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向西向北向全球()
¥
22.79
4.7折
¥
48
全新
仅1件
作者冯捷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1202139679
上书时间2024-11-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 商品描述
-
本项目为中国科学院、中国作协、中国科协三方资源共享、协同创作、精心打造的原创纪实性报告文学丛书。通过回顾新中国70年科技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中国科学界创新成就。遵循“夹叙兼议,以叙为主;引评适度,简约为要;人事相彰,以事带人;有点有面,点为核心”的创作原则,谱写科技创新领域的“中国故事”。旨在宣传我国重大科技创新成就,弘扬科技工作者科技报国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倡导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激励全国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砥砺奋进逐梦新时代。本书以报告文学形式讲述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在我国黄土高原的保护与开发方面的科技创新,展示其对中国西部乃至全国、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修复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礼赞我国科技工作者不畏艰苦卓绝的自然环境,勇于探索、乐于奉献的报国情怀。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冯捷
-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4
-
版次
1
-
ISBN
9787553698472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内容简介】
-
260万年来,气候的冷暖干湿、草原植被的演变交替、人类祖先的生息迁移;数千年来,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中国与世界的风云变化:在黄土这部“天书”里,都可以找到记录。安芷生及其团队手中就握有知晓黄土的成因机制、生长变化,进而研究地球环境变迁与演化的“密钥”。本书记载的就是安芷生及其团队立足黄土高原,借助季风动力学理论,紧紧“掐”住年代的尺度,反过来再用黄土序列记录季风的变化,记录西部干旱区的变化,以及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全球环境的变化的动人故事。
- 【作者简介】
-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作品曾获第三届冰心散文奖、第十届国家图书奖、解放军新作品奖等奖项。出版有纪实文学、报告文学、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诗集等多部作品
- 【目录】
-
引言
一部天书
序曲
从黄土到季风
第一章 一个和八个
一项抉择
一个和八个
招兵买马
百炼成才
黄土与环境
第二章 向科学进军
布阵
向科学进军
开放
俏也不争春
第三章 筑梦铁炉庙
季风控制论
筑梦铁炉庙
背影
只把春来报
第四章 九月九
与时俱进
在流动中坚守
升格
九九又重阳
第五章 冰期-间冰期
三个转变
加速器
冰期-间冰期
第六章 从鹤庆到罗布泊
黄金第一钻
所长轮值制
青海湖
只有香如故
第七章 与蓝天白云相约
退耕还林还草
治沟造地
26字方略
与蓝天白云相约
第八章 卓越
追求卓越
再开放
环球同此凉热
一起走过
丛书出版后记
内容摘要
黄土,讲述地球故事。
黄土,记录环境变迁。
黄土,承载报国情怀。
作为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向西向北向全球》真实准确地记录了黄土生长、变化的科学原理、
发展历程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安芷生及其团队立足黄土、依靠季风理论来研究地球环境变迁与演化的全过程;生动地展现了安芷生及其团队由小到大、从南到北,向着全球开放、发展,土一身、风一生,如
履薄冰,不懈追求的科学实践活动与人生故事。
探索地球环境奥秘,共塑人类生态文明,创新报国,矢志不渝。
精彩内容
从黄土到季风一
我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寻访一群人。这群人的手中握有一把“密钥”。掌握这把“密钥”,不但能够知晓黄土
的成因机制、生长变化,而且能够进一步研究地球环境的变迁与演化。
这里异常安静,静得能听到时间行走的脚步声。
北楼是约2500平方米的加速器质谱中心,内有一台300万伏特(3MV)的加速器质谱仪和各类核素样品的前处理装置等。南楼是约12000平方米的岩芯库和办公区,以及错落有致的古环境、现代环境、粉尘与环境、生态环境等研究室。南北两楼被中间一片不大的园林隔离开来,成了97号院内的两个区域。
在中科院的编制序列里,地球环境所是一个体量小、
年限短、人员新的单位。
在地球环境所为数不多的百十号人中,有中科院院士2人,研究员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4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4人,客座教授及其他流动人员88人。地球环境所
先后培养了16位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以下简
称“国家杰青”),他们如今都在我国地学界科研机构的重要科研岗位上工作。
地球环境所走过的道路可以用一条“黄土曲线”来示踪——从贵阳到西安,“黄土”是地球环境所的落脚点和发祥地,而地球环境所的学术成果,则是从西安向北京的中国地学中心,向国际前沿、全球科研领域逐步拓展,终成气候。《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等高端学术杂志上,地球环境所研究人员发表的文章数量众多,被引用率在国内地球科学领域居于前列。正是这些研究人员最终将黄土“风成学说”和“季风控制论”,从东方古国唱响,唱向全球。
地球环境所与中科院有关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地震局、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等20余家单位,以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荷兰、韩国、俄罗斯、瑞典、瑞士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关系,建立了3个实质性联合实验室(中美加速器质谱中心、中美气溶胶实验室、中瑞树轮实验室);获得过中科院国际科技合作奖和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奖项,并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有实际意义的建议,为中国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
环境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安芷生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就首次将古地磁磁性地层学方法引入中国的第四纪研究,通过精确的古地磁测试,确定了著名的蓝田猿人的年龄。
他们提出了黄土一古土壤序列的概念,并详细划分了晚更新世马兰黄土。他们还提出了中国黄土堆积的演化和年龄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