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社会责任与丑闻品牌形象修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企业社会责任与丑闻品牌形象修复

9.8 1.0折 96 全新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余伟萍、丁磊、董竞飞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1-23

书友_403232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余伟萍、丁磊、董竞飞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1
  • 版次 1
  • ISBN 9787030583826
  • 定价 9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2页
  • 字数 31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企业社会责任(CSR)从边缘词语逐渐转变为学术界和企业界普遍接受与广泛应用的概念和议题。企业CSR行为作为品牌丑闻后修复品牌形象的有效工具,受到企业和多元化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关注。本书整合管理学、心理学和伦理学三大学科,将品牌丑闻情境下企业CSR行为对品牌形象的修复效应嵌入理论框架中分析,探明了企业CSR行为对丑闻品牌形象的修复效应与作用机理,并从企业视角构建了基于CSR视角的丑闻品牌形象修复"六个维度十六条策略"体系。
【作者简介】


余伟萍,四川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品牌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社会化媒体营销和医院管理等研究,曾为美国、荷兰、加拿大访问学者,主持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移动互联背景下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与治理策略研究”、自然科学项目“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丑闻品牌形象的修复机理及策略体系研究”、多项课题及四川省省级课题,在外学术刊物上发表100余篇,出版专著6部,为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等1000余家知名企业提供培训与咨询。
【目录】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现实背景 1
1.1.2 理论背景 4
1.2 研究意义 6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8
1.3.1 研究内容 8
1.3.2 研究方法 10
1.4 技术路线 10
1.5 研究创新 13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5
2.1 企业社会责任 15
2.1.1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和理论基础 17
2.1.2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和特征 23
2.1.3 企业社会责任动机和影响因素 25
2.1.4 企业社会责任沟通和效应 26
2.2 品牌丑闻 30
2.2.1 品牌丑闻类型 31
2.2.2 品牌丑闻效应 32
2.3 品牌形象修复 32
2.3.1 品牌形象修复概念 33
2.3.2 企业及时响应的品牌修复效应 35
2.3.3 企业后期干预的品牌修复效应 37
2.4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品牌丑闻管理效应 38
2.4.1 规避效应 38
2.4.2 稀释效应 39
2.4.3 修复效应 40
2.5 研究述评 42
2.5.1 研究现状述评 42
2.5.2 研究切入点 43
第3章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丑闻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研究 47
案例导读 47
3.1 问题提出 48
3.2 文献背景 49
3.2.1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决策分析框架 49
3.2.2 丑闻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研究现状 49
3.3 丑闻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规律的内容分析 51
3.3.1 研究方法 51
3.3.2 样本选择 51
3.3.3 信息采集 53
3.3.4 数据编码 53
3.4 分析研究 54
3.4.1 信度检验 54
3.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5
3.4.3 行为分析 55
3.5 研究结论 56
3.6 研究意义 57
3.6.1 理论意义 57
3.6.2 实践意义 57
第4章 基于多案例方法的丑闻前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比较研究 59
案例导读 59
4.1 问题提出 60
4.2 文献背景 60
4.2.1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特征分析范式 60
4.2.2 丑闻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特征研究现状 61
4.3 丑闻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特征的案例研究 63
4.3.1 问题界定 63
4.3.2 研究方法 64
4.3.3 样本选择 64
4.3.4 信息采集 65
4.4 丑闻前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六项特征 66
4.4.1 行为类型分析 66
4.4.2 行为特征分析 67
4.5 研究结论 74
4.6 研究意义 76
4.6.1 理论意义 76
4.6.2 实践意义 77
第5章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类型对丑闻品牌形象的修复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 78
案例导读 78
5.1 问题提出 79
5.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80
5.2.1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丑闻品牌形象的修复作用 80
5.2.2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类型对丑闻品牌形象的修复作用 81
5.2.3 利他性归因的中介作用 81
5.2.4 丑闻责任的调节作用 82
5.3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品牌形象修复实验 83
5.3.1 刺激物设计 83
5.3.2 变量测量和实验程序 84
5.4 利他性归因的中介作用和丑闻责任的调节作用 85
5.4.1 样本概况 85
5.4.2 操控检验 86
5.4.3 信度效度检验 86
5.4.4 假设检验 87
5.5 研究结论 89
5.6 研究意义 90
5.6.1 理论意义 90
5.6.2 实践意义 90
第6章 企业捐赠行为及契合度对丑闻品牌形象的修复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 92
案例导读 92
6.1 问题提出 93
6.2 理论基础 94
6.2.1 归因理论 94
6.2.2 形象修复理论 94
6.3 研究假设 95
6.3.1 丑闻后捐赠与购买意愿修复效应 95
6.3.2 丑闻后捐赠契合度与购买意愿修复效应 97
6.3.3 丑闻后捐赠契合度与品牌形象修复效应 99
6.4 企业捐赠行为及契合度的品牌形象修复实验 102
6.4.1 刺激物设计 102
6.4.2 变量测量 103
6.4.3 实验流程 104
6.5 品牌态度等的中介作用和感知质量等的调节作用 105
