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TNIP化分组传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PTNIP化分组传送

商品以实拍图为准所见即所得,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4.2 1.1折 38 九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晓庆 著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09-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12

所谓晴天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晓庆 著
  • 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2009-10
  • 版次 1
  • ISBN 9787563521210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2页
  • 字数 50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PTN-IP化分组传送》以面向IP的传送新技术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分组传送网PTN的概念、原理、关键技术、组网方案和网络应用。全书共分5章。第l章简要介绍了业务层和应用层IP化对下层传送网向IP化分组传送演进的驱动力,主要对分组传送网PTN的定义、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案进行了阐述。第2章详细介绍了运营级以太网概念,分析了基于增强以太网的PBT技术实现PTN的工作原理和体系结构技术,以及PBT的QoS、OAM、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技术实现和应用方案。第3章详细介绍了基于MPLS-TP的PTN技术,重点包括MPLS-TP体系结构、QoS、OAM、生存性、全业务提供和应用定位等内容。第4章在分析PTN的同步和定时需求的基础上,阐述了PTN的频率同步、时间同步和相关接口技术,论述了无线系统的同步解决方案及IEEEl588v2的可用性和应用模式。第5章介绍了PTN的标准化和产业化状况,对PTN、CE和MSTP的概念进行了解析,对比了PTN的关键技术、业务能力、演进及应用方式,最后介绍了典型的PTN设备情况和应用案例。
  《PTN-IP化分组传送》在内容上力求明确需求,甄别技术、匹配方案,并且和运营应用相结合,在叙述时力求深入浅出,可供从事传送网、城域网、无线接入网传输维护、光通信系统开发、生产、工程维护和运营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全业务接入、宽带运营、大客户业务提供的运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与高等院校教师和学生的教材和参考书。
【作者简介】
  黄晓庆,现任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在信息通信业拥有超过23年的从业经验。是技术创新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发起设立了“中国移动创新系列丛书”出版项目,在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终端、移动交换系统、流媒体、G/EPON系统和运营支撑系统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带领中国移动研发团队在国际标准化、科技创新、终端平台开放、基础网络架构、融合新业务等方面引领了行业发展。
  徐荣,现就职于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在传感器技术、传输系统、电信网络等领域有十多年研究经验。出版专业图书十余本,现作为“中国移动创新系列丛书”项目经理,组织策划图书编写与出版工作。
  主要出版作品:“863”通信高技术丛书-《高速宽带光互联网技术》(2002年)和《高速超长距离光传输技术》(2005年)、《光网络的组网与优化设计》(2002年)、《城域光网络》(2003年)、《宽带城域网》(2003年)、《分组传送网》(2009年)、《电信级以太网》(2009年)、《分组传送技术与测试》(2009年)、还有译著:《多波长光网络》(2001年)、《下一代光网络》(2002年)。其中的《高速宽带光互联网技术》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十一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三等奖。
【目录】
第1章PTN概论
1.1传送网面对的IP化挑战
1.1.1互联网与电信网的融合
1.1.2业务IP化应用宽带化
1.1.3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
1.1.4IP化发展推动统一承载
1.2光传送网与IP承载网现状
1.2.1光传送网发展现状
1.2.2骨干IP网络现状
1.2.3城域网总体情况
1.2.4城域数据网现状
1.2.5城域传送网现状
1.3全IP背景下的传送需求
1.3.1传送功能定位
1.3.2传送性能定位
1.3.3网络融合新需求
1.4PTN原理与体系结构
1.4.1PTN原理与定义
1.4.2PTN的分层结构
1.4.3PTN的功能平面
1.5PTN的设备及技术特点
1.5.1PTN的设备形态
1.5.2PTN的关键技术
1.5.3PTN的技术特点
1.6PTN实现协议和应用
1.6.1PTN的实现协议
1.6.2PTN的应用定位

