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全民阅读-二战全史(精装)杨子华中国华侨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全民阅读-二战全史(精装)杨子华中国华侨出版社

正版二手书,品相89成新左右

11.1 1.9折 59 九品

仅1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子华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54464

出版时间2010-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9787511354464

上书时间2024-06-24

鼎新广盈图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前言

 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战舰“密苏里号”上,隆重举行了日本向盟国总投降的受降仪式。至此,人类历史上规模、破坏严重、影响深的全球性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
 回首6年战争的日日夜夜: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随即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德军装甲席卷整个欧洲大陆,法国战败投降。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两国宣战,战火烧到了地中海和非洲。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开始实施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之后德国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轰炸。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次日下午,美国对日宣战,随后2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正式对日宣战。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胜利,成为二战转折点。1943年9月3日,意大利无条件投降。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军全面溃败。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势力。1945年5月7日,德国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美国投掷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和长崎。接着苏联对日宣战。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战争激烈时,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战火遍及欧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及大洋洲;战线遍布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约9000余万人死亡;钱财损失约4万亿美元;大量房屋受破坏,工厂、农庄、铁路和桥梁的损坏则难以估计。战争不只是战场上的搏杀。西方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硝烟背后,政治巨头的决断主宰着战争,各种力量的演化扭曲着战争,无处不在的谍影影响着战争……二战的意义早已超出一场战争,它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标识,也是人类文明的转折点,其影响延续至今。
 本书汇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采用将地区战场与时间线索混合穿插的传统写法,逐一叙述各个战场的全景进程,分为“序幕:战争阴云”“开场:远东硝烟”“爆发:欧洲沦陷”“激战:苏德大战”“蔓延:血染太平洋”“转折:决战斯大林格勒”“拉锯:逐鹿北非”“反攻:光复欧洲”和“尾声:日本投降”。其中波兰闪击战、列宁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中途岛海战、偷袭珍珠港和抢占瓜岛等著名战役均有详细描述。本书力争完整重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过程,详细解读前因后果,客观点评政治经济。拨开迷雾,还原历史真相,破解重重谜团。不仅从宏观上讲述战争,而且从细微之处着眼,努力搜寻历史的蛛丝马迹,为读者呈现出不一样的全史。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经说过:“相对于战争结束来说,我们更希望所有的战争本就没有爆发。”唯愿人们在回眸二战时,多一些沉思和省悟,更加珍惜今日的和平与安宁。

【书摘与插画】

【内容简介】

商品简介

 本书汇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分为“上篇:全程纪实”和“下篇:专题解说”两部分。上篇采用将地区战场与时间线索混合穿插的传统写法,逐一叙述各个战场的全景进程,包含“序幕:战争阴云”“开场:远东硝烟”“爆发:欧洲沦陷”“激战:苏德大战”“蔓延:血染太平洋”“转折:决战斯大林格勒”“拉锯:逐鹿北非”“反攻:光复欧洲”和“尾声:日本投降”。其中波兰闪击战、列宁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中途岛海战、偷袭珍珠港和抢占瓜岛等著名战役均有详细描述。下篇包括“谍光秘影”“风云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逸闻趣事”和“难解谜团”,对情报战、历史谜团和二战趣闻等均作了详细介绍。

