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在左 编辑在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作家在左 编辑在右

11 6.1折 18 全新

仅1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益善 著 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7143661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18元

货号1201029913

上书时间2024-12-14

邺架书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辑 作家的那些事
徐迟的贺诗
王蒙李国文吃小酒店
碧野白头不服老
给骆文校对诗稿
不声不响的沈从文
曾卓的《母亲》
邹荻帆与《我忆念的山村》
为刘绍棠推轮椅
戴厚英之死
昌耀的无所畏惧
梁上泉的《小白杨》
烛烬笔折悼苏群
钓徒花匠作家鄢国培
无怨无悔刘富道
刘醒龙的贺年片
不赶热闹的周涛
节水模范贾平凹
封面上的奇文
《文化苦旅》封面上的小鸟
鹤峰淘书记
诗歌成就了田禾
激情老树张永健
九死不悔的李德复
毕志伦的另一种写作
晓苏的故事与短篇小说
文坛义士王新民
散文翘“楚”任蒙
马竹写作的坚定与自信
周百义的眼光
左手写新闻右手写小说的易飞
从大山里走出的刘书平
写小小说有瘾的叶大春
少颖兄弟,请走好
第二辑 文学的日子
参加全国五次作代会日记
参加全国六次作代会日记
参加全国七次作代会日记
参加全国八次作代会日记
附录
老哥刘益善/刘醒龙
老哥益善/邓一光
文坛老哥刘益善/马竹
说说刘益善/陈应松
剪风裁雨三十年/徐鲁

内容摘要
刘益善编著的这本《作家在左编辑在右》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新中国成立后大多数作家的人和事的真实记录,资料性较强,特别是湖北著名作家和当下在文坛比较活跃的文人们,从宏观上说是湖北省当代文学简史。第二部分是作者记录的几届文代会、作代会的日记,可称为中国文坛上的大事记。第三部分是几篇附录。

主编推荐
想多了解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作家的故事吗?想了解五-八次作代会的事迹吗?那就翻开由刘益善编著的这本《作家在左编辑在右》,它为我们讲述的主要就是这两个方面的事情。此外,本书在最后还附录了五篇文章,包括刘醒龙的《老哥刘益善》、邓一光的《老哥益善》、马竹的《文坛老哥刘益善》、陈应松的《说说刘益善》、徐鲁的《剪风裁雨三十年》。

精彩内容
    碧野白头不服老
    
茅盾先生在给碧野先生的诗歌《丹江行》中的第一句就是:“碧野白头不服老”。我借用这句诗当作题目。来写一下我心中的碧野,是再合适不过了。
    
碧野先生给湖北作协大院里诸多人的印象,总是笑吟吟昀,加上他的形象,活像一尊弥勒佛。手里摇把纸扇,他怕热,到了仲秋扇子还不离手。年近八十的老人了,还常常伏案写作,一字一句,文采斐然,钢笔字写得潇洒遒劲挺拔,没一点颤抖老态。前几年碧野先生为我的一本散文集写了篇序,那字真见功夫,我将序的原件珍藏着,作为永久的纪念。在一些文学界的聚会上,碧野先生若出席,总架不住主持人的请求,就即席讲几句。那话讲得朴实真切,针对性强,而且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全然听不出是从一位老人之口吐出。1992年夏天,碧野先生在武昌东湖寓所里,写完了41万字的自传体长篇纪实《人生的花与果》,接着又开始紧张地编撰他的4卷本200万字的《碧野文集》。1993年春天《碧野文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文集装帧豪华,印刷精美,这对碧野先生来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长江文艺出版社与湖北省作家协会在武昌联合举行首发式,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出席,这在湖北文艺界也是少有的事。
    
夏天,我去拜望碧野先生,先生在书房笑吟吟地迎接我。写字桌上,先生读初中的孙女正做作业,在我到来之前,这爷孙俩在忙什么呢?或许是爷爷正在辅导孙女功课吧!问起先生身体,先生告诉我。据医生检查,他身体的内部零件很好,仍健康。看上去。先生脸膛红润,精神矍烁。先生给我赠书,在书上签字,盖印章,进行得认真而一丝不苟。问起先生新近的创作,先生说,头脑是清醒的,但文集编完之后,眼睛不行了,看东西有些吃力。近期打算休整一下。但头脑中的思考是不会停止的。
    
问起碧野先生身体健康的原因,先生说:“我不嗜烟酒,我能吃,能睡,能走路。这三能,保证了我的身体。我每天吃近一斤口粮,食欲不减,消化力好。我也能睡,每天能睡七八个钟头。休息充分了,精神就好。我是心宽体胖啊,甘于寂寞追求淡泊,越到老年,我越能与世无争,与人无争。这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老年人最富有内涵的人生哲埋。遇到得失。既不患得也不患失。遇到不快,也不耿耿于怀。过去,我的一部写太原战役的长篇小说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我不仅容忍了,而且继续走向生活。对于官位,我也是含笑退让,我把一生荣辱,置之度外。由于精神的轻松,所以我能吃能睡,一切顺应自然。”
    
碧野先生特别能走,没有老年人的步履迟缓,而是走得稳健,快捷,不需策杖,更不需别人搀扶。先生说,他年轻时参加太原战役时,曾经夜行军一百六十里。现在年老,一般不坐车,几站路远的地方办事,都是安步当车。先生说他的能走路是家传的,抗战中期,先生的六十余岁高龄的母亲,从广东到四川找他,关山重重,万里徒步,日以继夜,终使分别十余载的母子相见。先生年轻时当流浪汉,吃苦耐劳,练就了幸路的本领。
    
关于碧野先生走路的事,先生自己在一篇散文中这么写道:
    
即使到了老年,也应注意身体锻炼。我不作强烈的运动,但却少不了散步。清晨,空气清新,林中、湖边、日出总有不少情趣,鸟雀在林中穿飞,鱼儿在岸脚游动,这种天然乐趣,给你多少浓郁的诗情;傍晚,太阳西落,天空出现万片霞光,众鸟归巢,低飞盘旋,展现各种艳丽的翅膀,纷纷噪林,而渔舟吃水深,满载鱼鲜,风帆点点晚归,给你多少舒心畅快的画意。
    
先生笔下的散步,写得真美。
    
离开先生寓所时,先生与我很有劲地握手。我望着笑弥勒佛般的先生,心想,他是能高寿的,他很乐观,他的精神不老,他胸膛里跳动着的是一颗欢快的年轻的心。
    
(附注:碧野先生2008年5月31日在武汉逝世,终年九十三岁。)
    
P11-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