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中国:近代中国社会调查的人群聚类分析与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认知中国:近代中国社会调查的人群聚类分析与研究

17.59 4.6折 38 全新

库存19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志英,罗艳,傅奕群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5839

出版时间2012-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7927210

上书时间2024-12-15

柏艺文库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女,历史学硕士。1953年生,北京市人。198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近代百年外国对华借款剖析》。另外对现当代教育研究着力颇深,主编《高等教育研究》。发表有关中国近代史以及青年研究的论文多篇。罗艳,女,北京昌平区委党校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撰有论文《近代买办与晚清民族保险业》、《新中国农业保险的历史演变》、《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实践的社会保险探析》等。傅奕群,女,北京出版社编辑,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撰有论文《民国时期银行信用调查研究(1919—1937)》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社会调查溯源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出现

一、社会调查探源

二、西方现代社会调查的兴起与现代社会调查在中国的产生

第二章 清末以来中国政府的社会调查

一、清政府预备立宪与大规模社会调查的开展

二、北洋政府巩固统治与社会调查

三、南京国民政府规模宏大的社会调查

四、民国时期政府调查论析

第三章 各类学者与社会调查

一、社会学学者群及其调查

二、其他学者的社会调查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调查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二、马克思主义者社会调查的特点

三、调查研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

第五章 近代企业家群体与社会调查

一、民族工商企业家群体及其进行的社会调查

二、金融家群体及其进行的社会调查

三、华资银行的信用调查

四、中国征信所的出现与信用调查的制度变迁

第六章 近代各类在华外国人的调查活动

一、在华外国人对中国自然、社会等情况的调查

二、以满铁为代表的日本在华侵略性调查

三、在华基督教团体的调查活动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为“中国近世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之一种,是靠前部对近代中国的社会调查从人群聚类的角度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
本书将研究的视角定位在近代中国不同人群实施的社会调查上,对不同人群社会调查的特点、态度、内容、指向、宗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对大量社会调查的宏观观照和微观分析,本书认为,近代中国社会中具有一定文化水准的知识阶层——政府官员、各类学者、马克思主义者、企业家群体以及外国在华人员几乎都对社会调查怀有高度的信仰,并以极高的热情投入了社会调查。但是,他们社会调查的目的、宗旨并不一样,从而直接导致了调查样式、手段的差别。本书从社会环境、指导思想、人员素养的角度分析这些差别,指出了差异产生的深层原因,并从近代以来中国人价值观、认知观的变化给社会调查带来的重要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

主编推荐
《认知*国--近代*国社会调查的人群聚类分析与研究》由李志英、罗艳、傅奕群所著,本书所谓的社会调查取广义社会调查的概念,即所谓社会调查是指有目的地运用观察、访谈、问卷、统计等方法直接从社会生活中了解情况、收集事实和数据,并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加工分析和研究的活动。本书将从这样的概念定义出发,将凡是符合这样概念的社会调查均纳入研究视野内,并从人群聚类的角度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 

精彩内容
本书为“中国近世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之一种,是靠前部对近代中国的社会调查从人群聚类的角度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

 本书将研究的视角定位在近代中国不同人群实施的社会调查上,对不同人群社会调查的特点、态度、内容、指向、宗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对大量社会调查的宏观观照和微观分析,本书认为,近代中国社会中具有一定文化水准的知识阶层——政府官员、各类学者、马克思主义者、企业家群体以及外国在华人员几乎都对社会调查怀有高度的信仰,并以极高的热情投入了社会调查。但是,他们社会调查的目的、宗旨并不一样,从而直接导致了调查样式、手段的差别。本书从社会环境、指导思想、人员素养的角度分析这些差别,指出了差异产生的深层原因,并从近代以来中国人价值观、认知观的变化给社会调查带来的重要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