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三部曲)
全新~正版~未拆封~
¥
46.98
4.8折
¥
9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 [美]列文森 作者;[中]季剑青 译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23
版次 1
装帧 精装
上书时间 2024-11-2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作者
[美]列文森 作者;[中]季剑青 译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23
版次
1
ISBN
9787101162097
定价
98.00元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14页
字数
5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历史学家约瑟夫·列文森久负盛誉的代表性著作。全书分为三卷,视野广阔,目光如炬,既对儒教/儒家文化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皇权、官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又聚焦于近现代中国在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迁以及儒教在历史进程中的沉浮,洞见迭出,启人深思,以其宏大的架构和所讨论的问题的重要性,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无法回避的经典巨著。
【作者简介】
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1920-1969) 美国历史学家。出生于波士顿的犹太家庭,1941年毕业于哈佛学院。1942年应征加入美国海军后备队,1946年退役。1949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1951年起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1969年在一次泛舟旅行中意外去世。生前出版有著作《梁启超与现代中国的心灵》(1953)、《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三部曲(1958,1964,1965)等。列文森是美国中国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是美国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开创者,其代表性著作《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影响深远。美国亚洲研究学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为纪念他的学术贡献设立了列文森图书奖,1987年开始颁发。 季剑青 1979年生,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著作有《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928—1937》、《重写旧京:民国北京书写中的历史与记忆》、《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学与思想论集》等,译作有《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赵元任早年自传》等,曾在《文学评论》、《近代史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译者导言 总序 第一卷 思想连续性问题 前言 导论:特殊和一般的历史求索 第一部分 早期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的色调 第一章 清初思想中经验主义的流产 1.对唯心主义的批判 2.科学与清代的经验主义:它们相合的程度 3.科学与清代的经验主义:它们的非同一性 4.骚动和稳定:对之前一个论断的回顾 5.结论 第二章 明代和清初社会中的业余理想:来自绘画的证据 1.社会与艺术中的明代风格 2.学者反学院主义的悖论 3.折中主义与鉴赏力 4.结论:作为业余理想之腐蚀剂的现代化 插曲:儒教以及它与道家的联系的终结 第二部分 中国文化的现代变形:思想选择的张力 第三章 中国本土选择中的折中主义 1.时间的考量变成空间的考量 2.曾国藩的折中主义 3.“中国”在普遍价值判断上遭受的侵犯 第四章 体和用 1.合理化 2.谬误 3.“体用”概念哲学意义的弱化 4.拒斥“体用”和拒斥革新:倭仁 5.拒斥“体用”和寻求新的合理化:经典的认可 第五章 今文学派和经典的认可 1.给中国历史注入新价值:康有为 2.今文经学认可的失效 第六章 现代古文经学对今文维新学说的反对、反动和革命 1.反动的古文经学的攻击 2.革命的古文经学的攻击 3.经书与历史 第七章 民族主义在脱离过去中的作用 1.对满族的攻击 2.文化主义和民族主义在争取忠诚上的竞争 3.传统被重新整合入民族主义 第八章 对普遍有效性的强调:(1)维护传统 1.“择东西之精华” 2.蔡元培的例子 3.“物质”与“精神”:“体用”合理化方案的末路 第九章 对普遍有效性的强调:(2)攻击传统 1.儒教、基督教以及中国的选择 2.反传统主义对民族主义的压力 3.民族主义面对的社会压力:既要推动传统的僵化, 又要否定传统的僵化 4.对传统精神中创造力僵化的指控 第十章 共产主义 1.共产主义对痛苦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吸引力 2.残余的传统主义 3.对传统主义的让步:理性的策略还是情感的投入? 4.阶级分析 5.“反传统主义—本土主义”的融合 第十一章 西方列强与中国革命:文化变革的政治面向 结语:新词汇还是新语言 1.欧洲和中国的词汇变化:艺术与观念 2.语言的变化和连续性问题 注释 参考文献 第二卷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