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33年:上海儿科名医,微循环障碍和莨菪类药研究先驱:钱潮 处方笺4张 合售(为许太太诊病)
¥
480
七五品
仅1件
作者不详
出版社不详
年代民国 (1912-1948)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18-11-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七五品
- 商品描述
-
钱潮,中国儿科专家及寄生虫病学专家。自1959年起钻研中毒型菌痢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于1961年在世界上首次报告以阿托品为重点的综合施治对中毒型菌痢的疗效。他又从事莨菪类药和微循环障碍学说的研究,并将阿托品疗法进而推广用于各种感染性休克,取得明显效果。 钱潮(1896年11月20日~1994年1月18日)中国儿科学家。微循环障碍和莨菪类药研究的先驱之一。1896年11月20日生于浙江杭州。1913年入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同年赴日留学。1914~1918年,先后在东京帝国大学预科班和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学习,1922年毕业后在九州帝大医学部附属医院进修。1924年回杭州从事临床、教学、科研。1930年写成论文《姜片虫病对宿主身体的影响》,以该论文1937年在九州帝大获医学博士学位。
1958年参加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9年任新建的上海新成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兼儿科主任。当时上海中毒型菌痢流行,他用大剂量阿托品治愈一并发支气管痉挛的患儿。但其观点遭到反对和抵制,后来事实证明阿托品疗法不仅对中毒型菌痢,而且对暴发型流行性脑膜炎、中毒性肺炎等所致的感染性休克也有效。1977年当选为中国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学会会长。1979年与祝寿河、杨国栋主编《微循环障碍和莨菪类药》一书。
1896年11月20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招宝堂。
1912年6月毕业于杭州宗文中学。
1913年1月—6月在浙江医药专门学校学习。
1922年6月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获医学学士学位。
1922年7月—1924年6月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进修、研究。
1924年6月—1926年6月任浙江医药专门学校教授。
1926年7月—10月去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进修、研究。
1926年11月—1928年12月任浙江省辖广济医院、杭州医院委员兼内儿科主任。
1929年1月—1937年2月任杭州地方病医院院长兼委员,兼杭州热带病研究所地方病研究会委员。
1937年2月—7月去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研究、获医学博士学位。
1937年8月—11月任杭州第十二辅助医院院长。
1937年12月—1951年10月迁寓上海开业。
1951年11月—1956年5月任上海康定联合诊所所长兼西康联合诊所所长。
1953年—1960年任上海市新成区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委员。
1954年—1966年任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秘书长。
1955年—1966年5月任中华医学总会、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
1956年6月—1959年9月任苏北医学院顾问、教授、上海市血吸虫病防治所顾问。
1957年7月—1966年5月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医学组组员。
1958年5月—1966年5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研究员。
1958年12月~1959年5月任上海新成区麻疹医院业务负责人。
1959年10月~1982年8月任新成区中心医院(静安区中心医院东院)、静安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兼儿科主任。其中1960年12月~1962年5月兼市立儿童医院分院(静安区儿童保健院)院长。
1977年9月任中国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会会长。
1982年9月~1987年11月任静安区中心医院顾问。
1987年12月退休。
1994年1月18日因高龄老衰、肺部感染致全身衰竭病逝于上海。
— 没有更多了 —
商家发货很快。但是能否今后同一商店买这样的两张纸的邮费应该只收一笔邮费就可以了。
发货速度快,包装仔细,价格实惠,服务态度好,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