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唐韬略
  • 隋唐韬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隋唐韬略

31.19 4.0折 78 全新

库存9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董恩林 章雪峰

出版社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ISBN9787540370817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29550508

上书时间2024-11-25

柏艺文库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动荡和分裂,中华大地在隋唐两代重归一统。隋唐327年的辉煌历程,把古老的中华帝国推向鼎盛期。强大帝国的出现,是中华民族大智慧的造化,也是泽被几代宏韬伟略的杰作。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间,看隋唐如何谋安邦,享盛世。

 



商品简介

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动荡和分裂,中华大地在隋唐两代重归一统。隋唐327年的辉煌历程,把古老的中华帝国推向鼎盛期。强大帝国的出现,是中华民族大智慧的造化,也是泽被几代宏韬伟略的杰作。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间,看隋唐如何谋安邦,享盛世。

 

 



作者简介

董恩林,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著有《唐代老学研究》《中国传统文献学概论》《文献论理与考实》等。


章雪峰,历史写手、出版人,现供职于武汉。出版有《中国出版家·章锡琛》《唐诗现场》《一个节气一首诗》《名画中的隋唐史》等多部作品。



目录
第一章

杨坚窃国 大智若愚

韬光养晦/003

独揽大权/006

培植党羽/010

缓除内忧/013

速平外患/019

革故鼎新/022

第二章

快刀乱麻 平定叛乱

促成其恶/028

合纵连横/031

上屋抽梯/034

背水一战/037

兵不厌诈/040

千里奇袭/042

直捣长安/044

……

内容摘要

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动荡和分裂,中华大地在隋唐两代重归一统。隋唐327年的辉煌历程,把古老的中华帝国推向鼎盛期。强大帝国的出现,是中华民族大智慧的造化,也是泽被几代宏韬伟略的杰作。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间,看隋唐如何谋安邦,享盛世。


 



主编推荐

董恩林,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著有《唐代老学研究》《中国传统文献学概论》《文献论理与考实》等。

章雪峰,历史写手、出版人,现供职于武汉。出版有《中国出版家·章锡琛》《唐诗现场》《一个节气一首诗》《名画中的隋唐史》等多部作品。



精彩内容

章  杨坚窃国 大智若愚

自古以来,得天下者,有靠 “打”的,也有靠 “窃”的。“窃”这个事儿,只要干得好,也很有 “前途”。古人云 :“窃钩者诛 ,窃国者侯。”可见,凡事要干,就得干一票大的。只要窃到国家,往小了说,你是个王侯;往大了说,你可以当皇帝。

杨坚的皇帝之位 ,就是这样来的 。

不过,“窃”字太难听。“禅让”比较好,我们一直用它。 

“禅让 ”,在中国是有传统的。

中国早的部落首领尧、舜、禹,就是通过禅让制移交权力的,那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禅让。

但是,接下来的汉代王莽、三国时期魏国曹丕、西晋司马炎,以及南朝宋齐梁陈和北朝齐周的开国君主都玩过 “禅让”,包括后来唐代的武则天和朱温又步杨坚的后尘 。这些,就不是原汁原味的禅让了,而是彻头彻尾的 “窃国”。

但 “窃国 ”这个事儿,也分难度大小。

有十分难的。比如,西汉外戚王莽前后经过九年的矫情伪饰、苦心经营,方谋得皇帝宝座;唐代女皇武则天从当上皇后到登临皇位处心积虑三十四年。三国曹丕篡汉、司马炎代魏及南北朝的 “禅让”均经历一两代人多年的苦心经营,直至功名显赫、瓜熟蒂落方才敢问鼎皇位。

也有特别容易的。杨坚代周,前后不到一年,即从一个并无多大军政实权的大前疑 (北周宣帝所设四大辅臣之一 ),摇身一变而成一国之君,轻飘飘稳当当,似乎没费多大周折,事后也并无多大余震。

所以,清代那位读遍了二十二史的大学者赵翼在他的《廿二史札记》 中,酸溜溜地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也就是说,古往今来,“窃国”这个活计 ,杨坚干得好。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他的诀窍或者说韬略,何在?