目录

序幕:战争阴云
一、凡尔赛播下的劫难恶种
德国——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凡尔赛宫镜厅见证冤冤相报
英法美各怀鬼胎
“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
世界经济危机点燃法西斯火药
二、墨索里尼乱世崛起
“贝尼托”原来是英雄的名字
立志“让世界发抖”的顽童
经营《前进报》
“战斗的法西斯”
决斗,用剑术击败政敌
黑衫党向罗马进军——夺权
三、德意志再度疯狂
流浪汉加入德国工人党
发布于小啤酒馆中的条纲领
纳粹党手里的“社会主义”
从冲锋队到党卫军
未遂的啤酒馆政变
审判:希特勒的狡辩
兰德斯堡与《我的奋斗》
登上权力之巅
四、日本扰动远东
“开拓万里波涛”,将“国威布于四方”
一代枭雄的“爱国之情”
东三省飘起了青天白日满地红
宁予外贼不予家奴
黄浦江中流的是血
“兵是有的,不过要留着打红军”
五、法西斯步步紧逼,英法美步步绥靖
阿杜瓦战役让意大利成为国际笑柄
复仇——“历伟大的殖民战争”
西班牙悲歌
两元凶“患难见真情”
臭味相投,三国结成“轴心”
雅利安人“寻求新的生存空间”
“领袖”搬开绊脚石
德国吞并“第二个日耳曼国家”奥地利
慕尼黑阴谋:缺席的捷克斯洛伐克被判“死刑”
开场:远东硝烟
一、日本全面侵华
“二二六”法西斯军事政变
对内扩充军备,对外勾结德国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卢沟桥上的枪声
二、淞沪血战
张治中要主动出击
中国军队进攻受挫
一寸山河一寸血
蒋介石嫡系耗尽,各路军阀来援
日军金山卫登陆,淞沪会战告终
三、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
平型关大捷
忻口会战
南京保卫战
台儿庄大捷
武汉会战
日本所谓“建立东亚新秩序”
爆发:欧洲沦陷
一、波兰覆亡:一场“鹰击羔羊的悬殊对决”
“白色方案”秘密出台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德国遭波兰“进攻”
一号作战指令
闪击战的“实验场”
奇怪的战争:西线的英法“宣而不战”
不甘寂寞的苏联
二、闪电战继续逞威
为了铁矿,希特勒决定先发制人
丹麦和挪威的不同反应
挪威被攻陷
“黄色计划”
比利时无条件投降
三、德国在西线的胜利
不设防的马其诺防线
“绥靖者”张伯伦下台
敦刻尔克——炼狱还是奇迹
巴黎不设防
法国投降——又见贡比涅森林
戴高乐在伦敦树起“自由法国”的旗帜
四、不列颠上空的鹰
“我们决不投降”
“海狮计划”
“鹰日计划”
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柏林
阴差阳错的伦敦夜袭
英国没钱了,美国来援助
五、德意入侵巴尔干和东北非
德、意、日三元凶走到了一起
墨索里尼的“新罗马帝国”美梦
进攻希腊,意大利偷鸡不成蚀把米
德国“兄弟”来帮忙
激战巴尔干
激战:苏德大战
一、“巴巴罗萨计划”,让全世界震惊
恶魔的眼睛转向东方
“巴巴罗萨计划”
斯大林不相信苏联遭进攻
“两个月内消灭苏联”
“特急,国家机密,大使亲收”
战争爆发
大地在脚下颤动
坦克部队的激烈交锋
二、苏联初战失利
布列斯特要塞
激战格罗德诺
扎紧“死亡口袋”
斯大林杀一儆百
强渡第聂伯河
浴血斯摩棱斯克
“后一道大门”
封锁列宁格勒
基辅大合围
三、希特勒发动“台风”攻势
希特勒南北分兵
希特勒制造“台风”
朱可夫临危受命
军事总动员
宛如离弦的利箭
所有方向都在战斗
苏联军民血捍红都
斯大林阅兵红场
四、莫斯科城下大决战
上帝再次拯救了这片土地
斯大林的电话
正西面突击
包克说:“我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真正的对手”
“黑暗悲惨的一天”
反攻!反攻!
五、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结盟
丘吉尔主动援助苏联
罗斯福认为德国法西斯是美国主要的危险和敌人
斯大林希望美国参加对德战争
罗斯福、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
苏美英莫斯科三国会议
奠定联合国基础的国《联合国家宣言》
蔓延:血染太平洋