6.5.1 样本概况 105
6.5.2 操控检验 105
6.5.3 信度效度检验 106
6.5.4 假设检验 107
6.6 研究结论 113
6.7 研究意义 115
6.7.1 理论意义 115
6.7.2 实践意义 116
第7章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特征对丑闻品牌形象的修复效应研究 117
案例导读 117
7.1 问题提出 118
7.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8
7.2.1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持续性与品牌形象修复效应 119
7.2.2 企业社会责任-丑闻关联度与品牌形象修复效应 120
7.2.3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渠道与品牌形象修复效应 121
7.2.4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持续性、丑闻关联度与信息披露渠道的交互作用 122
7.3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特征的品牌形象修复效应实施 123
7.3.1 实验设计 123
7.3.2 刺激物设计 124
7.3.3 变量测量与实验程序 125
7.4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持续性、丑闻关联度和信息披露渠道的修复效应 126
7.4.1 样本概况 126
7.4.2 信度效度检验 126
7.4.3 假设检验 127
7.5 研究结论 130
7.6 研究意义 130
7.6.1 理论意义 130
7.6.2 实践意义 131
第8章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特征对丑闻品牌形象的修复作用机理研究 132
案例导读 132
8.1 问题提出 133
8.2 理论基础 133
8.2.1 归因理论 133
8.2.2 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归因 134
8.3 研究假设 135
8.3.1 利他性归因的中介作用 135
8.3.2 丑闻责任的调节作用 136
8.4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特征的品牌形象修复作用机理实验 137
8.4.1 研究方法 137
8.4.2 实验组设计 137
8.4.3 刺激物设计 138
8.4.4 变量测量 139
8.4.5 实验流程 139
8.5 利他性归因的中介作用与丑闻责任的调节作用 140
8.5.1 样本概况 140
8.5.2 操控检验 140
8.5.3 信度效度检验 140
8.5.4 假设检验 141
8.6 研究结论 146
8.7 研究意义 147
8.7.1 理论意义 147
8.7.2 实践意义 147
第9章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质量改进行为的丑闻品牌形象修复整合研究 149
案例导读 149
9.1 问题提出 150
9.2 理论基础 151
9.2.1 企业联想理论 151
9.2.2 双因素理论 152
9.3 研究假设 153
9.4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质量改进行为的品牌形象修复实验 154
9.4.1 刺激物设计 155
9.4.2 变量测量 155
9.4.3 实验流程 156
9.5 利他性归因的中介作用与质量改进行为的调节作用 156
9.5.1 样本概况 156
9.5.2 操控检验 156
9.5.3 信度效度检验 157
9.5.4 假设检验 157
9.6 研究结论 162
9.7 研究意义 163
9.7.1 理论意义 163
9.7.2 实践意义 163
第10章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丑闻品牌形象修复策略体系研究 165
案例导读 165
10.1 问题提出 166
10.2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丑闻品牌形象修复决策模型 167
10.3 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观 168
10.3.1 贯彻与使命愿景相一致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理念 169
10.3.2 明确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定位获取竞争优势 171
10.4 完善丑闻防范与预警体系 173
10.4.1 质量伦理引领产品/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173
10.4.2 丑闻防范、预警与应对构建品牌形象管理体系 175
10.5 控制丑闻责任 177
10.5.1 降低和控制重大丑闻责任感知风险 177
10.5.2 避免丑闻响应不当再次挫伤品牌形象 179
10.6 引导利他性归因 180
10.6.1 突出战略性利己和价值观驱动型利他动机 180
10.6.2 区分利益相关者属性和强化沟通效果 182
10.7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类型决策机制 184
10.7.1 实施高契合度捐赠赢得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积极响应 184
10.7.2 谨慎运用赞助和事业关联营销发挥辅助作用 186
10.7.3 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双因素模型 188
10.8 健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特征选择机制 190
10.8.1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契合度和投入水平 190
10.8.2 发挥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持续性“抗质疑”属性 191
10.8.3 降低企业社会责任-丑闻关联度与利己性归因 193
10.8.4 强调及时响应与持续修复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时机 194
10.8.5 善用信息披露渠道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沟通与宣传 197
10.9 研究结论 200
10.10 研究意义 201
10.10.1 理论意义 201
10.10.2 实践意义 202
第11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203
11.1 研究结论 203
11.1.1 探明品牌丑闻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三大规律 203
11.1.2 对比分析丑闻前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六项特征 204
11.1.3 揭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类型对丑闻品牌形象的修复效应与作用机理 205
11.1.4 明晰企业捐赠行为及契合度对丑闻品牌形象的修复效应与作用机理 205
11.1.5 阐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特征对丑闻品牌形象的修复效应 206
11.1.6 探析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特征修复丑闻品牌形象的作用机理 206
11.1.7 整合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丑闻品牌形象的修复机理 207
11.1.8 建立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丑闻品牌形象修复策略体系 207
11.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208
11.2.1 研究局限 208
11.2.2 未来展望 209
参考文献 210
索引 233


【书摘与插画】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