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企混改:理论、模式与路径
  • 国企混改:理论、模式与路径
  • 国企混改:理论、模式与路径
  • 国企混改:理论、模式与路径
  • 国企混改:理论、模式与路径
  • 国企混改:理论、模式与路径
  • 国企混改:理论、模式与路径
  • 国企混改:理论、模式与路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企混改:理论、模式与路径

7 1.2折 59 九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志刚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1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6-26

书友kw9620420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郑志刚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0276625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28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国企改革始终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核心内容,以所有制混合为特征的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成败,对于我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转型的*终实现至关重要。基于对国企混改实践的观察和思考,作者在本书中提出并系统论证了作为国企混改理论基础的分权控制理论。

  全书分为七章,内容涵盖国企混改的方方面面,体现了作者对国企公司治理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学理思考,因而成为读者理解中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逻辑和理论脉络的锁钥,同时也是国企改革和公司治理领域实务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必不可少的案头参考书。
【作者简介】
    郑志刚,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公司治理、经理人薪酬设计和国企改革等。出版《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公司治理机制的整合》《中国公司治理的理论与证据》《从万科到阿里:分散股权时代的公司治理》《当野蛮人遭遇内部人:中国公司治理现实困境》等著作。

    兼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FT中文网)的专栏作家,以及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曾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和第二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等奖励和荣誉,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目录】
导论

第1章 金字塔式控股结构下中国国企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第 1 节 金字塔式控股结构下的国企制度弊端

第 2 节 恒丰银行的中国式内部人控制问题 

第 3 节 如何解读中国公司治理现实困境?

第 4 节 国企公司治理现状

第 5 节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逻辑

第2章 国企混改的理论基础

第 1 节 国有企业未来需要一场“现代公司革命”

第 2 节 20 年后国企改革理论再争论

第 3 节 国企弊病的理论分析

第 4 节 国企混改理论基础:从产权理论到分权控制理论

第 5 节 国企混改的现实榜样:国有上市公司

第3章 企混改的模式选择

第 1 节 联通混改得与失 

第 2 节 万达的混改 

第 3 节 民企的混改 

第 4 节 混改的“联通模式”

第 5 节 国企改革的轮回 

第 6 节 从联通到北方信托:国企混改的不变与变

第 7 节 国企混改可能的实现模式

第4章 国企混改的实现路径

第 1 节 国企改制引发的特殊传承问题

第 2 节 民营资本成为控股股东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第 3 节 避免用产权控制代替政府监管作为 

第 4 节 国家特殊管理股的设计误区 

第 5 节 债转股:披着市场化运作外衣的预算软约束 

第 6 节 公司章程修改,股东为什么会投反对票? 

第 7 节 如何保障在子公司参股的其他资本的权益?

第5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第 1 节 探索中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第 2 节 如何使投资运营公司成为政府与企业间的隔离层? 

第 3 节 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性质的转变有那么重要吗? 

第 4 节 从国企并购历史看新一轮的国企并购潮 

第 5 节 国资入主民企后,公司治理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 6 节 授权放权清单:国企改革开启“权力回归”之路

第6章 国企高管薪酬和激励制度改革

第 1 节 国企高管限薪与薪酬合约设计背后的信息问题 

第 2 节 “此一时,彼一时”的国企高管薪酬改革 

第 3 节 为什么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缺乏激励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第 4 节 国企混改,我们应该期待什么样的员工持股方案? 

第 5 节 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这两家民营企业做对了什么?

第7章 国企混改展望

第 1 节 国企混改:只有“混”,才能“改” 

第 2 节 格力集团减持格力电器股份究竟意味着什么? 

第 3 节 国企改革:与其“并”,不如“混” 

第 4 节 国企混改,我们应该选择与谁分担不确定性?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