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福利与民族认同:制度实施与行动解构
¥
48
5.4折
¥
89
全新
仅1件
作者胡彬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3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11-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彬彬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3
-
版次
1
-
ISBN
9787520165686
-
定价
8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2页
-
字数
355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从新制度主义的研究视角出发,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民族福利制度供给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联,既关注制度层面的结构特征及实施过程,又关注个体视角下的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特征,讨论制度背景与社会行动之间的双向关系,突出民族福利制度的实施对民族认同及中华民族认同的作用,表明我国当前的民族优惠政策是符合新时代下国情民情的,民族优惠政策实施背景下的民族混杂居地区是多元共生、群体性适应的格局,这为我国民族政策的科学性、正确性提供了有力佐证。
- 【作者简介】
-
胡彬彬,女,(1985- ),湖南石门人,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现为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委会理事。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
课题研究: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族群认同与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编号:12CSH092;2.主持国家民委后期资助项目“优惠政策对民族认同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贵州省的实地调研”,编号:2015-G M-236;3.主持贵州省教育厅青年项目“认同与融入:贵州省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编号2016qn43;4.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研究”、湖南省妇联委托项目:“转型期的湖南妇女社会地位变迁研究(2001-2010)”等多项课题。
参编著作: 1.《社会救助与建设和谐社会》,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社会保障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3.《社会管理科学化与文化发展繁荣研究》,贵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4.《社会转型中的湖南妇女社会地位(2000-2010)》,中国妇女出版社,2013年。5.《社会治理创新:贵州的实践与探索》,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7年。
发表论文:1.《香港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政策实施》,《中国软科学》2008.1,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2.《香港的“后福利社会”特征》,《学术交流》2007.8。3. 《从社会公正看残疾人的社会排斥问题》,《湖北社会科学》2008,6。4.《社会工作介入民族地区的空间及特殊性探讨》,《四川行政学院学院报》2010.6,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0年第12期全文转载。5.《我国民族优惠政策的制度伦理分析》,《广西民族研究》2014年第 2期。6.《我国民族优惠政策对族群认同的建构机制探讨》,《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第 2期。7.《我国的民族优惠政策应往何处去?》,《广西民族研究》2014年第 6期。8.《可持续生计:一个城市减贫的新范式》,《社会工作》2015年第 1期。9.《西部地区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重庆高教研究》2015年第 4期。10.《我们党对民生建设目标的新认识》,《光明日报》(理论版)2018年1月12日。
- 【目录】
-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研究背景/1
第二节研究问题/10
第三节研究意义/13
小结/16
第二章文献回顾/18
第一节民族认同/18
第二节优惠政策/41
第三节优惠政策与民族认同/50
第四节文献述评/58
小结/60
第三章研究设计/61
第一节概念界定/61
第二节理论视角/72
第三节内容与框架/86
第四节方法与数据/93
小结/113
第四章民族福利供给体系下的民族认同/115
第一节民族认同的现状分析/115
第二节民族认同的群体差异/124
第三节民族认同的阶层特征/132
小结/142
第五章民族福利供给对少数民族族内认同的制度作用及行动解构/145
第一节民族福利供给对少数民族族内认同的制度作用逻辑/146
第二节民族福利供给与族内认同主体的行动解构/165
小结/181
第六章民族福利供给对“汉—少”族际认同的制度作用及行动解构/183
第一节民族福利供给对“汉—少”族际认同的制度作用逻辑/184
第二节民族福利供给与族际认同主体的行动解构/204
小结/222
第七章民族福利供给对国家认同的制度作用及行动解构/224
第一节民族福利供给对国家认同的制度作用逻辑/225
第二节民族福利供给与国家认同主体的行动解构/244
小结/258
第八章结论与讨论/260
第一节研究结论/260
第二节相关讨论/273
第三节政策建议/288
第四节研究余论/298
参考文献/302
附录一调查问卷(少数民族卷)/332
附录二调查问卷(汉族卷)/344
附录三访谈提纲/356
附录四深度访谈对象基本情况/358
表目录
表2-1戈登1975年提出的衡量族群关系的变量体系/27
表2-2影响族群成员特征变化的变量/28
表3-1调查样本的民族组成/96
表3-2样本数据基本特征/97
表3-3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100
表4-1少数民族与各族总体族内认同的描述分析/116
表4-2少数民族与汉族族内认同的均值比较/117
表4-3不同少数民族族内认同的均值比较/118
表4-4汉族成员不同场域中的语言使用偏好/120
表4-5汉族与少数民族成员交往意愿各项目的描述统计/121
表4-6少数民族与汉族国家认同的均值比较/124
表4-7不同性别分组民族认同的差异比较/125
表4-8不同年龄分组民族认同的差异比较/127
表4-9不同户口类别分组民族认同的差异比较/128
表4-10不同政治面貌分组民族认同的差异比较/130
表4-11不同婚姻状况分组民族认同的差异比较/131
表4-12不同文化程度分组民族认同的差异比较/133
表4-13不同职业类型分组民族认同的差异比较/136
表4-14不同个人月收入分组民族认同的差异比较/138
表4-15不同家庭经济水平分组民族认同的差异比较/140
表5-1民族福利制度对少数民族总体族内认同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50
表5-2民族福利制度对少数民族荣誉意识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53
表5-3民族福利制度对少数民族传统情结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57
表5-4民族福利制度对少数民族身份认定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60
表5-5民族福利制度对少数民族归属意识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63
表6-1民族福利制度对汉族通婚意愿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88
表6-2民族福利制度对汉族学习意愿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91
表6-3民族福利制度对汉族交往意愿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94
表6-4民族福利制度对汉族成员标签效应的Ordinal Regression回归模型/197
表6-5民族福利制度对汉族成员相对剥夺感的Ordinal Regression回归模型/201
表7-1民族福利制度对少数民族族界意识的Ordinal Regression回归模型/230
表7-2民族福利制度对汉族族界意识的Ordinal Regression回归模型/234
表7-3民族福利制度对少数民族成员民族情感的Ordinal Regression回归模型/237
表7-4民族福利制度对汉族成员民族情感的Ordinal Regression回归模型/240
表8-1制度认知度对民族认同的回归系数/264
表8-2制度享有度对民族认同的回归系数/265
表8-3制度满意度对民族认同的回归系数/267
表8-4“选择制福利”与“普惠制福利”类型的区别/289图目录
图目录
图3-1总体研究框架/91
图3-2定量分析框架/91
图3-3少数民族族内认同因子分析碎石图/101
图8-1Berry的文化适应多维度模型/284
图8-2我国民族福利制度下的文化适应模型/28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