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散文典藏
¥
29.2
3.9折
¥
75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王景科 主编 著作
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
ISBN9787551607780
出版时间2015-0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75元
货号1201146700
上书时间2024-12-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陈学昭
工作着永远是美丽的
傅雷
傅雷家书(一则)
翻译经验点滴
萧乾
欧战杂忆
往事三瞥
一个乐观主义者的独白
在十字架的阴影下
徐懋庸
母亲
季羡林
二月兰
赋得永久的悔
怀念西府海棠
夹竹桃儿
牛棚杂忆
清塘荷韵
听雨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
幽径悲剧
邓拓
可贵的山茶花
孙犁
故园的消失
母亲的记忆
戏的梦
芸斋琐谈(八章)
黄鹂
童年漫忆
亡人逸事
文字生涯
杨朔
蓬莱仙境
海市
茶花赋
滇池边上的报春花
泰山极顶
香山红叶
黄苗子
华山谈险
床虱
遗嘱
陈残云
异国乡情
遥寄星岛
莞城之夜
周而复
不屈不淫征气性
浪淘沙
历史的镜子
瑞士秋色
杨沫
白与黑
我与北大
乡思的朝和暮
严文井
给匆忙走路的人
黑色鸟
论友情
我的兄弟们
小草哀歌
一直在玩七巧板的女寿星
碧野
静静的河湾
山高云深处
盐湖之夜
高高的天子山
内容摘要
《新中国散文典藏》共12卷,丛书收录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作家、学者的散文代表作,这是目前规模优选,涉及建国后到现在的全部作家、学者的文学大系,全面展现中国作家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散文创作的实绩。丛书以高质量为准则,根据作家的创作实力和所达到的思想艺术高度进行严格筛选,每位作家所收录文章少则一两篇,多则八九篇,真正为广大散文读者提供一套典藏范本,也为后世研究者提供很全面、很很好不错的参考资料。本套丛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散文创作的集大成之作,在规模和质量上都是少有的,具有填补市场空白的重要意义。
本书是《新中国散文典藏》(第2卷),由王景科主编,收入傅雷、萧乾、陈学昭、徐懋庸、季羡林等14位有名作家的几十篇经典散文作品。
精彩内容
夹竹桃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她却是*值得留恋*值得回忆的花。
不知道由于什么缘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而且摆在大门内影壁墙下,正对着大门口。客人一走进大门,扑鼻的是一阵幽香,人目的是绿蜡似的叶子和红霞或白雪似的花朵,立刻就感觉到仿佛走进自己的家门口,大有宾至如归之感了。
我们家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是红色的,一盆是白色的。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顾而乐之,小小的心灵里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只有一墙之隔,转过影壁,就是院子。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葳蕤。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报告花事的结束。总之,一年三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情景虽美,变化亦多。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竞变成活画了。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好多好多年,我就在这样的夹竹桃下面走出走进。*初我的个儿矮,必须仰头才能看到花朵。后来,我逐渐长高了,夹竹桃在我眼中也就逐渐矮了起来。等到我眼睛平视就可以看到花的时候,我离开了家。 我离开了家,过了许多年,走过许多地方。我曾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夹竹桃,但是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两年前,我访问了缅甸。在仰光开过几天会以后,缅甸的许多朋友们热情地陪我们到缅甸北部古都蒲甘去游览。这地方以佛塔著名,有“万塔之城”的称号。据说,当年确有万塔。到了今天,数目虽然没有那样多了,但是,纵目四望,嶙嶙峋峋,群塔簇天,一个个从地里涌出,宛如阳朔群山,又像是云南的石林,用“雨后春笋”这一句老话,差堪比拟。虽然花草树木都还是绿的,但是时令究竟是冬天了,一片萧瑟荒寒气象。
然而就在这地方,在我们住的大楼前,我却意外地发现了老朋友夹竹桃。一株株都跟一层楼差不多高,以至我*初竟没有认出它们来。花色比国内的要多,除了红色的和白色的以外,记得还有黄色的。叶子比我以前看到的更绿得像绿蜡,花朵开在高高的枝头,更像片片的红霞、团团的白雪、朵朵的黄云。苍郁繁茂,浓翠逼人,同荒寒的古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我每天就在这样的夹竹桃下走出走进。晚上同缅甸朋友们在楼上凭栏闲眺,畅谈各种各样的问题,谈蒲甘的历史,谈中缅文化的交流,谈中缅两国人民的胞波的友谊。在这时候,远处的古塔渐渐隐人暮霭中,近处的几个古塔上却给电灯照得通明,望之如灵山幻境。我伸手到栏外,就可以抓到夹竹桃的顶枝。花香也一阵一阵地从下面飘上楼来,仿佛把中缅友谊熏得更加芬芳。
就这样,在对于夹竹桃的婉美动人的回忆里,又涂上了一层绚烂夺目的中缅人民友谊的色彩。我从此更爱夹竹桃。
1962年10月17日
P112-11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