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国华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8-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国华 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2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34287
-
定价
8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68页
-
字数
42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马克思主义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第二十七辑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对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文化理论的介绍与研究,并对于中国语境中的历史文化实践进行了理论的运用与分析。布迪厄社会学文化学理论的精髓在于反对一切形式的符号控制,反对普遍存在的不平等。为了实现这一实践目的,他一方面借助于独特的概念工具和研究方法考察了人类行动的逻辑,从而获得了他作为一个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甚至哲学家的崇高声誉;另一方面,他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统治阶层是如何在获得被统治者共识的条件下,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进行合法性治理的。
- 【作者简介】
-
朱国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理论研究》副主编。长期从事文艺理论与美学、文化研究。著译作品有《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海德格尔的政治存在论》等。
- 【目录】
-
序言……方克强1
导论 文化与权力1
一、 布迪厄:社会学的不朽者1
二、 文化政治与现代主义经验5
三、 社会学美学与文艺社会学7
四、 布迪厄的意义与研究策略10
第一编实践与反思:布迪厄社会学要旨
第一章 陌生人:布迪厄的生活轨迹与学术性情的发生23
第一节 生为陌生人24
第二节 从人类学到社会学26
第三节 从读者到作者:走向辉煌29
第四节 从学者到文化角斗士31
第五节 误解与理解33
第二章 继承与断裂:布迪厄的哲学思想渊源42
第一节 与常识决裂:布迪厄与法国认识论传统43
第二节 关系性、专断性无意识结构及其他:布迪厄与结构主义47
第三节 身体性、政治介入和哲学现成品:布迪厄与现象学51
第三章 继承与断裂:布迪厄的社会学思想渊源64
第一节 学术与政治:布迪厄与马克思65
第二节 符号维度与合法性:布迪厄与韦伯68
第三节 社会事实、分类及分化:布迪厄与涂尔干70
第四章 布迪厄的方法论与理论图式78
第一节 超越对立79
第二节 建构对象与关系主义82
第三节 反思的三重奏86
第四节 理性与价值:学术的政治使命92
第五章 主要概念工具101
第一节 习性102
第二节 资本107
第三节 场域113
第四节 实践119
第二编文化再生产与符号暴力
第六章 文化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136
第一节 符号暴力与教育再生产137
第二节 阶级习性与教育期待145
第三节 国家暴力与精英生产150
第四节 理论争鸣、教改方案与跨语境效应156
第七章 语言交换的经济170
第一节 述行句的社会条件170
第二节 国家体制与合法语言172
第三节 语言市场、语言习性与价值预期174
第四节 语言市场的权力关系176
第五节 命名与符号权力179
第六节 对布迪厄语言理论的省思181
第八章 符号暴力与性别支配190
第一节 符号暴力190
第二节 男性统治的逻辑192
第三节 超历史性别结构、符号财产与无望的乌托邦194
第四节 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语境中的布迪厄性别理论198
第九章 知识分子场208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定义与系谱208
第二节 知识分子场:对知识分子的祛魅211
第三节 知识分子:被统治的统治者215
第四节 超越批判与建设的对立?217
第十章 社会空间与社会阶级224
第一节 马克思与韦伯的理论遗产225
第二节 社会空间的结构228
第三节 社会世界的表征与阶级斗争232
第四节 过时的理论建构?235
第三编趣味:区隔的逻辑
第十一章 艺术编码的社会条件248
第一节 艺术感知的生成249
第二节 艺术能力的社会学251
第三节 艺术能力的历史性254
第四节 艺术接受与艺术教育256
第五节 卡里斯玛与社会不平等259
第十二章 阶级习性与美学性情265
第一节 趣味与阶级区隔266
第二节 合法趣味与美学性情270
第三节 文化意愿:中产阶级的趣味274
第四节 工人阶级:必然性的选择277
第十三章 美学个案研究:摄影术与艺术博物馆287
第一节 摄影的社会功能288
第二节 阶级习性与作为艺术的摄影290
第三节 模仿艺术的艺术293
第四节 艺术博物馆:虚假的文化承诺297
第十四章 当代语境中的布迪厄美学社会学理论308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与艺术祛魅308
第二节 福柯、德里达与媒介:布迪厄与后现代主义314
第三节 解码与抵抗:布迪厄与伯明翰学派318
第四编文学现代性的别种解读——文化生产场理论
第十五章 当代文论语境中的布迪厄342
第一节 创造者神话与社会学343
第二节 拒绝本质主义:对内部、外部阅读的双重超越346
第三节 文学场:辩证超越的逻辑349
第四节 布迪厄文学社会学的当代效应351
第十六章 颠倒的经济:文学场的结构361
第一节 文学场:信念的生产场362
第二节 限制生产与大生产:文学场的结构365
第三节 占位、位置、性情与可能性空间367
第四节 正统与异端:文学场的符号斗法371
第五节 理论与实践:布迪厄文学场的跨语境运用374
第十七章 文学场的历史发生与文学现代性384
第一节 纯粹美学的发明385
第二节 双重结构与符号财富的生产387
第三节 文学场的内忧389
第四节 文学场的外患392
第五节 文学现代性与现代主义394
第六节 第三世界视野中的文学场理论396
结论对反思性社会学诗学的反思407
一、 假如无魅可祛……407
二、 文学自主性的悖论409
三、 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412
四、 最后的理论盘点:从文学的观点看416
附录一译文422
摄影的社会定义422
附录二引用文献448
一、 中文文献448
二、 英文文献456
后记46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