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大荔朝邑县,文化名人李自反抗战时期所编“青年须知”一书,手书排印,内容为日本侵略史和中国当时的国防形势,抗战的三同精神、日本灭琉球、灭朝鲜、可乖的马关条约、中日战争对于今日的教训等等…书的筒子叶内有过去人毛笔手写的各种内容不详,须把书拆开才能知道,此书共十课现存七课,如图
  • 民国,大荔朝邑县,文化名人李自反抗战时期所编“青年须知”一书,手书排印,内容为日本侵略史和中国当时的国防形势,抗战的三同精神、日本灭琉球、灭朝鲜、可乖的马关条约、中日战争对于今日的教训等等…书的筒子叶内有过去人毛笔手写的各种内容不详,须把书拆开才能知道,此书共十课现存七课,如图
  • 民国,大荔朝邑县,文化名人李自反抗战时期所编“青年须知”一书,手书排印,内容为日本侵略史和中国当时的国防形势,抗战的三同精神、日本灭琉球、灭朝鲜、可乖的马关条约、中日战争对于今日的教训等等…书的筒子叶内有过去人毛笔手写的各种内容不详,须把书拆开才能知道,此书共十课现存七课,如图
  • 民国,大荔朝邑县,文化名人李自反抗战时期所编“青年须知”一书,手书排印,内容为日本侵略史和中国当时的国防形势,抗战的三同精神、日本灭琉球、灭朝鲜、可乖的马关条约、中日战争对于今日的教训等等…书的筒子叶内有过去人毛笔手写的各种内容不详,须把书拆开才能知道,此书共十课现存七课,如图
  • 民国,大荔朝邑县,文化名人李自反抗战时期所编“青年须知”一书,手书排印,内容为日本侵略史和中国当时的国防形势,抗战的三同精神、日本灭琉球、灭朝鲜、可乖的马关条约、中日战争对于今日的教训等等…书的筒子叶内有过去人毛笔手写的各种内容不详,须把书拆开才能知道,此书共十课现存七课,如图
  • 民国,大荔朝邑县,文化名人李自反抗战时期所编“青年须知”一书,手书排印,内容为日本侵略史和中国当时的国防形势,抗战的三同精神、日本灭琉球、灭朝鲜、可乖的马关条约、中日战争对于今日的教训等等…书的筒子叶内有过去人毛笔手写的各种内容不详,须把书拆开才能知道,此书共十课现存七课,如图
  • 民国,大荔朝邑县,文化名人李自反抗战时期所编“青年须知”一书,手书排印,内容为日本侵略史和中国当时的国防形势,抗战的三同精神、日本灭琉球、灭朝鲜、可乖的马关条约、中日战争对于今日的教训等等…书的筒子叶内有过去人毛笔手写的各种内容不详,须把书拆开才能知道,此书共十课现存七课,如图
  • 民国,大荔朝邑县,文化名人李自反抗战时期所编“青年须知”一书,手书排印,内容为日本侵略史和中国当时的国防形势,抗战的三同精神、日本灭琉球、灭朝鲜、可乖的马关条约、中日战争对于今日的教训等等…书的筒子叶内有过去人毛笔手写的各种内容不详,须把书拆开才能知道,此书共十课现存七课,如图
  • 民国,大荔朝邑县,文化名人李自反抗战时期所编“青年须知”一书,手书排印,内容为日本侵略史和中国当时的国防形势,抗战的三同精神、日本灭琉球、灭朝鲜、可乖的马关条约、中日战争对于今日的教训等等…书的筒子叶内有过去人毛笔手写的各种内容不详,须把书拆开才能知道,此书共十课现存七课,如图
  • 民国,大荔朝邑县,文化名人李自反抗战时期所编“青年须知”一书,手书排印,内容为日本侵略史和中国当时的国防形势,抗战的三同精神、日本灭琉球、灭朝鲜、可乖的马关条约、中日战争对于今日的教训等等…书的筒子叶内有过去人毛笔手写的各种内容不详,须把书拆开才能知道,此书共十课现存七课,如图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1 / 1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国,大荔朝邑县,文化名人李自反抗战时期所编“青年须知”一书,手书排印,内容为日本侵略史和中国当时的国防形势,抗战的三同精神、日本灭琉球、灭朝鲜、可乖的马关条约、中日战争对于今日的教训等等…书的筒子叶内有过去人毛笔手写的各种内容不详,须把书拆开才能知道,此书共十课现存七课,如图