一、狼子野心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日本大陆政策的内幕
美日矛盾在绥靖主义中逐渐升级
英美对中国的“远东慕尼黑阴谋”
东条英机上台,日本对美开战
日本的“后提案”和美国的“后通牒”
罗斯福给日本天皇的信——美国为和平所做的后一次努力
二、偷袭珍珠港
利用谈判为战争作掩护
山本五十六的突袭计划秘密出台
偷袭前的夏威夷绝密“潜伏”
南云舰队出征太平洋
隐没在单冠湾的庞大舰队
“虎!虎!虎!”
“不要忘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大惊失色
三、狂飙突进
武力攻占马泰港缅
麦克阿瑟饮恨菲律宾
席卷荷属印尼和太平洋诸岛
染指澳大利亚
四、扭转战局
天皇的隐忧
东京遭到次空袭
所罗门海海战
山本设计新赌局
庞大的联合舰队
南云发动波空袭
航母大决战
五、瓜岛战役——太平洋战争胜败的分水岭
美军攻占瓜岛
日舰疯狂反扑
登岛日军全军覆没
生死大决战
击毙山本五十六
转折:决战斯大林格勒
一、厉兵秣马
残雪,希特勒心中的痛
戈培尔说:元首给我们民族充了电
敌我双方大备战
希特勒的战争密令
二、大战拉开序幕
乐观的斯大林想先敌下手
从克里木到哈尔科夫:忘记防御的苏军
战斗在一座不知名的村子打响
“苏军全线崩溃了”
丘吉尔访问莫斯科
第号命令
月日:危急的一天
三、浴血苦战
朱可夫来到斯大林格勒
苏军反击
真正的恶战开始了
残酷的市区争夺战
再度突击
第三轮进攻
保卢斯心神不宁
四、苏军赢得胜利
天王星计划
不许撤退
困兽犹斗
保卢斯投降
五、库尔斯克大会战
“堡垒”战役
大炮与战斗机齐鸣
解放奥廖尔
进军哈尔科夫
拉锯:逐鹿北非
一、希特勒点将
墨索里尼的豪赌
英军出乎意料的胜利
“天的袭击”发展成大战役
希特勒出手
隆美尔唱起“空城计”
二、北非闪击
轻取欧盖莱
英军全线溃退
托布鲁克的拉锯战
一柄鲁钝的“战斧”
三、千里拉锯战
丘吉尔任命的新司令
“十字军战士”行动
德军回到出发点
拔掉加扎拉据点
决胜托布鲁克
迈进埃及的步
四、阿拉曼大捷
克星来了
“长尾之狐”的无奈
喋血阿拉姆哈勒法岭
“这是事先精心布置好的”
“捷足”先登
“迟归之狐”
“增压”开始
“不战斗,毋宁死”
暂缓鸣钟
五、北非战场落幕
火炬行动
卡萨布兰卡会议
后一击
反攻:光复欧洲
一、进军西西里
难产的“赫斯基”计划
海空权的激烈争夺
古佐尼劳思伤神
二将争功
墨索里尼下台
营救墨索里尼
二、会议桌上的较量
赫尔莫斯科之行
德黑兰三巨头会晤
“联合国”的设想、战后德国问题和波兰问题
三、诺曼底登陆——长的一日
“霸王”计划
重要的天气预报
艰难的登陆战
刺杀希特勒
施道芬堡是谁
“眼镜蛇”行动
巴黎解放
四、苏军大反攻
解放列宁格勒
名将瓦杜丁之死
白俄罗斯战役
华沙起义
进军东欧
五、百万盟军前进!
盟军向德国边界推进
希特勒在阿登地区的反扑
艾森豪威尔放弃占领柏林
易北河会师
六、雅尔塔会议——确立战后新秩序
准备——马耳他会议
罗斯福身体状况恶化
战后德国的处置
棘手的波兰
七、血战柏林——对希特勒的后一击
柏林市民宁愿被美英盟军攻占
红军将士精心备战
泽洛高地的厮杀
苏联红军兵临城下
双管齐下合围柏林
锤子镰刀红旗插上国会大厦
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尾声:日本投降
一、重返菲律宾之战
盟军突破“太平洋防波堤”——马里亚纳群岛
攻破日本防卫大门——塞班岛
东条英机内阁垮台
莱特湾海战
美军重返菲律宾
二、中国战场
“一号作战”
史迪威事件
中国远征军入缅
“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
三、盟军在太平洋上的后攻势
杀向硫磺岛
冲绳岛陷落
波茨坦会议和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日本本土遭受轰炸
四、日本投降
痴人说梦的“一亿玉碎”
美国扔下两颗原子弹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日本无条件投降

主编推荐

本书力争完整重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过程,详细解读前因后果,客观点评政治经济。拨开迷雾,还原历史真相,破解重重谜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