第2章PBT技术
2.1运营级以太网
2.1.1运营级以太网的产生
2.1.2运营级以太网的体系结构
2.1.3运营级以太网的技术特征
2.2PBT的原理和体系结构
2.2.1运营级以太网面临的挑战
2.2.2PBT的工作原理和网络结构
2.2.3PBT的技术特征
2.2.4PBT标准化状况
2.3PBT的QoS技术
2.3.1QoS标准和协议
2.3.2PBT的QoS控制
2.4PBT的OAM技术
2.4.1PBT的OAM层结构
2.4.2PBT的OAM功能需求
2.4.3PBT的OAM标准化
2.4.4以太网的OAM帧格式
2.5PBT的可扩展性技术
2.5.1以太网的可扩展性标准
2.5.2QtieinQue扩展技术
2.5.3PBT的MACinMAC扩展技术
2.6PBT的可靠性技术
2.6.1PBT的APS保护倒换
2.6.2PBT的环网保护技术
2.6.3北电公司的ESU认太网技术简述
2.7PBT的多点到多点技术
2.7.1PLSB协议原理
2.7.2利用PLSB进行业务配置
2.7.3PLSB的技术特性
2.7.4PLSB与其他技术的对比
2.7.5用PLSB作PBT的控制信令
2.8PBT的网络应用
2.8.1城域IP网的转型
2.8.2PBT的应用优势
2.8.3PBT的应用场景

第3章MPLS-TP技术
3.1MPLS-TP的产生和发展
3.1.1从MPLS向T-MPLS发展
3.1.2从T-MPLS向MPLS-TP发展
3.1.3MPLS-TP标准化关键问题
3.2T-MPLS原理结构
3.2.1MPLSS面向传送的简化
3.2.2T-MPLS的分层与适配
3.2.3T-MPLS的连接交换原理
3.2.4T-MPLS的功能平面
3.2.5T-MPLS的接口
3.2.6T-MPLS技术特点
3.3T-MPLS的QoS技术
3.3.1IPQoS框架简介
3.3.2T-MPLS的QoS策略
3.3.3T-MPLS网络安全性
3.4T-MPLS网络的OAM技术
3.4.1术语定义
3.4.2OAM分组格式
3.4.3OAM功能
3.5T-MPLS网络的生存性技术
3.5.1概述
3.5.2线性保护倒换
3.5.3环网保护
3.6T-MPLS基于伪线的业务提供
3.6.1PWE3标签与协议模型
3.6.2用伪线提供以太网业务
3.6.3TDMoverEthernet伪线仿真
3.7T-MPLS网络的应用
3.7.1T-MPLS的应用优势
3.7.2T-MPLS应用定位
3.7.3T-MPLS的应用场景

第4章PTN网络的定时和同步
4.1同步与定时概述
4.1.1频率同步
4.1.2时间同步
4.2PTN网络同步与定时需求
4.2.1TDM专线业务透传的同步需求
4.2.2无线业务承载的同步需求
4.3.PTN的频率同步技术
4.3.1同步以太网技术
4.3.2TOP和CES
4.3.3分组网中CES业务的时钟恢复技术
4.3.4分组网络同步性能表征参量
4.4PTN的时间同步技术
4.4.1时间同步的传递方法
4.4.2北斗卫星授时
4.4.3NTP时间同步
4.4.4IEEEl588技术原理
4.4.5IEEE1588v2同步模式
4.4.6基于1588v2的频率同步
4.5分组网同步的标准化情况
4.6无线系统的时间同步方案
4.6.1卫星授时方案
4.6.2PTN时间传递方案
4.7PTN时间同步系统及其功能
4.7.1PTN同步系统组成
4.7.2PTN同步系统功能要求
4.8时间同步接口技术
4.8.11pps+TOD同步接口
4.8.2以太网同步接口
4.9IEEE1588v2的应用方案
4.9.1IEEE1588v2的可用性分析
4.9.2IEEE1588v2的时间同步方式
4.9.3PTN同步网的互连互通

第5章以PTN实现IP化传送应用
5.1PTN的应用优势
5.1.1PTN与MSTP的对比
5.1.2PTN与新以太网的对比
5.1.3PTN与IP/MPLS的对比
5.2PTN的多业务承载能力
5.2.1MPLSVPN业务
5.2.2PTN的多协议伪线仿真
5.3PTN的IP化传送应用
5.3.1城域核心网和骨干网中的应用
5.3.2城域接入、汇聚网中的应用
5.4PTN的演进和应用方式
5.4.1由MSTP向PTN演进
5.4.2PTN网络的引入方式
5.4.3统一承载还是分网承载
5.5PTN设备和网络应用实例
5.5.1城域网的业务需求
5.5.2典型的PTN设备特点
5.5.3PTN应用情况
缩略词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