8000 七五品

仅1件

陕西渭南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15.0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自反

出版人不详

年代民国28年 (1939)

纸张其他

刻印方式其他

装帧线装

尺寸1 × 1 cm

册数1册

上书时间2023-06-09

评价22好评率 100%

  • 包装仔细 9
  • 物流很快 9
  • 值得信赖 8
  • 发货速度快 8
  • 非常满意 8
  • 品相不错 7
  • 服务态度好 7
  • 价格实惠 6
  • 品相超预期 5
  • 物超所值 5
查看全部评价

蕴珍堂

十七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商品描述
    李自反(1881~1944)
    名复,字自反,朝邑南留村人。赋性纯笃,敏而好学,毕生矢志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并致力于文史资料的收集与编写工作。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考中秀才。后毕业于陕西省师范学堂。
    自反初任朝邑县高等学堂教师,五年后在家养病,写有《雷捷孝子传》和《李爱夫负土筑茔》二文。在“柏林祠”讲学时,写有《诗经参考》一书。教授生徒,由浅到深,取譬设喻,无不中肯。
    民国十二年(1923),自反在本村创建“乡贤孝子祠”,附设“同文学校”和“淡园读书馆”。次年,在东门外树立“河滨故里”和“桐阁讲学处”石碑二座,崇敬先贤,振兴教育。嗣后,协助“朝邑县同义文会”整理文物,编号登记,以便于稽查且避免遗失。
    民国十七年(1928),朝邑知县王作之聘李编写《朝邑县志》。共写出十二门:前七门一册,题为:《朝邑政事录》;后五门一册,题为:《朝邑风土记》。另外,还写有《朝邑人民须知》一文。次年,应朝邑教育局局长张东川之请,编写《朝邑乡土课本》上、下两册和《朝邑乡土课本教授本》上、下两册,印发各校列入必修课。他以简明朴实生动的语言歌颂朝邑河山的可爱,古迹名胜的优美,勤苦百姓的劳动成果,并控诉黑暗社会的残暴与人民生活的艰苦。如:“镰山沙阜,对峙两山,黄河洛渭,流行东南”;“远溯北周与隋唐,长春古宫何辉煌。禄山贼子一焚掠,变成荒草瓦砾场”;“苦苣菜圪塔,野味最宜人,生在黄河滩,长在洛渭滨。已巳年(1929)大饥馑,救活了无数穷饥民。”学生读后,易懂易记,印象极深。旋由学校扩及社会,使群众也受到教育。
    民国十八年(1929),朝邑特大年馑,李慨然捐赠小麦5000市斤,成立“南留社义仓”赈济饥民。同时编写《救灾备荒》一文,教育乡亲互助互济渡过荒年。
    民国二十年(1931),李自反和程敬轩共同编写《沙苑志》二卷,约10万余字。同李文川游历江浙,编写《江浙游草》一卷。
    民国二十七年(1938),任朝邑韦林学校义务教师,主要讲授《乡土课本》。还参加学校组织的抗日宣传队,编写《抗日时期青年须知》和《逃难到陕西》、《枪毙韩复榘》等剧目。在《青年须知》一文中,列举很多历史上捍卫祖国,抵御外侮的故事。如:戚继光平定倭寇、岳武穆精忠报国、班定远投笔从戎、梁红玉击鼓抗金及弦高以牛犒师、牧人输财助边等,对提高青年爱国思想,加强抗日民族意识起到很大作用。晚年,几个学生商议为他祝寿。李写了《却寿书》一文婉言谢绝。李说:“贺寿吃喝是个浪费,不如把这笔钱捐给学校造就人才。”他就拿出三百元捐给韦林学校盖了一座学生宿舍。重病卧床呻吟,还写了《自撰孤塘铭》一文和对联一副:“礼俗尊桐阁,家风守槐门”,以教育子孙。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