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繁仁文集(1-5)
  • 曾繁仁文集(1-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曾繁仁文集(1-5)

178 2.2折 798 全新

库存2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曾繁仁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3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7-16

小飞刀123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曾繁仁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3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76525
  • 定价 7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36页
  • 字数 1942千字
【内容简介】
曾繁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是当代生态美学的奠基人。他在生态美学,审美教育,文艺美学等研究方面都具有相当高的造诣.生态美学作为我国新时期美学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收获之一,曾繁仁教授在生态美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成果。曾繁仁文集共五卷,将曾繁仁先生几十年来对生态美学的研究成果系统收录。分别为*卷:生态美学导论;第二卷:西方美学范畴研究;第三卷:西方美学论纲;第四卷:美育十五讲;第五卷: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曾繁仁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美学方面的建树。
【作者简介】
曾繁仁,著名美学家,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奠基人,山东大学终身教授。1964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同年任教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78年晋升讲师,1983年晋升副教授,1987年晋升教授。曾先后担任山东大学教务长、常务副校长、山东省教委副主任兼党组书记、青岛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与校长等职。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山东大学文艺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山东大学”985”项目”审美文化研究”首席专家,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西方文学理论》项目首席专家。
【目录】


《曾繁仁文集 卷 生态美学导论》

生态美学对当代美学学科的新突破(初版序)

导言 生态美学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节 生态美学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代表论著

第四节 今后生态美学的建设与发展

第五节 生态美学的研究方法

编 生态美学的产生

章 生态美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

节 人类已经走在交路上

——由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的觉醒

第二节 《增长的极限》

——人类应该选择另一种发展模式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崭新关系

——从“祛魅”到部分“复魅”

第四节 我们已处于后文明时代

——生态文明时代

第五节 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的现实紧迫

第二章 生态美学产生的哲学与背景

节 由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整体的转型

第二节 海德格尔存在论哲学的提出

——由传统认识论到当代存在论的转型

第三章 生态美学产生的文学背景

节 现代生态批评产生的文学基础

第二节 文态批评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第三节 生态批评的原则与主要特征

第四节 生态女主义与生态女文学批评

第二编 生态美学的理论指导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

节 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实践存在论的生态理论

第二节 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创新理论中有关生态文明的

论述

第三节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生态理论建设中的基本

贡献

第三编 生态美学的西方资源

第五章 生态美学的西方资源

节 西方18世纪以来的生态美学资源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生态审美观

第三节 西方20世纪兴起的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

第四节 生态神学与对《》的生态美学解读

第四编 生态美学的中国资源

第六章 儒家的生态审美智慧

节 孔子与儒家的古典生态智慧与生态审美智慧

第二节 《周易》的“生生之谓易”的生态审美智慧

第七章 道家的生态审美智慧

节 “道法自然”的生态存在论

第二节 “道”为“天下母”的生态生成论

第三节 “万物齐一”论的生态等论

第四节 “天倪”“天钧”说的生物环链思想

第五节 “守中”与“心斋”“坐忘”的古典生态

现象学

第六节 “至德之世”的生态审美理想

第八章 佛学的生态审美智慧

节 的生态审美智慧

第二节 禅宗的生态审美智慧

第九章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生态审美智慧

节 国画是中国特有的“自然生态艺术”

第二节 国画特有的“散点透视法”

第三节 国画“气韵生动”的美学原则的生态审美意蕴

第四节 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与

“天人合一”思想

第五节 国画“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艺术目标的人与

自然和谐的精神

第六节 国画“意在笔先,寄兴于景”呈现人与自然的

友好关系

第五编 生态美学的内涵

第十章 生态美学的内涵(上):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节 马克思实践存在论哲学的指导

第二节 生态存在论美学观的内涵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生态存在论审美智慧

第四节 生态存在论视野中的环境美学

第十一章 生态美学的内涵(中):生态美学的对象与方法

节 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

——生态系统的审美

第二节 生态美学的研究方法

——生态现象学

第十二章 生态美学的内涵(下):生态美学的基本范畴

节 生态审美本论

第二节 “诗意地栖居”

第三节 四方游戏说

第四节 家园意识

第五节 场所意识

第六节 参与美学

第七节 生态文艺学

第八节 两种生态审美形态:阴柔的安康之美与阳刚的

自强之美

第九节 生态审美教育

第六编 生态美学的文学作品解读

第十三章 中国作品的生态美学解读

节 《诗经》的生态美学解读

第二节 回望家园:《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生态美学

解读

第十四章 外国作品的生态美学解读

节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生态美学解读

第二节 《白鲸》的生态美学解读

结语 生态美学建设的反思

节 关于生态美学学科建设的反思

第二节 坚持生态美学的生态存在论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 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

第四节 生态美学的今后发展

主要参书目

初版后记

……

《曾繁仁文集 第二卷 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

《曾繁仁文集 第三卷 西方美学论纲》

《曾繁仁文集 第四卷 西方美学范畴研究》

《曾繁仁文集 第五卷 美育十五讲》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