤气象 | 047
(一)《易经》 | 047
1. 宇宙生成与演进法则 | 048
2. 如何实现宇宙秩序的和谐 | 054
3. 人与天道的关系 | 058
(二)儒家之“四书” | 062
1.《论语》:“一心”应万物 | 062
2.《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 071
3.《中庸》:源头活水,智慧之源 | 076
4.《大学》:内圣外王之道 | 083
(三)先秦之后的儒家 | 090
1. 董仲舒:儒学的政治化 | 091
2. 李翱与韩愈:重振儒学的努力 | 092
3. 宋明儒学:体悟“天理”与发明“本心” | 097
4. 王阳明:“致良知” | 101
5. 戴震:对宋明儒学的一种反叛 | 107
6. 新儒家:一生为故国招魂 | 108
(四)儒家之总纲:澄明“道心”而成就志士仁人 | 111
四 道家的逍遥与“归真” | 113
(一)《道德经》 | 113
1. 宇宙有“道” | 114
2. 顺道而为 | 121
3. 何以悟“道” | 124
4. 得道之境: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 128
(二)《庄子》 | 130
1. 从“无所待”说起 | 131
2. 何以领悟“大道” | 134
3. 何谓“真人” | 140
4. 去掉束缚与拥有自由 | 143
(三)道家之要领:去妄归真 | 147
五 佛家的智慧与觉悟 | 149
(一)佛陀的慈悲与本怀 | 150
1. 从世俗的王子到彻悟的圣人 | 151
2. 不读《楞严》,不知佛之大智 | 154
3. 行解相应——佛学之内在要求 | 170
4. 自利利他——不渡众生,无以成佛 | 172
(二)从惠能看中国佛学的特点 | 174
1. 从惠能和神秀的两首偈子说起 | 175
2. 初试锋芒与禅宗的秘密 | 177
3. 六祖的要旨 | 181
4. 从“何谓修行”看惠能佛学的中国特色 | 186
5. 智慧总在文字外 | 192
(三)佛教之真精神: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 198
六 中医的“天人合一”与“一气周流” | 201
(一)大医精诚与医者的情怀 | 204
(二)病象与病因 | 206
(三)天人一体:中医的整体观 | 207
(四)一气周流:人体能量之运行秩序 | 209
(五)五行生克——身体内部各脏腑的关系 | 211
(六)脏器与身体各器官的关系 | 213
七 中华文化的特点 | 217
八 对中华文化的一点反省 | 223
结语: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 23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