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上佛教之路 7 良宽
  • 走上佛教之路 7 良宽
  • 走上佛教之路 7 良宽
  • 走上佛教之路 7 良宽
  • 走上佛教之路 7 良宽
  • 走上佛教之路 7 良宽
  • 走上佛教之路 7 良宽
  • 走上佛教之路 7 良宽
  • 走上佛教之路 7 良宽
  • 走上佛教之路 7 良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走上佛教之路 7 良宽

国内现货 仏教を歩く 

50 九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朝日新聞社

出版社朝日新聞社

出版时间1980-01

印刷时间2013

装帧软精装

尺寸31 × 20 cm

纸张铜版纸

页数32页

上书时间2024-05-24

求龙堂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良宽是日本江户后期著名的歌人、俳人、书法家,也是一名曹洞宗僧侣。他一生与自然为伴,住草庵,行乞食,孤独清贫而落拓自在。其汉诗学习楚辞文选,得寒山诗精髓;书法学习王羲之,尤受著名碑刻《瘗鹤铭》的熏陶。他还为后世留下了1400多首和歌、百余首俳句以及400多首汉诗,在现代日本及欧美广为流传。

在中国,良宽不为大众读者所知,事实上,在良宽生活的时代,他的名字也很少出现在佛学典籍和书法辞典中。有关这位神秘僧人的生平,历史上有多种不同说法。通说认为,他出生于日本海沿岸的出云崎(今新潟县三岛郡出云崎町),儿时曾进私塾学过汉文,18岁入光照寺带发修行,22岁时游历至圆通寺,拜曹洞宗禅僧大忍国仙为师并由其剃度,法号良宽。国仙和尚去世后,良宽离开圆通寺,托钵云游四方,最后回到了故乡越后(今新潟县)。晚年,他长期栖居在越后的五合庵、乙子神社的草庵与岛崎村的草庵,过完了清贫的一生。

良宽逝世后的几十年,他几乎被人们彻底遗忘,但到了明治年代,他的作品又被发掘出来。其中,由藏云和尚编辑出版的《良宽道人遗稿》为人们了解良宽提供了重要史料。人们在良宽的作品中看到了一位远离世俗、靠乞食为生的高僧,虽一生孤独清贫,却崇尚自然,拥有一颗纯粹天真的诗心。直到古稀之年,他还常常和儿童一块嬉戏,拍毬斗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俚俗故事。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文化界掀起了一股“良宽热”。在良宽的家乡出云崎,人们修建了“良宽纪念馆”,其生前居住的五合庵也成为游览圣地。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在颁奖典礼上作了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演讲,其中引用了多首良宽的歌句。他认为,良宽的和歌很好地诠释了日本人的自然观和宗教观:

“良宽的心境与生活,就像在这些歌里所反映的,住的是草庵,穿的是粗衣,漫步在田野道上,同儿童戏耍,同农夫闲聊。尽管谈的是深奥的宗教和文学,却不使用难懂的语言。那种‘和颜蔼语’的无垢言行,同他的歌和书法风格,都摆脱了自江户后期,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日本近代的习俗,达到古代的高雅境界。”

此后,良宽迅速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汉诗和书法飘洋过海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他与中国的渊源也被不断发掘。在今天四川省峨嵋山的清音阁和江苏省镇江市的焦山公园,都建有纪念良宽的诗碑。近日出版的《良宽歌句集》精选了良宽的和歌与俳句共计200余首,经出版社授权,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从中遴选部分和歌,为读者呈现这位诗僧的文学与人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