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法”与“法社会”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会法”与“法社会”

347.76 九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10.0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董保华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0-04

评价1728好评率 99.94%

  • 包装仔细 27
  • 发货速度快 25
  • 物流很快 24
  • 品相不错 22
  • 服务态度好 22
  • 价格实惠 19
  • 非常满意 17
  • 值得信赖 16
  • 品相超预期 16
  • 物超所值 13
  • 品相未达预期 1
  • 描述不符 1
  • 有小瑕疵 1
查看全部评价

一页绪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董保华 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6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29672
  • 定价 10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78页
  • 字数 90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社会法与法社会论丛
【内容简介】
  《“社会法”与“法社会”》从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种视角分析和阐释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民生问题,以期为政府制定法律法规和社会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简介】
  董保华,1954年3月出生,1982年2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劳动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劳动法研究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劳动学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论证与起草工作。曾主持或正在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参与了美国、荷兰、加拿大等10多项国际项目的主持与实施。在著名法律评级机构钱伯斯(ChambersandPartriers)发布的《亚太法律指南2015》(ChambersAsiaPacificGuide2015)中,被评为中国区劳动法律师中的“业界贤达”(EminentPractitioner)。
  自1987年开始从事劳动法研究以来,已公开发表论著900余万字。其中出版著作30余部,在法学、劳动科学方面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自2000年以来,有近40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研究成果曾多次获奖,其中,《劳动合同立法的争鸣与思考》曾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0-2011年度)著作类一等奖;《社会法原论》曾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曾获中国法学会劳动法十周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社会保障的法学观》曾获中国劳动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劳动制度改革的法学探索》等论文曾获司法部“八五”与“九五”期间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目录】
总序

上篇“社会法”的理论争鸣
概述
我国社会法理论争鸣的历史沿革
理论定位
从历史与逻辑的视角透视社会法的体系--兼论社会法中的十个热点问题
社会法--对第三法域的探索
论事实上的契约关系--对第三法域的探索
社会基准法与相对强制性规范--对第三法域的探索
试析社会法的调整模式--对第三法域的探索
劳动权与三种本位观
试论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
试析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
社会保障法与劳动法的界定
论社会保障法的受益主体
浅析工会法与劳动法的相互关系
从社会团体到团体社会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办社会
学术争鸣
也谈“从契约到身份”--对第三法域的探索
论经济法的国家观--从社会法的视角探索经济法的理论问题
附文: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考辨--兼与董保华先生商榷
评“需要国家干预论”--兼谈社会法、经济法
略论经济法学的视角转换--兼谈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关系
社会法的本位观
“广义社会法”与“中义社会法”--兼与郑尚元、谢增毅先生商榷
社会法研究中“法律部门”与“法律理念”的关系--兼与冯彦君先生商榷
中国劳动基准法的目标选择
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辨
劳动力派遣的道德谴责与理性评价
由竞业限制经济补偿争鸣引发的思考--兼与叶静漪教授商榷
我国劳动法学研究应当摆脱极端--兼评刘诚《论(劳动合同法>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中篇“法社会”的现实分析
概述
法社会的现实观察与思考
制度观察
我国劳动安全监察制度的法学理论探讨
完善我国科技人员管理体制的探索
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制度管理的法学思考
国际劳工标准的本土化探析
薪酬管理规定的变化和实施
试论我国消除就业歧视立法的理论转向和制度构建
《工伤保险条例》修改的若干思考
《劳动合同法》中强制性用语的检视
“过劳死”的法律探索
关于居民收入倍增的多重思考
集体合同的模式及其我国的立法选择
试析集体合同的主体与法律责任
论我国工会的职业化、社会化和行业化
案例分析
“黑砖窑事件”引发的法律思考
黑砖窑案件引发的道德思考
从“开胸验肺”事件看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法治命题
解读京城解聘第一案
一则普通的劳动争议案件是如何炼成名案的
劳资冲突,还是资资冲突--对东航“飞行员集体返航”事件的思考
中国劳动关系的十字路口--管制与自治:富士康、本田案件提出的法治命题
劳动者自发罢工的合法性研究
规范劳动者维权行动的制度选择
最低工资立法之“提水平”与“统范围”--从“本田罢工事件”中的薪酬问题谈起
我国社会保险权利救济制度的理论悖论与现实困境--裕元罢工事件引发对“强制补缴”制度的思考
劳动者自发罢工中“维权”与“维稳”的法学思考--常德沃尔玛关店罢工事件的考察

下篇漫谈“社会法”与“法社会”
从《水浒传》说起
十年长跑
三人行
追求真实
刘汉黄的故事--关于“布衣之怒”的联想
冯缤的故事--关于法官告法院的感慨
华为的故事--关于“狼”的传说
福特的故事--“阳光不锈”之外国版
万科的故事--“阳光不锈”之中国版
中石油的故事--关于“加油”的冷思考
后记六十而耳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