 

韬光养晦

杨坚是官二代。

父亲杨忠是北周开国名将,爵封随国公 。杨坚15岁即因父勋被授予“车骑大将军”的官号,后来女儿又做了周宣帝的皇后。因为父亲跟随周太祖宇文泰从龙有功,杨家被赐姓普六茹。

所以,杨坚,我们又可以叫他普六茹坚。感觉怪怪的,也没办法。这是荣誉!

普六茹坚长得帅。据说额头宽阔且隐约有五根肉柱直贯头顶,目光犀利逼人,腰长腿短。更神奇的是,他手上还有个从娘胎里带来的汉字文身——王。到底是天之骄子 ,龙凤之姿啊!

可见,杨坚从小就不是一般人。

长大了的杨坚,为人比较严肃,喜怒不形于色,大约是个闷葫芦,但这样的人往往工于心计。

极富眼力的大政治家周太祖宇文泰说他风骨不像凡间人,当时具有高超相术的来和、张宾、焦子顺、董子华、赵昭等人都曾说他日后必为帝王,中央和地方部分文武大臣如郑译、窦荣定、庞晃、郭荣、宇文庆等也认为他不是凡夫俗子,将来会奄有天下而倾心结纳。

说的人多了,信的人也多了,杨坚的麻烦来了。在那个年代,说某某人日后必为帝王,跟要杀他差不多一个意思。

听说杨坚将来要当皇帝,这还得了?北周皇室先后执政的晋公宇文护和齐王宇文宪以及内史王轨等都断定他面有反相,必欲除之而后快。所以,杨坚虽然很早袭爵做官,却一直受到周武帝、宣帝的猜疑和提防。

险的一次,是杨坚的女婿周宣帝突然动念,要直接把他这位现任老丈人砍了。周宣帝宣召杨坚进宫,预先吩咐手下人说:“只要他脸色稍有改变,就杀掉他。”所幸,杨坚脸部肌肉控制得相当好,在周宣帝的百般责辱中装聋作哑、泰然自若,终于涉险过关。

在如此政治高压之下,杨坚成了乖宝宝。所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他在人前只好装出一副木讷迟钝、少言寡语且毫无政治头脑的样子,遇事随声附和、不拿主张。因此,我们查遍史书,也找不到杨坚进入政治中心做宰相前有什么提得上筷子的政绩。

这,也叫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是人生的大谋略。通俗一点说,就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看似不是计,却比一般小计谋要高深艰难得多。舞台上的演员演戏只是一时的,只装一会儿,过后仍现原形;人生韬光养晦却是本来聪明要装傻、本来会说要装哑、本来可见要装盲、本来能听要装聋,而且不是一时一事一处,而是时时事事处处、年年月月一生一世,这该是多么难演的戏!多么难得的韬略!

其实,杨坚的政治野心很早就有了,在 “装乖 ”的过程中,也暴露过那么一两次的。杨坚在由定州总管转亳州总管时,内心十分不乐意,与之过从甚密的庞晃就劝过他:“燕代是天下精兵所在之处,现在如果起兵反叛,天下不愁到不了手。”虽然他以 “时机未成熟 ”而拒绝了这一建议,但当时他的小心脏一定是剧烈地跳动过的。可见一旦气候适宜、时机合适,他是不会安分守己的。

杨坚知道,总这么当乖宝宝也不是办法,实在是太危险了。特别是碰到周宣帝这么一个主儿。周宣帝是一个患有严重神经质的虐待狂,杖杀大臣如同儿戏,不论身份场合。涉险过关的活计,玩一次就够了,玩多次的话,杨坚对于是否成功没有把握。

杨坚深知既然受到猜忌,留在帝王身边就等于慢性自杀,便向深受宣帝宠信的老同学、内史上大夫郑译请求出任地方官,这就是当年诸葛亮教刘琦 “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 ”的避祸方法。

因为,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游戏中,朝官为重,地方官为轻;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官远离专制帝王,仕途与性命却为保险,所谓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其不仅是一种政治军事规律 ,有时候也可以用作抗拒中央、化险为夷的托词,

于是杨坚决定不在京城玩儿了。580年五月,他一直在等待的离开京城的机会,终于来了。

周宣帝决定派郑译率兵讨伐江南陈朝,郑译趁机推荐杨坚作元帅,于是杨坚获得了扬州总管的任命。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