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第八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Criminal Procedure Law]
9787300294841
¥
67.4
9.9折
¥
68
全新
库存599件
作者程荣斌,王新清,甄贞,陶杨,曾宪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94841
出版时间2021-06
版次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507页
定价68元
货号12894275
上书时间2024-06-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内容简介 《刑事诉讼法(第八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教材·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力求阐明刑事诉讼法学的基础理论,并使之密切结合中国刑事司法实践,反映中国刑事司法立法、改革以及实践的新动向。
《刑事诉讼法(第八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教材·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系统阐述了中国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历史发展概况,并介绍了中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与程序。全书分为基础理论、制度论、普通程序论与特别程序论四个部分,既完整呈现了刑事诉讼的基础理念、理论与原则,又对刑事诉讼中的基本制度进行了全面介绍:既对刑事普通程序进行了全面阐述,又对刑事诉讼中的特别程序进行了详细解读。本次修订,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结合新的司法改革趋势,并且融入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新的司法解释,使得《刑事诉讼法(第八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教材·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保持与时俱进的品格,适应新时代我国刑事诉讼法学教学的需要。 作者简介 程荣斌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2013年4月14日去世。
王新清 法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目录 第一编 基础理论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法律渊源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学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学的若干基本理念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刑事诉讼模式的历史沿革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和任务
第一节 制定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和根据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第二编 制度论
第四章 刑事诉讼主体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主体概述
第二节 专门机关
第三节 诉讼参与人
第五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第一节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
第三节 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的原则
第四节 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的原则
第五节 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原则
第六节 依靠群众原则
第七节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第八节 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第九节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第十节 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
第十一节 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第十二节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
第十三节 未经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
第十四节 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原则
第十五节 认罪认罚从宽原则
第十六节 依法不追诉原则
第十七节 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原则
第十八节 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原则简介
第六章 管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立案管辖
第三节 审判管辖
第七章 回避
第一节 回避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回避的种类、理由和适用的人员
第三节 回避的程序
第八章 辩护与代理
第一节 辩护
第二节 代理
第九章 证据概述
第一节 证据和证据制度
第二节 证据种类
第三节 证据的分类
第十章 证明
第一节 证明概述
第二节 证据的收集与运用
第三节 非法证据的认定与排除
第十一章 强制措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拘传
第三节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第四节 拘留
第五节 逮捕
第十二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节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成立条件和意义
第二节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第三节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
第十三章 期间与送达
第一节 期间
第二节 送达
第十四章 刑事诉讼的中止和终止
第一节 诉讼中止
第二节 诉讼终止
第三编 普通程序论
第十五章 立案
第一节 立案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立案的条件
第三节 立案的程序
第十六章 侦查
第一节 侦查的概念、任务和意义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三节 询问证人、被害人
第四节 勘验、检查
第五节 搜查
第六节 查封、扣押物证、书证
第七节 鉴定
第八节 技术侦查措施
第九节 通缉
第十节 侦查终结
第十一节 人民检察院的侦查
第十二节 补充侦查
第十三节 侦查监督
第十七章 起诉
第一节 起诉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提起公诉的程序
第三节 提起自诉的程序
第十八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第一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公诉案件的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三节 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第四节 被告人认罪认罚案件的审理
第五节 简易程序
第六节 速裁程序
第七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
第十九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的审判
第四节 上诉不加刑原则
第五节 对涉案财物的处理
第二十章 死刑复核程序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第三节 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第二十一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第二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第三节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
第二十二章 执行
第一节 执行概述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第三节 执行的变更与其他处理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对执行的监督
第四编 特别程序论
第二十三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特有原则
第三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特点
第二十四章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和解概述
第二节 刑事公诉案件和解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公诉案件和解诉讼程序的具体内容
第二十五章 缺席审判程序
第一节 刑事缺席审判概述
第二节 被追诉人在境外的缺席审判
第三节 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时的缺席审判
