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庄往事——一位北京知青的记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康庄往事——一位北京知青的记忆

正版图书带塑封 当天发货 81054662297290539012

6.7 1.3折 50 九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杰兵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81054662297290539012

上书时间2024-12-28

转转精品图书店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杰兵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3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26883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5页
  • 字数 260千字
【内容简介】
  《康庄往事——一位北京知青的记忆》是一部回忆录,从提笔到完稿计19年。全书以八位农村人物和一位知青同学为主线,通过他和同学们插队生活中的一个个平凡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变迁、中国农民的纯朴与艰辛、知识青年对农村发展的奉献。全书平实、感人,折射出那一代人对第二故乡的情感,对社会的担当和思考。

  本书的社会学、历史学价值,得到许多读过原稿的读者肯定。与作者同一公社插队的北京知青、我国光伏产业领域著名专家王斯成给作者回信说:“……读着读着恍惚间时空都在倒转,带回到40年前。……你的记述大部分是在农村层面,即使是知青层面的东西也与农村紧紧相融,这就是你‘与贫下中农深相结合’的结果。”

  作者在后记中写道:“记忆类的文字,最要紧的是真实。今天的语境与四十多年前变化极大,要真实地、原生态地再现当年的生活,就要尽可能地回到当年的语言环境中。本书有不少信件、笔记、诗歌、谈话的引文,以及一些老照片。这次引用旧文字时,我完全忠于原文,一字不改(仅略有删节)。文中的所有人物都用真实姓名;讲述的事情,尽可能找当事人核对。尽管如此,也很难做到完全准确。 人的记忆是有误差的,包括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
【目录】
003 离家

  毛主席的最新指示未实现的下乡请求

  如愿以偿小棉袄妈妈的叮嘱胸中涌出一股豪情

008 初到康庄

  康庄村支书的坚持谁肯到康庄

  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要去

  八九十个光棍和两个女青年

  第一口咸水以为是吃“忆苦饭”

  又来了三个女生队伍不断壮大

018 大娘:康庄人物一

  最后一代没有姓名的女人

  像疼爱亲生儿子一样

  家世“皇帝的金銮宝殿都去过了”

  附一:大娘的信

  附二:大娘谈“大跃进”

  附三:鸡七份:看大娘分菜

028 做个“受苦人”

  挑水砍冻粪打坷垃拉砘轱辘锄田收秋

  女人的活儿:推碾、薅苗赶大车虱子多了不痒

  附:王斯成的信

050 “老光棍”苏国龙:康庄人物二

  抽水烟与“再教育”“主席老汉说”斗地主东方红谷子

  田间地头的互助“宴请”从毛主席著作中找答案

  老牛破车搞创收“满苗!满苗!”老光棍率“娘子军”

067 九队翻身记

  又吃国家供应粮了副队长就是个“受头儿”

  这个小“官”是社员们选出来的与“大喇嘛”打赌

  “要化肥没有,要命有一条”“娘子军”和“儿童团”

  知青座谈会后马锡栋回村了半口袋发霉的仓底粮

  马福冒雨来了“只要权在公社,就不改变决定”

  “老竿子”当了副队长秋后算账去陕北“引媳妇”

097 “大喇嘛”武文银:康庄人物三

  康庄最老的党员之一“莫非九队的粮食重些?”

  文盲历史学家“清官贪官谁下场好,要看他处的环境”

  历任村官中最清廉者

102 欧立克的故事

  牧区来的小狗崽院子里不丢东西了识别北京口音护秋

  唯一的败仗招亲私奔

  打赌:最听谁的?主人“打架”时 

  最后一面打狗与战备

114 丰收

  三件大事拖拉机深耕地12斗渠延伸

  同太公路的“馅饼”“走后门”买电线杆

  最早的“包工头”“水日子”“说话声低些不丢人”

  再没有吃不上饭的了“打了口井不够饮老牛”

141 “兄长”马锡栋:康庄人物四

  唯一不欠生产队钱的“四属户”回村“蹲点”,谨言慎行

  多名知青入了党主抓12斗渠工程一年后的彻夜倾谈

  身世真朋友是交下的十八担白母狗粪和两只半麻雀

  写给我母亲的信平女的故事入党介绍人

155 “九品芝麻官”马福:康庄人物五

  合盛堡公社书记工作、划拳、下象棋都是好手

  选拔了一批生龙活虎的大队干部支持杜长庚办化工厂

  领导兼诤友“聪明显于外,不是养家之子”

  莫学崂山道士人们没忘记他

159 杜长庚同学:康庄人物六

  理科拔尖生右派家庭的困境18元地震捐款

  我成了“黑帮子弟”,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知青组长县里仅有的没盖新房的知青点

  康庄知青中第一个生产队副队长精力充沛,多才多艺

  “谁说鸡毛不能上天”他一脸阳光地走来“洋插队”

177 “堡垒户”人家

  “你这是到家了呀!”二面馒头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地相信党组织、相信群众”

  救命之恩有传承力的道义之交

183 认识农民与认识自己

  老三届:新中国的同龄人更折磨人的是思想问题

  谁教育谁:两段语录的悖论体会农民

  学习理论深化认识以农民的眼光审视知青

  “和贫下中农深相结合”结论:与贫下中农共命运

192 把青春献给人民

  在摆脱贫困的实践中干出成效活跃的知青内部思想交流

  小字报康庄知青的歌:《把青春献给人民》

199 手抄本(一):知青心中的国事

  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最揪心的是对国家未来不安

  “灰皮书”、“黄皮书”,曾纵论天下事

  失去的手抄件与意外的发现

  我的被说成“农民党”观点的文章

  也许,中国的问题还是农民问题

210 手抄本(二)黄梅的诗

  内心独白16岁时的遭遇重压下的心血

  小兔子倘若不给幸福便是渺茫也向前

  《墓志铭》劳动与收获乡村磨房村妇遐想雨中心境 

230 离开康庄

  招工、招生:知青命运的新转折

  姜斯栋一步就跨进了省委大院

  北大招生的张晓恒老师来康庄了

  录取通知书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愧对大家“我还会回来的”各奔东西

236 再别康庄

  1976年是多事之秋重回康庄新来的本地知青

  郑晓武回来了准备安家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纸调令康庄的盐碱地已磨硬了我的脚板

241 如果我仍在康庄

  最大型的经济、社会难题我们当年的局限

  农民工大潮华西村、刘庄所代表的方向

  绕不过去的历史责任

  当我说“我是自愿下乡的”时

  农村依然需要知识青年全面客观地认识那段逝去的岁月

252 “歌唱动荡的青春”

  历史自会有结论心中的理想

  “愿亲爱的家乡美好,愿祖国万年长”

续篇           

259 “编外知青”郭凡:康庄人物七

  就像是我们知青中的一员称职的会计,懒散的农民

  神奇的计算尺就想混个“铁饭碗”对康庄人民有贡献

  把最好的地盖了学校走南闯北

  “如果你也变了……”公权不得私用平生三慰

  

271 刘氏兄弟:康庄人物八、九

  哥哥是村支部书记,弟弟是康庄“大款”

  刘应国说他成功靠的是忍辱负重,诚信为人 

  刘应中说他当支书靠的是为民的良心

  地位低下的外来户

  母亲的影响历史又前进了一步            

277 “同心井”纪实——康庄打井记(一)

  “国机井”纪实——康庄打井记(二)

          

附录

313  康庄:一个北方村庄的变迁

324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