第四节 被告人死亡情形下的缺席审判
第二十六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一节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概述
第二节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具体内容
第二十七章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第一节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概述
第二节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适用条件
第三节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的主要内容 查看全部↓ 精彩书摘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方面,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引入本教材,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启动了本版教材的修订。本次教材修订,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次修订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有关内容融入有关章节。二是根据2020年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19年通过的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2020年修正的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对《刑事诉讼法》第七版进行了逐章逐节的修改,充实了新的内容。三是为保持教材的容量不致过于庞大,删除了若干章节。这些修订使本教材保持与时俱进的品格,适应新时代我国刑事诉讼法学教学的需要。
本版教材撰稿人及修订分工如下:
程荣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编写第九、十章;
王新清(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书记、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编写并修改第五章;
甄贞(法学博士,国务院参事,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编写并修改第六、十八、十九、二十章;
周宝峰(法学博士,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编写并修改第十五、十六章;
郝银钟(法学博士,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分党组副书记、副庭长,华东政法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编写并修改第一、三、十七章;
张泽涛(法学博士,广州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编写第二、十一章,修改第二章;
陶杨(法学博士,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修改第四、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章;
程捷(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编写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章,修改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章。
本书各位作者(修订者)对相关章节内容修订后,先由陶杨教授对全书进行了审读修改。我在陶杨教授修改的基础上,又对全部书稿进行了统改定稿。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和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王新清 2021年5月27日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并居于先导性的战略地位。在我国社会转型的新世纪、新阶段,法学教育不仅要为建设高素质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服务,而且要面向全社会培养大批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发展经济的高层次法律人才。近年来,法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法科数量增长很快,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培养层次日渐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涵盖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生、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研究生、法学博士研究生的完整的法学人才培养体系,接受法科教育已经成为莘莘学子的优先选择之一。随着中国法治事业的迅速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法学教育的事业大有可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前途充满光明。
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育人,在于塑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法学教育的宗旨并非培养只会机械适用法律的“工匠”,而承载着培养追求正义、知法懂法、忠于法律、廉洁自律的法律人的任务。要完成法学教育的使命,首先必须认真抓好教材建设。我始终认为,教材是实现教育功能的重要工具和媒介,法学教材不仅仅是法学知识传承的载体,而且是规范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法学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一,法学教材是传授法学基本知识的工具。初学法律,既要有好的老师,又要有好的教材。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一套好的教材,能够高屋建瓴地展示法律的体系,能够准确简明地阐释法律的逻辑,能够深入浅出地叙述法律的精要,能够生动贴切地表达深奥的法理。所以,法学教材是学生学习法律的向导,是学生步入法律殿堂的阶梯。如果在入门之初教材就有偏颇之处,就可能误人子弟,学生日后还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来修正已经形成的错误观念。
第二,法学教材是传播法律价值理念的载体。好的法学教材不仅要传授法学知识,更要传播法律的精神和法治的理念,例如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尊重权利的观念。本科、研究生阶段的青年学子,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一套优秀的法学教材,对于他们价值观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法学教材是形成职业共同体的主要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赖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生成。一套好的法学教材,向法律研习者传授共同的知识,这对于培养一个接受共同的价值理念、共同的法律思维、共同的话语体系的法律共同体,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法学教材是所有法律研习者的良师益友。没有好的教材,一个好的教师或可弥补教材的欠缺和不足,但对那些没有老师指导的自学者而言,教材就是老师,其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教材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注重,对学术成果的形式优先考虑的往往是专著而非教材。在不少人的观念中,教材与创新、与学术精品甚至与学术无缘。其实,要真正写出一部好的教材,其难度之大、工作之艰辛、影响之深远,绝不低于一部优秀的专著,它甚至可以成为在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的传世之作。以查士丁尼的《法学阶梯》为例,所谓法学阶梯,即法学入门之义,就是一部教材。但它概括了罗马法的精髓,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研习罗马法最基本的著述。日本著名学者我妻荣说过,大学教授有两大任务:一是写出自己熟悉的专业及学术领域的讲义乃至教科书;二是选择自己最有兴趣、最看重的题目,集中精力进行终生的研究。实际上,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写出一部好教材,必须要对相关领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能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将问题讲清楚、讲明白。没有编写教材的基本功,实际上也很难写出优秀的专著。当然,也只有对每一个专题都有一定研究,才能形成对这个学术领域的完整把握。
虽然近几年我国法学教育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但是法学教育也面临许多挑战。各个学校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这就更需要推出更多的结构严谨、内容全面、角度各有侧重、能够适应不同需求的法学教材,为提高法学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法学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查看全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